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是“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货物 | 旧税率(%) | 新税率(%) |
棉花 | 24.19 | 5.56 |
棉纱 | 13.38 | 5.56 |
斜纹布 | 14.92 | 5.56 |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协定关税的影响
D.纺织工业的发展
2、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①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持
②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③都大力引进最新的科技成果
④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前些时候被大家热捧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场景“芈月的姐妹在前往秦国中生病了,芈月拿着女医开的药方去买药,结果没有人看得懂药方,有一个能看懂楚文的人,但是不敢配药给芈月,因为药材的剂量不对”,要解决这些问题,在秦统一后,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解决芈月的问题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
③秦统一以后,统一货币,规定全国通用圆形方孔钱
④秦统一后统一了度量衡,把尺寸,升斗,斤两,做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4、拿破仑曾不无自豪地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 )”。括号里应该填
A.《人权宣言》 B.《民法典》 C.《柏林敕令》 D.《米兰敕令》
5、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最早进行这一贸易的是法国人
B.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义的发展
C.它促进了非洲资本主义地发展
D.它有利于美洲封建制度的瓦解
6、诏书规定: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授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根据你的判断,颁发诏书的是( )
A.孝德天皇
B.明治天皇
C.明仁天皇
D.彼得一世
7、历史评价是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一切历史现象从价值角度的认识。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B.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仪式,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
C.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D.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8、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大使:“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经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交部部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说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9、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最大的成果是
A.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
B.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C.推翻封建统治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10、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莎士比亚也写道:“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充分体现的精神是( )
A.自由平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民主科学
11、全球经济演变的本质就是科技突破带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C.计算机网络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相结合。
12、他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谁也无法否认他对法国和欧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位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是( )
A. 查理一世 B. 路易十六 C. 罗伯斯皮尔 D. 拿破仑
13、丘吉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人民以一切可能的援助”,他持这种态度主要是因为
A.威胁法西斯集团 B.要欺骗国际舆论
C.英俄面临共同敌人 D.丘吉尔同情苏联
14、希腊城邦一般是由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联合周围的农村组成。可见,其显著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经济繁荣
C.政治民主
D.文化发达
15、对日本幕府统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幕府统治形成于12世纪末②幕府统治下,将军掌握实权,天皇处于虚位③幕府统治是大化改新后土地兼并形成的独特政治形式④幕府统治下,部民的生活非常悲惨,地位近似于奴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高奏了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曲——《国际歌》。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
A. 瓦尔兰 B. 梯也尔 C. 欧仁鲍狄埃 D. 比尔狄盖特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给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市场经济政策
18、他那好奇的心就是对推理的过程和技巧感到兴趣,他把这些做了深刻的分析,使得他所开创的“理则学 ”——后人在他死后给他那些有关逻辑的论文取的名字——被采用为逻辑教科书长达 2000年之久。“他 ”是( )
A.德谟克利特
B.柏 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9、它仅仅存在了短暂的72天,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及其宝贵的经验教训。“它”是( )
A.美利坚合众国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共产主义者同盟
D.巴黎公社
20、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产生于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美洲
21、______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______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发现古巴和海地。
22、雇佣关系的出现: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________关系。
23、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珍妮机”的发明者是________。
24、秦朝中央政府设置的三个主要官职分别是 、 、 。
25、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
(1)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使用的古文字是 _____ _____。
(2)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古文字是 ______ _____。
(3)古代中国商朝人创造使用的古文字是 ______ ____。
26、美国国父______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______上台实施新政,挽救了经济大危机。
27、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 晓夫 改革 | 背景 | 1953年,____上台执政 |
内容 | 在批判____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 |
评价 |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____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 |
勃列日涅夫改革 | 背景 | 1964年,____开始执政 |
内容 | 在经济上推行“____”,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 |
评价 | 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
畸形 发展 | 原因 | 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____方面 |
表现 | 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 | |
特点 | 高投入、高消耗、____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
2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抗倭英雄___________的愿望;“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是民族英雄__________的丰功伟绩。
29、___________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与___________、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30、制作学习卡片是整理历史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关于
中国1840—1919年的历史学习卡片,请你帮助他补充不完整的地方。
31、某学校九年级一班准备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要准备如下资料,请你帮助完成:
(1)开启人类工业文明之先河的是哪一个国家?请你指出该国工业革命具备的政治、经济条件。
(2)“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其中“革命性变化”是指什么?通过这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组织形式怎样的变化?
(3)请你列举本次工业革命中的动力机器和交通工具。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积极和消极影响各一条。
(4)通过对工业革命及其作用的学习,你有何启示?
32、回答相关问题。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两次世界大战为例,我们来做个比较,发现其异同。请回答:
相同点: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基本相同。请指出
(2)战争的主要发动者一致。请指出这个发动者。
(3)战争中都发生了很多重大战役。请各举出一例。
不同点:
(4)战争性质不同。请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5)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请说出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
33、改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列举一例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为了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俄国经济,1921年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哪一政策?列举两例这一改策的主要内容。指出实施这一政策的重要作用。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材料二: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座的四周,嵌有10幅巨型浮雕,高2米,总长度为40余米,概括了从1840年到1949年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八一南昌起义”和“胜利渡长江”是其中两幅。
材料三: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如识。分别说出“八一南昌起义”和“胜利渡长江”两个历史事件被列入浮雕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GDP总量世界排名呈现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