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学家布克哈特评价一场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他评价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宗教改革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2、曾自诩为新的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取火种,献给法兰西的拿破仑所说的火种是(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民法典》 D. 《独立宣言》
3、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政治,并将其视为民主政治的源头。“她”指的是
A.雅典
B.奥匈帝国
C.德国
D.意大利
4、“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束缚中的人们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上述材料认为,文艺复兴( )
A.宣传“神权至上”理念
B.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C.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D.对古典文化进行了创新
5、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6、甲午战败后,虽然各种政治派别对于民族国家的构建方式和形态模式存在争议,但最核心的共识都在于试图通过重新建立对现代中国的理解,将传统的王朝国家整合成在国际体系中具有平等地位的民族国家。这反映出甲午战后( )
A.天朝上国的迷梦被打碎
B.清廷外交理念的近代化
C.各阶层亡国灭种的危机
D.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发展
7、下面表格的内容是1870年和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例,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 B.美国取代英国,称霸世界。
C.世界经济中心转向美洲 D.德国后来居上,一统欧洲。
8、“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家万师。”这副传统戏台上的楹联,道尽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国剧”的是
A.京剧
B.豫剧
C.越剧
D.黄梅戏
9、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采取的政策是
A. 优先发展农业
B. 优先发展轻工业
C. 优先发展商业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10、如图是欧洲某个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个国家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法兰克王国
11、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其中代表尼罗河流域文明的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代中国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报复中国禁烟运动
B.维护中英贸易
C.打开中国市场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3、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官凯撒控制元老院,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些罗马历史发生在( )
A.公元前后
B.公元前1世纪
C.1世纪
D.2世纪
14、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科技成果的盛会,成列的展品中可能包括
A.铁路设备,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15、课本中的历史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的实景再现。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D.达·伽马到达美洲
16、14-16世纪流行的一首诗:“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这反映的是( )
A.人文主义
B.专制思想席
C.神权思想
D.写实主义
17、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对抗也有合作,其中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
A.南昌起义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
18、关于四大文明古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图特摩斯三世时期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婆罗门等级掌握古代印度的军政大权
④古代中国文明产生于黄河、长江流域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19、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遗留了许多问题,造成印、巴间的严重对立。炮制印巴分治方案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20、崇尚武力,以强兵威胁和征服邻邦,把其人民掠为奴隶,维持强大军事力量的古代希腊著名城邦是( )
A. 克里特 B. 迈锡尼 C. 雅典 D. 斯巴达
21、1785年瓦特改进的______投入使用,这是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1995年______成立,这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国际组织,是支撑、协调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
2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___________主持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____________,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23、世界上广泛应用的“__________”,实际上起源于__________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24、《哈姆雷特》是英国文学家____________的代表作;《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_______
的代表作。
25、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题意将空格补充完整。
重视三农,关乎民生大计,安徽是农村改革的前沿阵地。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皖南的农作物种植以 为主,后来小麦的种植也得到推广。
(2)1882年被称为“万货之会”的 被辟为米市,安徽近代商业也缓慢发展起来。
(3)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 ,吹响了新时期农村改革的号角。
26、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________,提高了生产效率。
27、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发现”美洲新大陆―
(3)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29、拉美爆发独立战争的原因之一在于受到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影响。
30、1878年, 收复了新疆,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1894年, 在黄海之战中壮烈牺牲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31、列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时间、标志。
32、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1)写出工业革命时期最具标志性的发明成果。工业革命促进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随着工厂的出现,确立了哪一制度?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2)早期殖民掠夺时期,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什么?写出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促进全球贸易的组织名称。
(3)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什么时代?
【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
(4)工业化推进入类社会城市化进程。写出19世纪后期大部分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的国家。
【水陆交通与社会变迁】
(5)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的现代交通工具一例。
【经济与社会生活】
(6)综合上述探究,说说你是怎样看待“科技、经济、社会生活”的关系的?
33、和平与发展既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全人类的热切期盼。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它的导火索是什么?
(2)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4)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对我们有何启示?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雅典率先创立民主制,随后被许多城邦采用。国家建立了政权机关。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通常每年召开40次,负责审议和批准议事会起草的提案,审查和选举公职人员。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大会,拥有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于绝大多数官职实行抽签选举,一年一任,连任不超过两届,因此不管是目不识丁的农民,还是家财万贯的富人,都有担任国家公职的机会,甚至有可能成为最高领导。但雅典民主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1)联系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中雅典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存在的缺陷。
材料二 从10世纪起,城市重新兴起,成为一定地区的经济与宗教中心。13世纪,许多西欧城市通过和平或暴力的方式挣脱了领主与教会的束缚。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些追求知识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兴办教育,大学应运而生,而大学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为近代大学提供了经验。
(2)根据材料二简析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这些大学的兴起对欧洲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东征具有侵略性,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九上<世界历史>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