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
的数目为
B.固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
C.晶体中含有
D.常温、常压下,乙醛
中含有
的
键数目为
2、下列化学实验中的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乙醇和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 | 紫红色褪去 | 产生的气体为乙烯 |
B | 向2mL甲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向2mL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 | 甲苯中褪色,苯中不褪色 | 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 |
C | 向某样品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振荡 | 溶液后显紫色 | 该样品中一定含苯酚 |
D | 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混合共热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 | 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 说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装置,其中按要求设计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 B.锌铜原电池
C.电镀银 D.电解精炼铜
4、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反应H2(g)+I2(g)2HI(g)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消耗1molH2的同时生成2molHI
B.HI的浓度是H2浓度的2倍
C.断开1mol氢氢键同时断开1mol碘碘键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NaOH标准液滴定盐酸 | B.蒸馏含少量水的乙醇制得无水乙醇 | C.证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 D.蒸发CuCl2溶液得到CuCl2 |
A.A
B.B
C.C
D.D
6、某酸碱指示剂是一种有机弱酸,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与其呈现颜色相关,若向含此指示剂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将呈
A.红色
B.黄色
C.无色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下列关于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工作时,Ag电极上有气体生成
B.甲池中负极反应为
C.甲池和乙池中的溶液的pH均减小
D.当甲池中消耗 时,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
固体
8、关于组成和结构可用表示的有机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其同分异构体有3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不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
D.其水解产物可能会发生银镜反应
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 kJ/mol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则2CO2(g)=2CO(g)+O2(g)的反应热△H="+2×283.0" kJ/mol
C. NaOH和HCl反应的中和热 △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D. 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2O2、CS2、HI都是直线形分子
B.C6H6、OF2、S2Cl2都是平面形分子
C.CH2O、BF3、SO3都是平面三角形分子
D.NCl3、NH3、CCl4都是三角锥形分子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移走加热的蒸发皿 D.
加热液体
12、某气态烃1mol最多能与2mol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又能与8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最后得到一种只含碳氯元素的化合物,则原气态烃为( )
A. 1-丁炔 B. 异戊二烯 C. 辛炔 D. 1-丁烯
1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H2O(g)CO(g)+H2(g) △H>0,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
C.移走CO
D.加入催化剂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
B.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
C.H2O分子比H2S分子稳定,是因为H2O分子间有氢键
D.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
15、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A. 悬浊液 B. 乳浊液 C. 溶液 D. 胶体
16、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 都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 )
A. 原子半径 A>B>D>C B. 原子序数:d>c>b>a
C. 离子半径:C>D>B>A D. 单质的还原性:A>B>D>C
17、749K向2L恒容真空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各1mol,发生反应
。已知:
,
,
、
为速率常数。测得CO的体积分数
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min | 0 | 20 | 40 | 60 | 80 |
| 50 | 35 | 28 | 20 | 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60min内
B.速率常数与温度有关,当升高温度时,该反应k正变化的程度小于k逆变化的程度
C.80min时,保持温度不变向容器中再通入2molCO和,此时
D.若保持绝热,60min时,
18、25℃时pH=13的强碱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为( )
A. 9:1 B. 1:11 C. 1:9 D. 11:1
19、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S具有氧化性,可以用于制硫酸
B.SO2具有还原性,可以添加到食品中作抗氧化剂
C.浓H2SO4具有脱水性,可以用于金属矿石的处理
D.BaSO4是白色固体,用作医疗上检查肠胃内服剂
20、能证明甲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
A.H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0.1mol/L HCOOH溶液的pH大于1
C.HCOOH溶液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D.0.1 mol/L H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21、CO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如图是在不同温度下CO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平衡后气体中lg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可以通过增高反应装置来延长矿石和CO接触的时间,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
B.CO不适宜用于工业冶炼金属铬(Cr)
C.工业冶炼金属铜(Cu)时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CO的利用率
D.CO还原PbO2的反应ΔH<0
2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NH、Ag+、Mg2+、Fe3+、CO
、SO
、SiO
、SO
中的几种,已知:该溶液中c(Na+)=2.0mol/L;步骤①既无沉淀,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取100mL原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对于原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有CO、SO
、Mg2+
B.若无步骤⑤,也可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K+
C.一定不含Mg2+、Fe3+、NH、SiO
D.另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必含SO
23、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 NO2,反应2NO2(g) N2O4(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n(N2O4)/mol | 0 | 0.12 | 0.18 | 0.2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为v(NO2)=0.001 2 mol•L-1•s-1
