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小学生在学习“参与民主生活相关内容时,尝试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
① 学校门口上下学时间有家长车辆乱停乱放,影响安全,建议交管部门规划即停即走车位 | ② 为降低中小学生近视率,建议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法”,提供法律保障 | ③ 老旧小区改造常因邻里意见不一而出现矛盾,建议人大代表实地调研,广泛收集居民意见,推进改造方案优化 | ④ 我们村要求村民都改种景观树,建议涉及全村利益的事都应在村民大会上商讨,保证全体村民的意志和要求都得到实现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7月,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印发《“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该方案强调,大力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教育。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该方案的实施( )
①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②充分表明发展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③有利于我国迅速建成世界科技强国④有利于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有利于青少年( )
①走进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②都立志成为科学家,为国奉献
③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④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寓意传承,设计思想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这向世界展现了( )
A.中华文化是美德的精髓所在
B.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趋于统一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4、广州市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政务服务从单一的窗口审批服务拓展为集窗口服务、网上办事、政府网站、政府服务热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政务数据管理于一体的全方位政务服务,形成“穗好办”“穗智管”“穗康”三大政务品牌。广州市政府的做法( )
①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宗旨②扩大了政府的行政权力
③保障了公民依法参与政府管理④创新了政府的服务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下列新闻事件与新闻解读不匹配的有( )
序号 | 新闻事件 | 新闻解读 |
① | 北京冬奥会176名中国运动员中,共有藏族、维吾尔族、满族、回族、哈萨克族、等9个少数民族运动员20人,占11.36%。 | 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高度自治权。 |
② | 2022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必须长期坚持。 | 说明一国两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
③ | 2022年7月27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95周年暨“八一勋章”颁授仪式在北京举行。 | 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 |
④ | 2022年10月1日,中国女篮时隔28年再夺世界杯亚军,追平历史最佳成绩。 | 增添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和自豪。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3年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此举旨在( )
①提升民营经济主体地位②以国家治理赋能我国经济发展
③提振民营经济预期信心④为民企提供基本政治制度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打破了波音和空客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这说明我国( )
①提高了航天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②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上已位列世界第一
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人人均能全面发展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听证制度是民主监管的有力保证
B.特有形式是选举民主
C.民主决策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D.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9、对下表中“微行为”的“微点评”,你认为正确的有(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王某主动骑摩托车为扑灭重庆山火送物资 | 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
② | 梁某向人大代表反映“网络恶俗烂梗”问题 | 增强民主意识参与民主生活 |
③ | 某市均衡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名师培养 | 确保人人享有相同的教育资源 |
④ | 九年级学生李某收到贫困生生活补助费 | 当地政府积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0、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B.是先富带后富,同等富裕
C.是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D.是全民共享,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成果
11、我市积极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的“双减”政策,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培训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市之所以重视教育的平衡发展,因为教育( )
①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是强国富民之路
③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据《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第10位,较2021年提升3位,是唯一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可见( )
A.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B.我国科技发展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
C.引进国外技术是发展科技的根本途径
D.我国己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13、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亿万人民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努力成为脑力劳动者,为国家和社会作更多贡献
②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③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用奋斗创造幸福的未来
④以执着的信念、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某校九年级(1)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制作一期板报,以下诗文可以选用的是( )
A.众人浇灌文明花,同心掬得满庭芳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5、某校九年级(3)班准备出一期以“维护民族团结”为主题的黑板报。关于青少年维护民族团结这一板块,下列内容符合该板块主题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②和其他同学一起孤立班里的少数民族同学
③举报网上分裂言论,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④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维护民族团结献计献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部分新闻内容进行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①居民参加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参与民主选举
