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我们学过的文章有《社戏》。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
C.《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D.“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林冲。
2、下面是小茗同学参观书画展时看到的两幅书法作品,对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图一中的诗词用行书书写,行笔活泼、迅捷,大气磅礴,给人一泻千里之感。
B.行书代表作中特别著名的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前人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C.图二中的主体部分是楷书所书,结体娟秀、挺拔、整齐,赵孟頫所书写的《道德经》堪称小楷名帖。
D.图二的落款是用草书写就,笔画连绵,其著名代表张芝和怀素被人们称为“颠张狂素”。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用自行车、公交车、共享单车等低碳方式出行。
B.教育事业不仅仅是老师和学校应担负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C.2021年10月27日,吉林一号高分02F卫星成功发射,创造了中国航天年度发射的新纪录。
D.教育文娱支出逐年增长,成为仅次于居住、食品、交通、通信的第五大支出。
4、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孙衍、张仪岂(qǐ)不诚大丈夫哉(zāi)?(《富贵不能淫》)
B.舜(s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惩山北之塞(sè),出入之迂(yū)也。(《愚公移山》)
D.祝兹(zī)侯徐厉为将军,军棘(jí)门。(《周亚夫军细柳》)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本诗的体裁是____,韵脚是____。
【2】诗中“急”字貌似寻常,实则别有韵味,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其实不然,请你从表现手法方面作简要分析。
6、现代诗歌填空
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贺敬之《回延安》)
7、完成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有关题目。
(1)“李长林对斯诺说。‘A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他的名望传给了A,因此A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一天别的武官请他去赴宴。他把儿子A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他们说A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选文中的A指的是_______。
(2)据毛泽东说,萝卜大得可以一个“_______________”。他们就是靠这种微不足道的给养过大草地。
8、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雪夜的老人
叶骑
①雪花纷纷扬扬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②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⑪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⑫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⑬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⑭风雪愈紧了。
⑮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2)小说开头作者即扣住题目中的“雪”字来写,请分条回答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也有人认为,雪夜出现的老人才是主角。请说出你的观点,并简要分析。
(4)在小说的第⑩段中,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我”的三个推测,请问有何作用?
(5)文章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花开花落,有多少温暖的故事在上演;细水长流,有多少温暖的故事随之远逝。每一天,你又被多少人悄悄地温暖着……对“温暖”,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温暖”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以“身边的温暖”为题,叙写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