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2+3H2 2NH3,是工业上制造氮肥的重要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降低体系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 使用恰当的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N2的转化率
C. 达到反应限度时各组分含量之比一定等于3∶1∶2
D. 若在反应的密闭容器加入1mol N2和过量的H2,最后不能生成2mol NH3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蔗糖、硫酸钡和HF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B. Na、Mg、Al用电解法冶炼
C. 石油、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D. 酸碱指示剂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很高
3、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更多
C.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时,稀硫酸中和热的绝对值是盐酸的两倍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2-乙基丙烷
B.CH3CHClCH3:2-氯丙烷
C.:4,5-二甲基苯甲酸
D.:3-甲基-2-丁烯
6、某温度下,饱和石灰水的溶解度为sg,密度为ρg/mL,向足量该饱和溶液中加入mgCaO,充分作用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最终得到沉淀的质量大于g
B. 该饱和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C. 最终所得溶液pH不变
D. 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7、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下列叙述错误的个数是( )
①S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②熔融状态下,AlCl3、CH3COONa、NaOH均能导电③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④蛋白质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可用渗析的方法提纯⑤C60、碳纳米管、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⑥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泳、电离、电解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浓度等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B.pH=5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500倍,则稀释后c(SO42-)与c(H+)的比值为1:2
C.pH=10的Ba(OH)2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10.7(已知lg2=0.3)
D.将10 mL pH=a的盐酸与100 mL pH=b的Ba(OH)2溶液混合后恰好中和,则a+b=13
9、下列五种烃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戊烷④丙烷⑤丁烷,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⑤>④ B.②>③>⑤>④>①
C.③>①>②>⑤>④ D.④>⑤>②>①>③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SO2通入少量NaClO溶液中:SO2+ClO-+H2O===SO42-+Cl-+2H+
B. 足量的SO2通入Na2CO3溶液中:CO32-+SO2===CO2+SO32-
C. 铁与硫混合加热:2Fe+3SFe2S3
D. 浓硫酸与FeS混合:FeS+H2SO4(浓)===FeSO4+H2S↑
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卤代烷水解时,从氟到碘,由于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水解越来越困难
B. 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
C. 相同碳原子数的多卤代烃,随着卤原子数的增多,密度依次降低
D. 常温下,CH3Cl是气体,甲烷的其他3种氯代产物都是液体
12、制取1,2-二溴乙烷,以溴乙烷为原料,下列转化方案中最优的是
A.CH3CH2BrCH3CH2OH
CH2=CH2
CH2BrCH2Br
B.CH3CH2BrCH2BrCH2Br
C.CH3CH2BrCH2=CH2
CH2BrCH3
CH2BrCH2Br
D.CH3CH2BrCH2=CH2
CH2BrCH2Br
13、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有关上述反应物和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三种有机物中共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贝诺酯分子中有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C.贝诺酯与足量NaOH(aq)共热,最多消耗NaOH4mol
D.可用FeCl3(aq)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14、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g)发生反应:
,实验测得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C.a点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
D.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恒温恒容,再向体系中加入0.1 mol Y,再次达到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15、发射嫦娥三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其中第3级火箭中的能源物质为液态H2和液态O2,发生的反应为2H2(g)+O2(g)===2H2O(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2 mol气态H2与1 mol气态O2的总能量大于2 mol水蒸气的总能量
C. 断裂2 mol H—H键、1 mol O—O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4 mol H—O键释放的总能量
D. 氢气燃烧过程中能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
16、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次氯酸的电子式:H B. 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C. 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 D.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7、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s)△H>0,若0~15s内c(HI)由0.1mol⋅L-1降到0.07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5s内用I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I2)=0.001mol⋅L-1⋅s-1
