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四平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8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质子数之和为24,其中Y、Z、W位于同一周期,Z、W位于相邻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Z>Y>X

    B.Z的最简单氢化物的分子呈直线型

    C.原子半径:W>Z>Y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C.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常将煤气化或直接液化后燃烧。煤气化或直接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D.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

  • 3、已知P4单质的结构如下,P4在KOH溶液中的变化是:P4+3KOH+3H2O=3KH2PO2+P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4为正四面体形,且键角为109°28′

    B.31gP4含有1.5NA个P-P

    C.相关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P>O>H>K

    D.P4中P原子为sp2杂化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饱和氯水的pH约为2

    B.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溶液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的pH

    C.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后才能进行滴定操作

    D.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4.6变为4.2,是因为溶液中的SO32-水解

  • 5、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 溴苯   B. 对二甲苯

    C. 丙炔   D. 丙烯

     

  • 6、甲胺铅碘[]是新型太阳能电池的敏化剂,已知[]的摩尔质量为,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B代表,则C代表

    B.该晶胞沿体对角线方向的投影图为

    C.距离A最近且等距离的C有8个

    D.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8g聚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

    B.1mol葡萄糖分子中含羟基个数为6NA

    C.38g正丁烷和2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的数目为13NA

    D.100g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与足量钠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0.5NA

  • 8、下列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常温常压下4Fe(s)+3O2(g)=2Fe2O3(s)是自发反应,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活化能很高

    C.一定条件下2molPCl32molCl2发生反应PCl3(g)+Cl2(g)PCl5(g)  ΔH=-93kJ•mol-1,达平衡时放热139.5kJ,则PCl3的转化率为75%

    D.pH分别为23的醋酸中和等量的NaOH,消耗醋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则V1>10V2

  • 9、我国实验室成功地在高压下将CO2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晶体,下列关于CO2的原子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互为同素异形体

    B.在CO2的原子晶体中,每个C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每个O原子与2个碳原子结合

    C.CO2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D.在一定条件下,CO2的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

  • 10、下列有关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电解质

    Cu

    CO2

    NaCl

    NaOH

    强电解质

    HCl

    Ba(OH)2

    HClO4

    BaSO4

    弱电解质

    CH3COOH

    H2O

    Cu(OH)2

    氨水

    A.A

    B.B

    C.C

    D.D

  • 11、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HCl溶液;②pH=2的CH3COOH溶液;③pH=12的NaOH溶液;④pH=12的氨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体积的四种溶液分别稀释100,所得溶液的pH:

    B.取体积相同的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

    C.四种溶液中的KW相同,由水电离出的cH

    D.将VaL溶液与VbL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3,则VaVb=119

     

  • 1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

    B.的轨道表达式为:

    C.KH的电子式:

    D.的结构式为:

  • 13、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B.

    C.   D.

     

  • 14、如图有机物是合成某种抗菌消炎药物的重要中间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13H12NO2

    B.该有机物既存在顺反异构体,也存在对映异构体

    C.该分子中最多有 12 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水解和氧化反应

  • 15、在新制的饱和氯水中,若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再通入少量氯气,减小

    B.光照过程中,有气泡冒出,溶液的导电性减弱

    C.加入少量的NaHSO3固体,pH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

    D.加入少量的NaHCO3固体,pH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

  • 16、某化合物X 3.2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4.4 g CO2和3.6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X是烃类物质   B. 化合物X的实验式为CH4

    C. 化合物X具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D. 可以确定化合物X的结构式

     

  • 1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泥、玻璃、水晶都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

    B.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C.施用适量石灰乳可降低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

    D.医用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医用酒精杀菌消毒是使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后死亡

  •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

    B.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 mol·L1盐酸、③0.1 mol·L1氯化镁溶液、④0.1 mol·L1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①>④=②>③

