1、下列句子有没语病的一项是( )
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远足活动了,只有小王一人在教室学习。
B.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
C.漫步于美丽的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D.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晶莹 迁陡 茂密 花瓣 B. 茸毛 竹篾 蔑视 歌谣
C. 明枪 夜幕 恍忽 拆损 D. 雷峰 作楫 陡峭 挺好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奠基 当之无愧 鞠躬尽瘁 妇孺皆知
B.迭起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锋芒必露
C.深霄 慷慨淋漓 沥尽心血 气冲斗牛
D.悠然 至死不懈 微不足道 大厅广众
4、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路走,一路检察标语。我渐渐地掉了队,顺便作些鼓动工作。
B.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琐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C.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象一阵烟雨似的蹿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D.让我紧张以至惊慌的却另有原因……在映红的舷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脑髓(suí) 哺(bǔ)育 选聘(pìn ) 深恶(wù)痛绝
B. 地壳(qiào) 胸脯(pǔ) 劈(pī)开 仰之弥(mí)高
C. 漂白(piǎo) 嗥(háo)鸣 粗拙(zhuō ) 潜(qián)心贯注
D. 默契(qì) 诘(jié)问 憎(zèng)恶 妇孺(rú)皆知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
B. 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C. 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D.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雷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廉范以少击众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1)虏(2)人过五千,移文(3)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燕(4)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5),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1)故事:按旧例。(2)虏:敌人。(3)移文:发文书。(4)燕(rè)火:点火。(5)褥(rù)食:在睡垫上吃饭。
【1】解释加点字。
(1)会匈奴大入塞:____
(2)范兵不敌:____
【2】翻译句子。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3】廉范在作战中采用妙招是:________
【4】从文中可以看出廉范是一个怎样的人?
9、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生命的开花
――写在巴金先生逝世一周年
季涤尘
二十二年前,当时八十一岁的巴金先生完成了《随想录》第四集《病中集》,他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告诉读者:“我的愿望绝非‘欢度晚年’。我只能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全部爱憎,消耗干净,然后问心无愧地离开人世。”后来先生又书写了这样一则题词:“我们的生命必须开花,道德﹑无私心就是人生之花。”他先后两次说的话,我反复揣摩,觉得含意很深,综合起来是这样:人的“生命必须开花”,做人要有“道德,无私心”,把自己的光和热全部发挥出来,也是他对别人的殷切期望。
活了一百零一岁的巴金先生是现时代的一位伟人,他不仅是二十世纪后期我国的文坛泰斗,而且以其思想和人格的光芒而成为几代人的师表。先生终其一生,始终怀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热情,忘我地写作和工作,不停地思考和行动。他常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他把满腔的爱和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这里只简单地说一点先生晚年的事情。
巴金先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复出文坛时,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而且因在“文革”中受尽煎熬而损坏了健康。但是,先生出于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依然像年轻时一样,紧握手中的笔,不知疲倦地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78年起的八年时间里,他陆续写了“随想”一百五十篇,完成了计划中的《随想录》――一部记录它真实思想和真挚感情的“真话的书”。在这本书里,他一再探究“十年浩劫”的前因后果,也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发表意见。他讲的都是真话,而且时常严肃地坦率地解剖自己。《随想录》一出版,人们便争相购买和认真阅读。许多读者都说:拿起这本书便放不下,好像是一位好朋友在和你促膝谈心,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全都说出来,让你一下子懂得了很多。从读者和评论家的强烈反响中,可见《随想录》价值之高和先生的贡献之大。
创办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先生晚年的一大宏愿。他曾为这件事不懈地努力:是他首先提出创办文学馆的建议,是他在文学馆初创阶段带头捐献自己的稿费和图书资料。为了解决文学馆永久性馆址的问题,他在九十岁时还在病中给国家领导人写信,信中说:“我愿意把我最后的精力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关注下,一座崭新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在北京落成,在2000年正式开馆。有人说,“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后人将永远铭记先生为创建文学馆所作出的贡献。
先生的最后几年,给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1999年2月,因呼吸道严重感染,突现高热,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他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住进上海华东医院。手术前他对主治医生说,不要用药了,安乐死吧。经手术抢救脱险后,他便一直躺在病床上,既不能说话,更不能写字,忍受着无比的痛苦。他的胞弟李济生先生曾痛心地说:他是“牺牲自己为他人活着,身不由己”。
上面谈到的事情,不都是“道德﹑无私心”的表现吗?生命的开花,一次又一次,最后花瓣全部展开,呈现出无比的辉煌和美丽。这就是受人爱戴的文学大师巴金先生。
曹禺先生曾在一则题词中赞美先生说:“你是光,你是热,你是二十世纪的良心。”我要补充一句:巴金先生,你是最美的人生之花。
(选自《中华散文》,略有删节)
【1】通读全文,请谈谈你对文题“生命的开花”含义的理解。
【2】文中说“这里只简单地说一点先生晚年的事情”,请分条概括出文中所写的事情。
【3】如果将文章的最后一段删去,可以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认识。
【4】下面是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对巴金先生的颁奖词,请结合本文以及你对巴金先生的了解,说说颁奖词好在哪里(内容和形式)。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11、现代文阅读
春光美
(1)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3)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4)“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您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5)“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6)“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7)“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8)“难道不是吗?”
(9)“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10)“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11)“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12)“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13)“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14)“您是说,用爱吗?”
(15)“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
(16)“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您愿意把您看到的告诉我吗?”
(17)“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18)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19)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20)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1】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其实前文中有一句话已暗示了这一点,请找出来。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第19段划线句的作用。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
【3】细读全文,标题“春光美”,除了指景色美之外,还有什么深层含义?
【4】文中的老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12、作文
难忘的初一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我们回头审视自己走过的人生旅程,或许会发现还有些东西遗失在过去的时光里。它们或许是诚信、责任、理解、自信;也许是友情、亲情、成功、快乐;也许是蓝天、绿树、碧波;也许是……
请以《寻找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内容充实,抒写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