B.c(HI)由0.07mol⋅L-1降到0.05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10s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D.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化学反应速率也减小
18、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的某电解质溶液
B.含有的溶液
C.的溶液
D.NaHS溶液
19、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 (g)+B (g)xC (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若在相同条件下,x分别为2或3时,均按起始物质的量为0.6 molA、0.3 mol B、1.4 mol C充入容器中,分别达到平衡状态,两平衡状态中C的体积分数为( )
A.两者都小于a%
B.两者都大于a%
C.两者都等于a%
D.无法确定
20、已知:,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温度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21、一定条件下,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和足量B,发生反应:2A(g)+B(s)⇌2D(g) △H<0,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Ⅲ的化学平衡常数K>1
B.放出的热量关系为b kJ>2akJ
C.实验Ⅲ在30 min时达到平衡,则30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为0.005 mol/(L·min)
D.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时,表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
22、(双选)4-溴甲基-1-环已烯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X、Y、Z中均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B. ①、②、③的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和取代反应
C. 由化合物Z一步制备化合物Y的转化条件是:NaOH醇溶液,加热
D. 化合物Y先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再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酯化可制得化合物X
23、20℃时,在c(H2C2O4)+c(HC2O4-)+c(C2O42-)=0.100mol·L-1的H2C2O4、NaOH混合溶液中,含碳元素微粒的分布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00 mol·L-1NaHC2O4溶液中:c(OH-)=c(H+)-2c(C2O42-)+c(H2C2O4)
B. Q点:c(H2C2O4)+c(C2O42-)>c(HC2O4-)
C. P点:c(Na+)+c(H2C2O4)<0.100mol·L-1+c(C2O42-)
D. 该温度下H2C2O4的电离常数Ka2=1×10-4.2
24、(双选)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2NH3 (g) △H= -92.4KJ·mol-1)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反应物投入量 | 1mol N2、3mol H2 | 2mol NH3 | 4mol NH3 |
NH3的浓度(mol·L-1) | c1 | c2 | c3 |
反应的能量变化 | 放出a KJ | 吸收b KJ | 吸收c KJ |
体系压强(Pa) | p1 | p2 | p3 |
反应物转化率 | а1 | а2 | а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c1>c3 B.a+b=92.4 C.2p2< p3 D.а1+а3<1
2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
(2)3-甲基-2-戊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的分子式为_______。
(4)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5)某烃的分子式为,它是合成橡胶的中间体,它有多种同分㫒构体。其中有一种同分㫒构体,每个碳原子均达饱和,且碳与碳的夹角相同,该分子中碳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形。
(6)化合物是合成天然橡胶的单体,分子式为
,则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化学名称是_______。
26、(1)下列物质中,其核磁共振氢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有2个且峰的面积比为3:2的是______。
A、 B、
C、
D、CH3CH2CH2CH3
(2)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2H4Br2,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3)某烃的化学式为C4H8,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种。
(4)某化合物A 3.1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4.4gCO2和2.7gH2O。则该有机物A的最简式为______,A的红外光谱表明有羟基O-H键和烃基上C-H键的红外吸收峰,而A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且其面积之比为2:1,则该有机物的简式为______。
27、硫是生命的必须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中具有重要意义
(1)火山口附近和
反应会产生硫单质,其中
体现___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2)大气中的会形成酸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大气中的水蒸汽在紫外线作用下会转化成活泼的(羟基自由基,“·”表示1个电子)。
可以看成催化剂,将
转化为
,过程如下:
则第一步反应和第二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中的黄铁矿(主要成分是)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转化。请将该反应的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_____
。
(5)结合溶解平衡理论解释图中ZnS转化为铜蓝色的原因___________。
28、(1)一种Pt、Co金属间化合物可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其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该金属间化合物的中Pt与Co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室温下,[Cu(NH3)4](NO3)2,与液氨混合并加入Cu可制得一种黑绿色晶体。黑绿色晶体的晶胞如图2所示,写出该晶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的是金红石的晶胞,则每个晶胞拥有___________个Ti4+、___________个O2-。
29、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CN)2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80°,并有对称性,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___,(CN)2称为“拟卤素”,具有类似Cl2的化学性质,则(CN)2与NaOH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E1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氮元素的E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__。