    C.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溶液至适当pH

    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溶解平衡不移动

  • 19、下列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八达岭长城城砖

    中国馆屋顶ETFE保温内膜

    “复兴号”动车内装使用FRP材料

    2022年冬奥会高山滑雪服

    A.A

    B.B

    C.C

    D.D

  • 20、恒容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已知: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仅与温度有关),x为物质的量分数。如图是不同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在b点充入使体系压强增大,可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当反应进行到a处时,

    D.时平衡体系中再充入,重新达到平衡时,增大

二、多选题 (共4题,共 20分)
  • 21、某有机物X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和Z,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和Z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X可能是(  )

    A. 乙酸丙酯

    B. 甲酸乙酯

    C. 乙酸甲酯

    D. 乙酸乙酯

  • 22、某水性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由Na+、Fe2+、Fe3+、CN-组成,Na+嵌入和嵌出其立方晶胞体心过程中,Fe2+与Fe3+含量发生变化,依次变为格林绿、普鲁士蓝、普鲁士白三种物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格林绿中Fe3+周围等距且最近的Fe3+数为6

    B.普鲁士蓝中Fe2+与Fe3+个数比为2:1

    C.普鲁士白的化学式为NaFe(CN)3

    D.普鲁士蓝的导电能力大于普鲁士白

  • 23、常温下,0.1mol·L-1HA 溶液中c(OH-)/c(H+)=1×10-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0.1mol·L-1HA的溶液中c(H+)= 1×10-3mol·L-1

    B. pH=3 HA溶液与pH=1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A-)>c(OH-)>c(H+)

    C. pH=3 HA溶液与pH=11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OH-)+c(A-)= c(H+)+c(Na+)

    D. 浓度均为0.1mol·L-1HA 溶液和NaA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则c(OH-)-c(H+) -)

  • 24、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足量Na2O2Cl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 NH4Cl晶体、固体碘受热时都能气化

    C. 福尔马林、葡萄糖与新制Cu(OH)2共热时都能产生红色沉淀

    D. 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都能使其褪色

三、填空题 (共8题,共 40分)
  • 25、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N2(g)+O2(g2NO(gΔH 0,已知该反应在240,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

    (1某温度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O2各1 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N2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________  

    A.消耗1 mol N2同时生成1 mol O2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2v(N2)=v(NO)

    (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 mol·L-1、4.0×10-2 mol·L-1和3.0×10-3 mol·L-1,此时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填“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研究氮的固定具有重要意义

    (1)雷雨天气中发生自然固氮后,氮元素转化为   而存在于土壤中.处于研究阶段的化学固氮新方法是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2N2(g)+6H2O(l)=4NH3(g)+3O2(g)△H   K 

    已知:N2(g)+3H2(g)=2NH3(g)△H1=﹣92.4kJ•mol﹣1 K1 

    2H2(g)+O2(g)=2H2O(l)△H2=﹣571.6kJ•mol﹣1 K2 

    则△H=   ;K=   (用K1 K2表示)

    (2)在四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N2、3mol H2O,在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反应①3小时,实验数据见下表:

    序号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t/℃

    30

    40

    50

    80

    NH3生成量/(10﹣6mol)

    4.8

    5.9

    6.0

    2.0

     

    下列能说明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K] 

    a.NH3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b.反应混合物中各组份的质量分数不变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molN2的同时生成2molNH3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若第三组反应3h后已达平衡,第三组N2的转化率为 ;与前三组相比,第四组反应中NH3生成量最小的原因可能是  

     

  • 27、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有机物分子的三维结构的研究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氢原子的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二乙醚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

    其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有两个,如下图所示:

    1下列物质中,其核磁共振氢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只有一个的是    

    A.CH3CH3   BCH3COOH

    C CH3COOCH3   DCH3OCH3

    2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都是C2H4Br2, 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上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请预测B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 个峰信号,其峰面积之比为  

    3某有机物含有碳氧三种元素,其中含碳40%,含氢6.67%,则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   ,若该有机物的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气体密度的30倍,试确定该有机物分子式  ,若该有机物既能与金属钠反应又能与碳酸氢钠反应,试推测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②同分异构现象的广泛存在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丁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存在顺反异构的结构命名为