B.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充入1.0 mol N2O4时,v(正)<v(逆)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时K=0.125,则反应的△H<0
D.T温度时,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N2O4,则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大于80%
24、铅蓄电池是典型的可充电电池,它的正、负极板是惰性材料,分别吸附着PbO2和Pb,放电时电池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电解液的pH变小
B.充电时,电池的正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PbO2+2e-+4H++SO=PbSO4+2H2O
D.充电时,当外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减少48g
25、《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从茉莉花中提取,也可以用甲苯和乙醇为原料进行人工合成。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A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⑤的化学方程式: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5)反应____(填序号)原子的理论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26、利用纳米铁粉及生物技术除去废水中的氮是当今环保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
Ⅰ.纳米铁粉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硝态氮(以NO表示),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
(1)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粉:采用硼氢化物如KBH4、NaBH4等与铁离子(Fe2+、Fe3+)混合反应。NaBH4(B为+3价,pH=8.6)溶液还原Fe2+,除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纳米铁粉和一种气体外,还生成B(OH)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有研究发现,在铁粉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水中的溶解氧过多不利于硝态氮去除。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利用纳米铁粉与活性炭可提升硝态废水中硝态氮的去除效率。控制纳米铁粉与活性炭总质量一定,反应时间相同,测得废水中硝态氮残留率与混合物中的关系如图2所示,
过大和过小都会导致硝态氮残留率上升,但方向1上升幅度小于方向2,硝态氮残留率呈现如此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Ⅱ.Fe2+能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生物活性,加快生物转化硝态氮生成氮气的速率。某科研小组利用厌氧氨氧化菌与纳米铁粉相结合的方法去除废水中的硝态氮。
(4)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脱硝,测定废水中硝态氮的去除率与含氮产物的产率如图3所示。与60℃相比,80℃时产物产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厌氧氨氧化菌将NO转化为N2的可能机理如图4所示,其中虚线框中物质转化过程可描述为___________。
27、常温下,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式 | HCN | HCOOH | |
电离平衡常数 |
(1)25℃时,某浓度的NaCN水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的浓度为___________。
(2)25℃时,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4)25℃时,体积相同、相同的三种酸溶液:a.HCOOH;b.HCN;c.HCl分别与同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8、苯甲酸乙酯( )可用作食用香精。实验室可以苯甲酸(熔点122.1℃)与乙醇为原料制备苯甲酸乙酯,制备装置如图所示(部分装置已省略)。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①:在烧瓶中加入苯甲酸12.2g、乙醇60.0mL、浓硫酸5.0mL、适量环己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装置,加热烧瓶,控制一定温度加热回流2h。
步骤②:将烧瓶中的反应液倒入盛有100.0mL水的烧杯中,加入至溶液呈中性。
步骤③: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有机层,再用乙醚萃取水层中的残留产品,二者合并,加到蒸馏装置中,加入沸石与无水硫酸镁,加热蒸馏制得产品6.0mL。
部分物质的性质如下表所示:
物质名称 | 苯甲酸 | 乙醇 | 环己烷 | 苯甲酸乙酯 |
相对分子质量 | 122 | 46 | 84 | 150 |
密度/ | 1.2659 | 0.7893 | 0.7318 | 1.0500 |
沸点/℃ | 249.2 | 78.3 | 80.8 | 212.61 |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冷凝水的进水口为_______(填“a”或“b”),在本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2)若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的中子数为10,写出制备苯甲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装置图中分水器的“分水”原理是冷凝液在分水器中分层,上层有机层从支管处流回烧底,下层水层从分水器下口放出,反应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
(4)步骤②中加入的作用是_______
(5)步骤③中进行蒸馏操作时,应收集_______℃的馏分。
(6)该实验中苯甲酸的转化率为_______。
29、实验小组同学利用装置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结合实验小组探究活动原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装置为_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
(2)甲池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导线中通过________
电子。
(3)实验过程中,甲池左侧烧杯中的浓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乙池中溶液为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工作一段时间后,若要使乙池中溶液恢复原浓度,可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
(5)若把乙池改为精炼铜装置(粗铜含、
、
、
、
等杂质),电解质溶液为
溶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解过程中,阳极减少的质量与阴极增加的质量相等
B.乙池左侧电极为粗铜,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
D.杂质都将以单质的形式沉淀到池底
30、氢气既是一种优质的能源,又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1)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备高纯氢的方法之一,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2H2O(g)CO2(g)+4H2(g) ∆H=+165.0kJ·mol-1,已知反应器中存在如下反应过程:
I.CH4(g)+H2O(g)⇌CO(g)+3H2(g)∆H1=+206.4kJ·mol-1
II.CO(g)+H2O(g)⇌CO2(g)+H2(g)∆H2
化学键 | H-H | O-H | C-H | C≡O |
键能E/(kJ·mol-1) | 436 | 465 | a | 1076 |
根据上述信息计算:∆H2=_______。
(2)某温度下,4molH2O和lmolCH4在体积为2L的刚性容器内同时发生I、II反应,达平衡时,体系中n(CO)=bmol、n(CO2)=dmol,则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用字母表示)。
(3)欲增大CH4转化为H2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标号)。
A.适当增大反应物投料比n(H2O)∶n(CH4)
B.提高压强
C.分离出CO2
(4)H2用于工业合成氨:N2+3H22NH3.将n(N2)∶n(H2)=1∶3的混合气体,匀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反应,反应器温度变化与从反应器排出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φ(NH3)关系如图,反应器温度升高NH3的体积分数φ(NH3)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
(5)某温度下,n(N2)∶n(H2)=1∶3的混合气体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起始气体总压为2×l07Pa,平衡时总压为开始的90%,则H2的转化率为_______。
31、减排和转化利用以及化学电池的发展都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1)CO在炼铁高炉中与存在以下反应:
I.