(3)基态As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
30、已知在25℃时,醋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酸 | 电离平衡常数 |
醋酸 | |
碳酸 |
|
亚硫酸 |
|
(1)根据上表可知,酸性_____
,在相同条件下,试比较Na2CO3、Na2SO3溶液的pH:Na2CO3_____Na2SO3。(填“>” “<”或 “=”,下同)
(2)向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其水解程度增大的是______。
A NaCl溶液 B Na2CO3固体 C NH4Cl溶液 D CH3COONa固体
(3)已知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常数 ,则常温下CH3COONH4溶液的pH_______7。
(4)将pH=4的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范围是_______,图中的纵坐标可以是______。
a.溶液的pH
b.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c.溶液的导电能力
d.醋酸的电离程度
(5)NaHSO3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两个平衡:
Ka2
Kh2 (水解平衡常数,表示水解程度)
已知25 ℃时,Ka2 > Kh2,则0.1 mol∙L−1 NaHSO3溶液:
①溶液呈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②溶液中c(Na+)______c()(填“>”“<”或“=”);
③写出该溶液中的守恒式:
电荷守恒:_____________,物料守恒:________________,质子守恒:_______________。
31、下列有关水溶液中的平衡相关的问题,请填空
(1)已知常温下,将氯化铝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体积均为100 mL、pH均为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浓度,同体积的CH3COONa与NaX溶液,离子总数目: CH3COONa溶液_______NaX溶液(填>,<,=)
(3)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物理量。已知:
化学式 | 电离常数(25 ℃) |
HCN | K=4.9×10-10 |
CH3COOH | K=1.8×10-5 |
①25℃时,浓度均为0.01 mol·L-1 HCN和NaCN混合溶液显_____性(填酸,碱,中)。溶液中HCN浓度_________CN-浓度(填>,<,=)
②25 ℃时,在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若测得pH=6,则溶液中=____。
(4)在25°C下,将x mol·L-1的氨水与y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中显中性,则c(NH4+)____c(Cl-)(填“>” 、“<” 或“=” );用含x和y的代数式表示出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
32、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1)实验测得,3.2g液态甲醇(CH3OH)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72.64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
化学键 | H-H | N-H | N≡N |
键能/kJ·mol-1 | 436 | 391 | 945 |
已知反应N2(g)+3H2(g) =2NH3(g),△H=x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H为________________。
(3)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 C(s)+O2(g)=CO2(g) △H1= -akJ/mol
② CH3COOH(l)+2O2(g)=2CO2(g)+2H2O(l) △H2= -bkJ/mol
③ H2(g)+1/2O2(g)=H2O(l) △H3= -ckJ/mol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2C(s)+2H2(g)+O2(g)=CH3COOH(l)
△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b、c的字母表示)
33、某学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操作之前,如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用左手控制_________(填仪器及部位),眼睛注视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若称取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滴定结束后如仰视观察滴定管中液面刻度,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
34、2.00升(标准状况测定值)氢气和5.00克氯气混合经光照后直至检不出氯气剩余,加入9.00%NaOH溶液80.0mL(密度d=1.10g/mL)。问:需要加入__毫升0.100mol/L的H2SO4才能使溶液呈中性?
35、钛被誉为“21世纪的金属”,可呈现多种化合价,其中以Ti4+最为稳定,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电离能:I2(Ti) =1310 kJ·mol-1,I2(K)=3051 kJ·mol-1,I2(Ti)<I2(K),其原因为_______。
(2)某种钛的化合物可用于催化环烯烃聚合,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
②该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配位键 c.金属键 d.共价键 e.氢键
(3)钛与卤素形成化合物的熔、沸点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 TiCl4 | TiBr4 | TiI4 |
熔点/℃ | -24.1 | 38.3 | 155 |
沸点/℃ | 136.5 | 233.5 | 377 |
分析TiCl4、TiBr4、TiI4熔沸点呈现一定变化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
(4)已知TiO2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氧钛,硫酸氧钛晶体中阳离子为链状聚合形式的离子,结构如图所示,该阳离子化学式为_______,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
36、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烷是一种优质的能源物质,25℃,101kPa时,15g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780KJ热量,写出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如下:
2P(s)+3Cl2(g)=2PCl3(g)△H=﹣612kJ/mol
2P(s)+5Cl2(g)=2PCl5(g)△H=﹣798kJ/mol
气态PCl5生成气态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
②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
③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