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俄乌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抨击了这项决议,称其不平衡且反俄罗斯。同时,美国发动战争的时候,联合国也没有出现过投票决议美国撤军。由此可知( )
A.联合国大会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B.联合国参与国际事务在当前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C.联合国在保障全球安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D.联合国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
2、2023年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期评估年,“拯救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关注的重点。为此,我国提出四点倡议:坚持公道正义,维护和平安全;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开放包容,追求文明进步;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这表明我国( )
①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工作
②负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③是联合国改革的坚定倡导者和支持者
④在国际事务中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近两年来,外资企业把代工工厂迁出中国的情况时有发生,关于逆全球化的讨论也没有停止过,但经济全球化步伐从未停止。当前,全球正在进行一场“数字战”的数字全球化,国家要想脱颖而出,不能再完全依靠“物美价廉”,而要更多依靠“技术创新”。数字全球化的发展( )
①根本动因是各国对本国利益的追求
②促进全球经济活动更加便捷高效
③奠定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体制基础
④为全球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近两年“国潮”文化兴起,年轻人越来越热爱“国潮”文化,衣食住行都有“国潮”元素的影子。“国潮”的核心底蕴是国,表现形式是潮,是结合当下新人群、新需求、新技术、新场景后产生的新事物、新的展现方式。“国潮”文化的流行( )
①是建立在对自身文化的自觉自信之上 ②说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融合才能体现其价值
③助力中华文化传承,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④映射了传统文化是民族之基,应该回归传统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下列选项与年轻人所犯的逻辑错误相一致的是(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世界上没有的珍贵文物
②七月天气真是热,古人说“七月流火”果然没错
③有人说番茄是蔬菜,有人说番茄是水果,我都不赞同
④刚刚还在劝别人要守信,自己却完不成承诺别人的事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指出,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之所以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因为民营经济是( )
①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③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④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土改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经济建设构建初步完成,党的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实质来看,“社会主义改造”要求是( )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8、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这启示我们对待不同文明的正确态度是( )
①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②面向世界,文化渗透
③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④开放包容,日渐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它对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得多么肤浅,它不把现存社会(对未来社会来说也是一样)当作现存国家的(对未来社会来说是未来国家的)基础,反而把国家当作一种具有自己的‘精神的、道德的、自由的基础’的独立存在物。”以上论述( )
①揭露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②描绘了未来社会国家的理想状态
③表明国家是为特定经济基础服务的
④阐释了国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习近平总书记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文中指出,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因为它( )
①为解决新时代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②能够指导和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指明社会发展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④深刻把握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23年12月21日晚专题片《榜样8》开播,节目邀请钱七虎等6名党员参加录制。钱七虎是一名军事科学家,1937年出生,炮火纷飞的童年让他下定决心为国铸盾。六十年来,他创建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学科体系,为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和科技水平跃居世界前列作出开创性、历史性贡献。他甘为人梯、为战育人,一生淡泊名利,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他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②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③价值选择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唯美的唐诗与雄浑的交响乐“奇妙”融合,2023年11月10日晚,一场跨越古今、融汇中西的视听盛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中美顶尖乐团奏响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之声。当“李白”遇见“贝多芬”,这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互动,更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心灵共鸣。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用音符交流情感,坚持文化对话走深走实
B.用艺术推动东西文明互鉴,打造文明共同体
C.坚持“洋为中用”,增强对西方文明的认同
D.推动中西文化跨越时空,实现交流互鉴
1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能”“行”“好”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在于它是中国人民在社会革命中得来的
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给探寻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
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于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之“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课上探究活动中围绕文化自信同学们展开讨论,大家的发言中正确的是( )
①文化自信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③文化自信是仅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
④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在杭州亚运会与亚残运会的赛场内外,3.76万名志愿者“小青荷”提供了最规范、最专业的服务。他们主要服务于亚运会的54个竞赛场馆、20个独立训练场馆以及22个专项工作团队,为竞赛运行的13个不同领域提供志愿服务,用真挚获赞无数。“小青荷”用行动诠释了( )
①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②价值的自我实现是创造价值的前提与基础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要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客体)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在某一民事案件中,客体是物。这一民事案件可能是( )
①知识产权纠纷
②不动产纠纷
③汽车所有权纠纷
④名誉权纠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零和”原本是博弈学中的概念,指在绝对封闭的博弈过程中,一方得到的正是对方失去的,得与失相加是零,这反映在思维上就是零和思维。秉持零和思维的人认为国家交往所创造的收益总和为零,一国所得必为另一国所失。这种思维( )
①忽视了人类社会的开放性和利益偏好的多样性
②既损害其他国家利益又不利于本国的持续发展
③否认了国家利益是一国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④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和威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关于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
②著作权属于法人的,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品发表后50年
③保护期一旦届满,任何人都可以修改和变更作品内容
④保护期届满,作者可以申请续展,继续对其作品实行保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全媒体时代,网络空间在方便人们信息交流的同时也是错误思潮渗透的主渠道。“饭圈文化”、“二次元文化”、“佛系文化”这些错误思潮频频出现,与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文化激烈争夺话语权,且经常以偶然性事件为由头,大肆宣传炒作,引发舆情热点、混淆视听。为此需要( )
①立心立魂,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②净化网络空间,满足人们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③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坚定文化自信,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召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习近平在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时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
①社会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尺度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③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绝对不相容中对立
④实现人生价值要不断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逛博物馆的“看展式社交”。博物馆的环境富有韵味,文化氛围浓郁,既能收获知识,又能和志同道合的好友讨论交流,结束后还能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精美的文物照片,并带回特色文创产品。这给文化发展带来的启示有( )
①以高利润文创产品为核心,满足年轻人“看展式社交”需求
②重视文化创新性发展,为年轻人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产品
③立足年轻人市场,创新传播手段,活化利用文物资源
④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供给,让文化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23年9月12日,海口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动员部署会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罗增斌强调,要以整合重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切实提升市属国企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此,必须( )
A.增强国有经济在各领域的控制力
B.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心
C.推动国有经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D.不断扩大国有企业规模以降低经营风险
23、我国人口平均年龄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2020年的77.6岁。然而,目前实行的退休政策一直执行了70年没有改变。基于这一现状,3月12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国家出台新退休方案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④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取成都的简称“蓉”,同时寓有“融合”“包容”之意。“蓉火”运用多彩渐变的大运会主视觉色块,将朱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整合起来,呈现成都热情、活力、时尚的多彩生活与大学生的斑斓青春。“蓉火”的设计( )
①既坚持国际创作导向,又展现国家审美风范
②体现了世界各国文化可以在交融中实现统一
③既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又承载时尚文化内涵
④表达了中国同世界文明和谐包容的美好愿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快餐式阅读”所替代。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信息量大,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诸如卡通、生活幽默,来填充大脑中暂时的空白状态,博得人们轻松一笑。然而,快餐式作品往往形式新颖,内容贫乏,不足以承载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快餐式阅读”往往浮光掠影,忽视深层精神思索,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克服“快餐式阅读”的局限性。
26、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基本相等,略有盈余或赤字也算是收支平衡。
2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至此,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城乡居民统一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偏低,公务员与企业职工、职工与居民之间待遇相差大、衔接不畅等问题。专家称,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做法方向正确,但预期实施难度很大,不可能一蹴而就。
运用发展观知识,分析我国这一制度的发展过程。
28、某市农村面积广,地域差别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为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决定从2007年起启动实施“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 根据各地农村的不同情况确定重点,首批选择了100个示范村和900个推进村进行实验。通过这些村的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进,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起到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效果。
请结合材料分析该市的做法如何体现了辩证法道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