II.
III.
①___________
②1500℃时,反应III的平衡常数。该温度下,在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3:4加入
和
发生反应III,平衡时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二氧化氮-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a极为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若放电过程中消耗标准状况下,则生成
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下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电解池。
铁极为___________(填“阳极”或“阴极”)。常温下,若电解一段时间后甲池的阴极增重12.8g,假设乙池中溶液体积不变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则电解后乙池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
32、写出下列物质电离方程。
(1)H2SO4: ;
(2)H2CO3: ;
(3)HF: ;
33、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图中夹持仪器和加热装置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水从冷凝管的___________(填“a”或“b”)处进入。
(2)已知下列数据: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98%浓硫酸 |
熔点/ | 16.6 | — | ||
沸点/ | 78.5 | 117.9 | 77.5 | 338.0 |
又知温度高于时发生副反应:
①该副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序号)。
a.加成 b.取代 c.酯化
②考虑到反应速率等多种因素,用上述装置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3)将反应后的混合液缓缓倒入盛有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搅拌、静置。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上述(3)中欲分离出乙酸乙酯,应使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名称,下同),进行此步操作后,所得有机层中的主要无机物杂质是水,在不允许使用干燥剂的条件下,除去水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
34、(1)25℃时,某FeCl3溶液的pH=2,则由水电离产生的总c(OH-)=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Cl3溶液用于净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42-。在NaHSO4溶液中c(H+)___________c(OH-)+c(SO42-)(填“>”、“=”或“<”下同);用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制取硫酸钡,若溶液中SO42-完全沉淀,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____7。
(3)将0.02mol/LNa2SO4溶液与某浓度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生成BaSO4沉淀所需原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Ksp(BaSO4)=1.1×10-10)
(4)一定温度下,测得某纯水的pH为6.5。此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_______;若在此纯水中加一定量Ba(OH)2固体,配制成0.005mol·L-1的Ba(OH)2溶液,保持原温度,其溶液的pH为__________。
35、人工模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化合物X可用于研究模拟酶,当其结合或Cu(I)(I表示化合价为+1)时,分别形成a和b:
(1)化合物a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填标号)。
A.氢键
B.配位键
C.离子键
D.共价键
(2)基态Cu(I)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符号为___,基态Cu(I)核外电子空间运状态有___种。
(3)下列状态的Cu(I)中,失掉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高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4)化合物b中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
(5)黄铜矿是主要的炼铜原料,晶胞参数如图所示。
①晶胞中硫离子的投影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补充完整铜离子的投影位置_______(已知:晶胞中有4个铜离子在面上)。
②黄铜矿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该晶胞上下底面均为正方形,侧面与底面垂直,晶胞参数如图所示,晶胞的密度ρ为_______(用a、b、
表示,并化成最简)。
36、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光催化、光电催化或电解水制氢来进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O2(g)+3H2(g)⇌CH3OH(g) + H2O(g)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该反应进行到 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2)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时的能量变化如图 1 所示,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
(3)在 2 L 恒容密闭容器a 和 b 中分别投入 2 mol CO2和 6 mol H2,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反应,各容器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若容器 a、容器 b 中的反应温度分别为 T1、T2,则判断 T1_______T2(填“>”“<”或“=”)。若容器b 中改变条件时,反应情况会由曲线 b 变为曲线 c,则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
(4)工业上也可利用 CO 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用 CO 和 CO2制备甲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反应 | 平衡常数 | 温度/℃ | |
500 | 800 | ||
① | K1 | 2.5 | 0.15 |
② | K2 | 1.0 | 2.5 |
③ | K3 |
|
|
①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 K1、K2与 K3之间的关系,则 K3=_______(用 K1、K2表示)。
②500 ℃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 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mol·L-1)分别为0.8、0.1、0.3、0.15,则此时 v 正_______(填“>”“=”或“<”)v 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