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5周年。回望过去,依靠改革开放,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眺望未来,必须增动力添活力,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材料体现了( )
①改革开放永远没有完成时,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③改革开放让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实现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④改革开放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小雪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搜集了以下两则资料。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双方已有超1.8万人死亡,加沙地带已有超190万人流离失所,联合国大会紧急会议要求巴以冲突双方停火。 ☆时隔6年再访美国,习近平主席抵达旧金山。在美国旧金山期间,习近平主席应邀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下列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
A.中国的影响
B.中国的担当
C.谋求互利共赢
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3、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捷报频传,祖国面貌日新月异。欣逢盛世的你感受至深至切。以下最能表达你心声的是( )
A.回望复兴路,铭记党恩勇担新使命
B.走中国道路,基本国情已经改变
C.治国先治党,反腐倡廉才能促发展
D.开启新征程,脱贫攻坚任重道远
4、《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受到持续好评。下列名句与“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题相一致的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得众者则得国,失众者则失国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亦余心之所善,虽九死其犹未悔
5、下列时事新闻,直接体现科教兴国战略与改革开放相互影响的是( )
A.第十一届科技博览会于2023年11月22日在我国的四川绵阳举办
B.2023年10月28日,第8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正式开幕
C.2023年9月,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C919大飞机获海外大额订单
D.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
6、2024年1月4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中法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双方将携手合作,举办数百项精彩纷呈的活动,包括中国彩灯节、“丝路瓷行”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特展、“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中国交响乐团法国巡演、中国唐代文物主题展览等,让两国人民领略两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增进相互了解和友好情谊。这告诉我们对待不同的文化要( )
①兼收并蓄,交流互鉴②尊重差异,包容共生
③传承经典,推陈出新④平等交流,同而不和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7、据统计,2022年我国总人口数比上年减少85万人,是近61年以来的首次人口负增长。如图为2012-2022年中国人口增量变化图。对此,我国应( )
①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②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③完善生育配套相关措施④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侧漫画《碰碰看》反映了( )
①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已指日可待
③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④必须采取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2年9月,河南安阳一位老人在小区内被巨型犬咬伤,养狗人“不承认、不道歉”,有关管理部门“推诿、敷衍”,在证据清晰、媒体多次介入的情况下,2022年11月23日,“狗咬人”事件终于有了结果:给予养狗人王新刚党内严重警告、撤职处分,给予其他相关责任人诚勉谈话、警告、记过等处分。这告诉我们( )
A.厉行法治要求行政机关做到公正司法
B.法治要求实行善治,要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C.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司法机关科学立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
D.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进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10、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带着“开放”基因,始终保持外贸大省实力,进出口贸易规模连续37年位居全国第一。广州某校九年级学生举办《延续开放基因,续写春天故事》的手抄报活动,下列素材符合手抄报主题有( )
①广交会·对外开放再谱新乐章②深圳特区“先行示范”再出发
③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圆满闭幕④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展机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 )
A.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B.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C.平等团结互帮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2、2023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浙江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能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是党的奋斗目标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7月29日,被群众称为“村超”的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总决赛正式开赛。现代足球与传统民族文化的融合表达,让“村超”刮起“最炫民族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村超”将足球运动和当地的特色民族文化融合,打造“体育+民族文化”特色品牌。接下来,榕江还将打造“体育+美食”品牌,开启贵州“村超”全国美食足球友谊赛。针对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以下建议你认为可取的是( )
①推动体育与农业、商业、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经济赋能
②打造“体育赛事+乡村旅游+传统文化+全民健身”多元融合发展的品牌体育赛事活动
③从足球辐射到“吃”“住”“玩”等多个领域,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实现“村赛事”带动“村经济”,让国家的综合实力更强
④使中国式现代化真正成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未来如果扩大“村超”规模,可能会面临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场地条件面临升级改造,基层教练、裁判数量不足等。解决以上困难和问题,榕江县可以( )
①推动足球人才培养,支持特色学校足球教育
②发挥本地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④通过建训练基地、办夏令营、设“村超”公益基金等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B.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C.强化道德的教化作用
D.有了法律就能实现依法治国
15、2023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批准了国务院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这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改革开放45年来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如图说明改革开放( )
①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是强国之路②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是富民之路
