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恩格斯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出,创立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不包括
A.原子论 B.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2、学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等内容后,同学们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其中最为贴切的是
A.解放思想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B.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保障
C.资产阶级思想不断深入发展 D.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3、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B. 它的发表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的理论武器
D. 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4、2019年10月9日,土耳其发起代号为“和平之泉”的军事行动,目标直指幼发拉底河以东地区。下列文明成果诞生于该地区的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佛教
D.甲骨文
5、20世纪初,美国大公司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6%,它所雇佣的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75%以上,产值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材料表明美国( )
A.蒸汽动力大量应用
B.重化工业高度发展
C.西部地区得到开发
D.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6、14世纪的人文主义原本具有反对神学的倾向。17世纪后期,英国的洛克将人文主义发展为强调天赋人权、自然权利、经济自由,把重点放在了研究人的权利上,从而形成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在英国的兴起反映了,英国( )
A.天主教势力的衰落
B.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C.极力抢夺世界市场
D.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7、某校将举行一次抗战历史影片展播,请你帮老师选一下,下列哪些影片适合本次活动( )
①《南昌起义》 ②《血战台儿庄》 ③《南京大屠杀》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据下图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社会主义( )
A.工业化成功实现
B.计划经济的形成
C.由理想变成现实
D.从暴力走向和平
9、下面两幅图反映的是( )
A.中世纪中西方的教会等级制
B.日本、西欧的庄园制
C.西周分封制、西欧封君封臣制
D.中央集权制、分封制
10、导致右图所示的历史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下滑的原因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
A.大跃进运动
B.文化大革命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抗美援朝
11、他是“战争时期最著名的将军,和平时期最杰出的领袖,同胞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他带领美国人民打破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这里的“他”指的是
A. 林肯
B. 克伦威尔
C. 杰斐逊
D. 华盛顿
12、“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
A.古代罗马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
1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梵文
D.拉丁字母
14、下面是徐悲鸿1930年完成的鸿篇巨制《田横五百士》,作者采用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在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幅作品旨在彰显( )
A.远古传说的神秘气息
B.乡村社会的淳朴民风
C.农耕时代的家庭生活
D.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
15、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的诞生地点是( )
A.印度 B.雅典 C.埃及 D.巴勒斯坦地区
16、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 )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
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
D.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17、20世纪初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政治家主张肢解德国,并且他所在的国家要拿到最多的战利品。这位政治家代表了哪一个国家的立场?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18、下侧为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该同学的学习主题应是( )
A.开创了东西方贸易通道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D.推动亚非人民友好往来
19、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出现,属于同一时代的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建立
B.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D.亚非拉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
20、下图为1933年10月美国《名利场》杂志的封面漫画,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
A.说明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
B.讽刺经济危机使美国受到沉重打击
C.反映经济危机造成了美国社会的对立
D.说明美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21、19世纪中期的____________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甘地领导的_________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2、古代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______。
23、罗马帝国的分裂:4世纪末(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______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24、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_”;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______”。
25、清朝实行_____ 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____战争。
27、下图名称是_______
28、_________神庙中的宙斯像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_________神庙是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29、兴起:14世纪前后,地中海区域是欧洲贸易最繁荣的地区,当时,________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________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这种思潮被称为____________。
30、【殖民扩张·血腥残酷】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也有助于逐渐形成_________,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31、社会的变革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指导。
(1)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述这一运动产生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意义。
32、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节目。本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节点。
(1)“千年局变”惊醒国人,为救国图强,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各种探索。请举出其中两位不同阶层的代表人物,并说明其有何历史事迹。
(2)“中国新生”后,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请举出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两例重大外交成就。
(3)“伟大转折”里,中国最重要的转折是确立了什么思想路线?我国从此进入一个什么新时期?
(4)回顾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你有什么感悟?
33、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请简述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这次改革在政治、经济上的措施分别有什么?在日本历史上有何标志性意义?
34、世界格局总是在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中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霸斗争愈演愈烈。它们根据各自的利益结盟,最终形成了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随着两大集团的形成,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欧洲大陆的上空弥漫着战争的乌云。
(1)阅读材料一,19世纪末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建立了哪一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武力较量后形成了哪一国际格局?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现代国际关系史》
(2)材料二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第一,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关系……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即美欧日及俄中等主要国家和战略区域决定世界格局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第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性主题不会根本逆转……各国战略将主要着眼于本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王逸舟《关于多极化的若干思考》
(3)材料三反映了冷战后的美国具有怎样的地位?当前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4)综上所述,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态势”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