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1)下列3种不同粒子H、
H、
H,表示______种元素,_______种核素,
H、
H、
H互称为_________。
(2)写出第2周期VA族元素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
(3)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1)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X和Y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和Y两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或生成物用符号X、Y表示):____________。
②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____。
③在0~10min内Y物质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是可逆反应X+3Y2Z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在进行
B.t2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C.t2~t3,反应不再进行
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欲同时施用N、P、K三种化肥,下列组合中最适当的是:__________
①K2CO3 ②KCl ③Ca(H2PO4)2 ④NH3·H2O ⑤NH4Cl
5、A+、B+、C-、D、E五种微粒(分子或离子),它们都分别含有10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A++C-D+E↑ ②B++C-→2D
(1)写出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D、E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A+、B+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FeCl2、FeCl3、CuCl2、Cu。
(1)将上述反应设计成的原电池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X溶液是___________;
②石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将上述反应设计成的电解池如图乙所示,图丙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乙烧杯中某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M是___________极;
②图丙中的②线是___________的变化。
③当电子转移为2 mol时,向乙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L 5 mol·L-1 NaOH溶液才能使Cu2+沉淀完全。
(3)铁的重要化合物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具有很多优点。
①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一是电解法,其原理为Fe+2NaOH+2H2ONa2FeO4+3H2↑,则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②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二是在强碱性介质中用NaClO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已知反应:Cl2+2HBr=Br2+2HCl。当有0.2molHCl(g)生成时放出8.1kJ的热量。
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由上述数据判断断开1molH-Cl键与断开1molH-Br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kJ。
8、致冷剂是一种易被压缩、液化的气体,液化后在管内循环,蒸发时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达到致冷目的。人们曾采用过乙醚、NH3、CH3Cl等作致冷剂,但它们不是有毒,就是易燃、于是科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开发新的致冷剂。
据现有知识,某些元素化合物的易燃性、毒性变化趋势如下:
(1)氢化物的易燃性:第二周期 ______>______>H2O、HF。
(2)化合物的毒性: PH3>NH3 ; H2S______H2O; CCl4_____CF4 (选填>或<)。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含F、Cl的化合物上。
(3)已知CCl4的沸点为76.8℃,CF4的沸点为-128℃,新致冷剂的沸点范围应介于其间。经过较长时间反复试验,一种新的致冷剂氟里昂CF2Cl2终于诞生了。求助于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________变化趋势来开发致冷剂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填写字母,多选扣分)①毒性 ②沸点 ③易燃性 ④水溶性 ⑤颜色
A、①③⑤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③④⑤
9、在1.01×105 Pa时,16 g S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148.5 kJ的热量,则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10、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
(2)使用补全仪器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取50mL0.25mol/LH2SO4溶液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若用50mL0.50mol·L-1醋酸代替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1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f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
(2)写出元素h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__。
(3)基态b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
(4)ce2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
(5)d、g、h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6)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证明e、i的非金属性的强弱_________。
(7)d的简单氢化物比h的简单氢化物沸点____(填“高”或“低”),请分析其原因____,写出j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12、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指出从海藻中提取I2的实验操作③的名称:____________;
(2)写出氧化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 B.四氯化碳 C.醋酸 D.甘油
(4)为使海藻中I-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漏斗、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泥三角、三脚架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同一周期相邻的A、B两种短周期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A2O,11.6gB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200mL 2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通过计算,判断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14、I. 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 2NO(g)+O2 (g)⇌2NO2 (g)体系中,n(NO) 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6 | 0.006 | 0.006 |
(1)上述反应在第 5s 时 NO 的转化率是________。 用O2 表示从 0~2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________。
(2)图中表示 NO2 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
(3)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_ 。
A.及时分离出 NO2 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 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
A. v(NO2)=2v(O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v逆(NO)=2v正(O2) D. 容器内质量保持不变
II.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某课外实验小组欲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性(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实验方案:
A.比较铝和铜的硬度和熔点
B.比较二者在稀硫酸中的表现
C.用铝片、铜片、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比较二者的活动性
D.分别做铝片、铜片与NaOH 溶液反应的实验
E.将铝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共同投入稀盐酸中接入电流计,观察电流方向上述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
(2)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 NaOH+HCl=NaCl+H2O B. Zn+H2SO4=ZnSO4+H2 ↑
上述反应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填字母代号),作负极的物质发生了_____反应(选填“氧化”“还原”)。
(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所示方式插入 100mL 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 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 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C. 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 两烧杯中溶液的 pH 均增大
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 乙(选填“>”“<”“=”),原因是_______ 。
③当甲中产生 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将锌、铜片取出,再将烧杯中的溶液稀释至 1L,测得溶液中c(H+)=0.1mol/L(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试确定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
15、海水是资源宝库,下图是对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部分操作或试剂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II又将之转变成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___________,步骤II将溴吹出的气体X不可能是下列的___________(填字母)。
A.二氧化硫B.空气C.氩气D.二氧化碳
写出步骤II过程中用硫酸酸化得到单质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工业上从卤水中提取镁,常选用作为沉淀剂的碱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选用该物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海水淡化常见的方法有蒸馏法、___________、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