③使我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不远万里,动用海军舰艇撤侨,无论身处何地,伟大祖国永远都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这句话表明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____为宗旨。( )
A.人民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国际安全
18、伟大的目标在召唤,从2020年到2035年,再到2050年,中华民族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下列对这张美好蓝图的逻辑理解正确的是( )
A.摆脱贫困落后→解决温饱问题→达到小康水平
B.达到基本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2023年2月2日上午,胡某宇事件调查结果公布。胡某宇案件虚假信息多达120余条,造谣者已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这启示青少年( )
A.要遵守道德、纪律等刚性规则
B.提高媒介素养,辨析网络信息
C.树立诚信意识,自觉抵制诱惑
D.增强法治观念,打击网络谣言
20、2023年8月18日,由中央宣传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指导的2023“新时代乡村阅读季”首届“乡村振兴好书荐读”发布活动在广州举行,向社会公布100种入选图书和100种提名图书。这有利于( )
①为农村阅读提供充沛的文化滋养 ②增强村民自治意识
③实现农村快速富裕 ④引导全社会推动乡村振兴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1、【德法同行】
8月22日下午2点40分,在宜兴开往南京南站的G1482次列车上,一名白衣男子和坐在邻座的黑衣男子发生口角,白衣男子愤怒地将对方的手机打落在地,见状,黑衣男子挥拳打向白衣男子,双方互不示弱,越打越激烈。
直到乘警和列车工作人员赶到,才将两人勉强拉开。据了解,当时男子韩某因在座位上大声打电话,引起了邻座男子张某的不满,几次提醒都被无视后,张某就对韩某先动了手。最终,张某因先动手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韩某则被处以拘留5日的处罚。据此,两位网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网友甲:韩某和张某,只应受到道德谴责,不必受到法律制裁。网友乙:韩某和张某,既要受到道德谴责,也要受到法律制裁。
请你结合情境,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位网友的观点进行评析。
22、小明是一个非常热心的同学,经常在其他同学遇到难题时去主动帮忙,但是为了显示自己厉害,帮同学解答后总是要奚落别人一番: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都不如我吧!对此,班长提醒他:你这样帮人还不如不帮。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班长的提醒进行辨别与分析。
23、判断说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说明理由。
(1)小敏的爸爸积极报名参加水费调整听证会。
判断:
理由:
(2)有人说:“为了加速经济发展,可以牺牲环境。”
判断:
理由:
24、九年级学生小明是个摄影迷,以下是他采撷的本班同学的三个镜头: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选择上面三个镜头中任意两位同学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25、增强法制观念 推进依法治国(14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潍坊市某初级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增强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国”的主题探究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和实践。
【宣传教育】
(1)请你围绕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拟定两条宣传依法治国的标语,并列举进行法制宣传的形式。(6分)
【落实行动】继演员房祖名、柯震东涉毒被查后,歌手尹相杰和演员王学兵又分别因涉毒被抓。他们有的被刑事拘留,有的被行政拘留。但不管哪一种拘留,他们都面临永不被演出公司录用的窘境。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以上案例给我们青少年带来的警示。(8分)(提示:至少4个不同角度)
26、超越时代梦想:承载着一个古老民族对于太空的渴望,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携手飞天,中国人不仅把飞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还实现了太空漫步。9月27日16时41分,翟志刚穿着我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实施出舱活动,挥着红旗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问好
超越空间对话:16时32分,胡锦涛亲切问候航天员时,翟志刚说“太空漫步感觉很好,“飞天”舱外服穿着舒适,置身茫茫太空,更为我们伟大祖国感到骄傲!”胡锦涛说:“你们空间出舱活动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谢谢你们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跨越海洋的评价:外电评述,神七成功发射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中国航天人仅用16年时间,就跨越了发达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程,说明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基本路线符合中国国情。
(1)翟志刚穿着我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太空漫步,说明我国提高了什么能力?我国为什么要提高这种能力?
(2)翟志刚说“太空漫步的感觉很好”。这种良好的感觉说明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请问,他们得到的回报有哪些?
(3)中国航天人仅用16年时间,就跨越了发达国家几十年走过的路程。能否说明我国已经迈进世界上科技发达国家行列?为什么?
(4)“太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为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们应该怎样做?
27、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再一次使人们的目光聚焦在中国梦上。兴山县昭君中学九年级(1)班同学看过阅兵式后深受鼓舞,准备举行一次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班会,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题目:
[中国梦]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提供了创造和想象的动力,梦想提供了信念的支撑,有梦就有未来。
(1)请你说说中国梦的具体内容。
[走中国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2)什么是中国道路?为什么中国道路来之不易?
[弘扬中国精神]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一直在寻梦、追梦、圆梦,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梦”到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梦”……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梦都未能实现。直到20世纪中叶,我们才圓了民族独立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人民不断改革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这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精神。
(3)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它包括哪两部分内容?
[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会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4)什么是中国力量?如何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28、 材料一:“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朴实亲切、饱含深情的话语,温暖了亿万人的心。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
(1)材料一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怎样的发展思想?
(2)材料二中的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
(3)材料二中面对经济发展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和新挑战,我们需要哪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