②市民参加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参与民主决策
③市民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参与民主监督
④罗某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7、福建土楼,海上丝绸之路,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穿越浩瀚的时间长河,在今日福建的舞台、课堂、城市中熠熠生辉。福建延续这些文化血脉能( )
A.创造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B.实现人民富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C.吸收外来文化铸就文化新辉煌
D.增强人民内心的文化自信和自豪
18、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共生共荣。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大力促进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交流交融、繁荣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云南省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核心要义和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我们中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
①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③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④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制度创新助力科技创新。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
A.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的第29届北京科技周顺利开幕
B.烟台市教育局出台《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意见》
C.我国积极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
D.在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创新综合能力排名全球第11位
20、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创新通办模式,使用“云窗”系统,采用“云窗口”远程视频服务,异地医保、房贷等业务实现“跨省通办”“亮码可办”。该举措( )
①体现了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表明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③是政府依法履行职能,扩大行政权力的表现
④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1、【德法同行】
2021年8月3日,扬州警方发布通报称,南京64岁女子毛某某不遵守防控防疫法规要求,擅自离开封控地南京,隐瞒南京旅居史,频繁活动于扬州市区多处人员高度密集地,致使新冠疫情在扬州市区扩散蔓延,造成极其严重后果。公安机关依法将其刑事拘留。一网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毛某某年龄大,情有可原,只应受到道德谴责,不必受到法律制裁。
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位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
22、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近日,随着贵州省66个贫县全部摘帽出列,我国832个贫困县,尤其是挂牌督战的52个深度贫困地区全部脱贫摘帽,至此,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剩余贫困人口年底前将退出。针对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大家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女同学 小康社会已经建成,中心任务即将转移。
男同学 全面协调尚未实现,砥砺前行再谱新篇。
请你辨析以上观点。
23、天津地铁车厢内,一名男乘客肆意剥起了大蒜,蒜皮撒了一地。当周围乘客颇有意见时,一名身穿校服的女孩默默蹲下,把地上的蒜皮都捡在手中、带出车厢。在女孩捡蒜皮时,这位男子还跟她说:“等会儿有人打扫,你不用捡。”诸如此类的现象引发社会热议。
24、2016年1月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我国将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对生育两个以内(含两个)孩子的,不实行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这是在“准生证”制度实施多年后,我国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重大变革。这引起了不少学生的议论
小红:计划生育安天下,事到如今过时了
小明:人口发展有变化,全面两孩意义大
25、2018年8月主题为"创新·体验·成长"的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重庆举行。大赛有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5个代表队470名青少年和201名科技辅导员参赛,以及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名国际代表参加竞赛、展示和交流活动。我校高中部庄世龙同学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柴油降解能力研究》获大赛中学组二等奖。
“向获奖人物看齐,做科技创新人才”,请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26、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泰州市巩固提升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元年。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荣誉来之不易,守护成果,巩固提升是关键,需要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我市某校“文明伴我行”社会实践小组积极参与其中,开展了系列活动:
(文明创建 我奉献)
第一组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加入了“全国文明城创建”义务宣讲活动,他们头戴红帽子,身穿红马甲,沿街登门入户,积极向居民普及文明城创建活动的相关知识,散发宣传资料,发放《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调查问卷》征集民意。他们穿梭忙碌的身影,湿满汗水的衣背,成为文明城创建活动的一道靓丽风景。
(1)结合材料,谈谈他们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
(文明创建 我体验)
第二组同学利用暑假时间走上街头,对于文明创建的成效进行观察走访。
同学们发现了这样的一组镜头:“礼让斑马线”已逐渐成为一道城市风景。
(2)“礼让斑马线”给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文明创建 我践行)
(3)为响应文明创建活动,我校团委向全体学生发出关于“争做文明小市民”的倡议,请你把倡议书补充完整。(提示:倡议内容充实,行为具体,积极向上,书写工整。)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文明城市的创建,需要全市人民同心协力。为了共同巩固创建成果,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文明小市民,我们倡议:
在家里:
在学校:
在社会: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
××中学团委
2018年×月×日
27、判断说理题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并说明理由。
(1)小杰同学说:我们年齢尚小,所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军人和国家的事。
判断:(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班级举行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班会中,小鸿同学认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常抓不懈,不能搞一阵风”。
判断:(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勾起许多人对曾经时光的回忆。以下是中学生小明的往事片段。
请简要写出小明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6分)
【片段一】启示
【片段二】启示
【片段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