    有机物CH3OH是CH3CH2OH的一种同系物,CH3OH可用于设计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写出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       ,若反应过程中有3mol 电子转移,则反应掉CH3OH的质量为   g

     

  • 28、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它氧化性能好,且无二次污染,属于绿色处理剂,爱迪生蓄电池反应为,可用图1装置制取少量高铁酸钠。

    ①此装置中爱迪生蓄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填“a”或“b”),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充电,充电时生成NiO2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②写出在用电解法制取高铁酸钠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2)二氧化氯(ClO2)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如图是目前已开发出的用电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艺。

    ①阳极产生ClO2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②当阴极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mL气体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 29、已知:单质A为目前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氧化物B为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填空。

    (1)试判断:A的化学式___________,写出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实验室检验C溶液中的阳离子时,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先产生___________色沉淀,该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___________色,则含该离子。

    (3)实验室检验D溶液中的阳离子时,通常可滴加___________,若溶液变为___________色,则含该离子。

    (4)若E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该气体是___________,写出C→D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写出固体B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 30、某课外小组利用原电池原理驱动某简易小车(用电动机表示)。

    (1)初步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CuSO4溶液在图1所示装置中的作用是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实验发现:该装置不能驱动小车。该小组同学提出假设:可能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没有完全隔开,降低了能量利用率,为进一步提高能量利用率,该小组同学在原有反应的基础上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隔开进行,优化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A溶液和B溶液分别是______________,盐桥属于_______(填“电子导体”或“离子导体”),盐桥中的Cl-移向_______溶液(填“A”或“B”)。

    (3)丹尼尔电池是将Zn置于硫酸锌溶液中,将Cu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并离子交换膜等方法将两电解质溶液连接的一种原电池。图3是该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阴、阳离子分别通过离子交换膜向两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的电荷平衡

    B.电子由锌电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后,经溶液回到锌电极、形成闭合回路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乙池中SO的浓度均不变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溶液的总质量减小,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 31、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质量分数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_______________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③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L;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__________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pH是否发生变化:

    甲溶液______________;乙溶液_____________;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 32、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学生的操作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该操作是否一定有误差?___________

    (3)若用此方法分别测定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pH,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3、现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溶液的浓度,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滴定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25.00

    0.50

    26.80

    2

    25.00

    3

    25.00

    5.00

    31.34

    (1)用酸式滴定管盛装0.2500 mol·L-1盐酸标准液。如图表示第二次滴定前后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该次滴定所用标准盐酸体积为___________mL。根据所给数据,该烧碱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可选用___________作指示剂,锥形瓶中的溶液从_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_色时,停止滴定。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E.滴定过程中,锥形瓶的振荡过于激烈,使少量溶液溅出

五、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34、五氯化磷(PCl5)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氯化剂,可以由三氯化磷(PCl3)氯化得到:PCl3(g)+Cl2(g)PCl5(g)ΔH =-93.0kJ·mol-1。某温度下,在容积恒定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和1.0molCl2,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平衡状态,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5)/mol

    0

    0.24

    0.36

    0.40

    0.40

    (1)0~150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PCl3)=_______mol·L-1·s-1

    (2)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可用分数表示)_______

    (3)反应至250 s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kJ。

    (4)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

    a.无论是否达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

    b.300s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

    c.350s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充入氮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温度为T1时,混合气体中PCl5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图。其他条件相同,请在图中画出温度为T2(T2T1)时,PCl5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__

六、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5、O、S、Cl、Fe、Cu五种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O、S、Cl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3)O、S的最简单氢化物中键角较大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

    (4)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

    (5)O、Cu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下。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 3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p为26号元素,请写出其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

    (2)c与a形成6个原子组成分子结构简式:__________,该分子是: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表中O、P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 素

    O

    P

    电离能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O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P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下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下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下图丙所示。

    晶胞中i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一个晶胞中i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80
题数 36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四、实验题
五、计算题
六、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