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分子的二溴取代物只有一种的是( )
A.甲烷 B.环氧乙烷()
C.乙烷 D.二甲醚
2、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节能减排,和谐发展”这一主题的是( )
A.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 由“C(石墨)=C(金刚石)△H =+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l0l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⑴:△H =-285.8kJ/mol。
D.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 =-57.3kJ/mol,若将含 lmolCH3COOH 与含1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4、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
A.
B.
C.
D.
5、天然维生素P(结构简式如图,其中R为烷基)存在于槐树花蕾中,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的官能团有羟基、碳碳双键、醚键、酯基
B.遇溶液不显色
C.1mol该化合物分别与NaOH、反应,最多可消耗4molNaOH、8molH2
D.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7mol完全反应
6、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1, 3, 4-三甲苯
B. 2-甲基-2-氯丙烷
C. 2-甲基-1-丙醇
D. 2-甲基-3-丁炔
7、 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放电过程中,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溶于盐酸中: Fe + 2H+ = Fe3+ + H2↑
B.二氧化硫被烧碱吸收:SO2 + 4OHˉ =SO + 2H2O
C.硫酸与氧化铝反应:Al2O3 + 6H+=2Al3+ + 3H2O
D.铜与稀硝酸反应:Cu + 8H+ + 2NO =Cu2+ + 2NO↑ + 4H2O
9、下图为直流电源,
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
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
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
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c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C.f电极为锌板
D.e极发生还原反应
10、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该分子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B.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15
C.分子中的苯环由单双键交替组成
D.该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11、化合物(M)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分子式为
B.M中仅含两种官能团
C.最多能与
加成
D.M中所有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12、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 H2O = NaOH + H2↑,对该反应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NaH中的H为+1价
C. 氧化剂是H2O D. 1molNaH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数为2NA个电子
13、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变化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D.改变了反应物浓度
14、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盐的是( )
A.H2O B.H2SO4 C.KOH D.KNO3
15、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弱酸 | CH3COOH | HClO | H2CO3 | H2SO3 |
电离平衡常数(25℃) | Ka=1.75×10-5 | Ka=2.95×10-8 | Ka1=4.40×10-7 Ka2=4.70×10-11 | Ka1=1.54×10-2 Ka2=1.02×10-7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中:CO2+H2O+2ClO-=CO32-+2HClO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少量SO2通入Na2CO3溶液中:SO2+H2O+2CO32-=SO32-+2HCO3-
D.相同浓度NaHCO3溶液与NaHSO3溶液等体积混合:H++HCO3-=CO2↑+H2O
16、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和金属Cu。根据流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操作均为过滤,但D、E溶液成分不完全相同
B.C可以为稀硫酸,也可以是稀盐酸
C.操作③采用冷却结晶,说明硫酸亚铁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一定变化
D.A为足量铁粉,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17、已知: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下面图像表示常温下,稀释CH3COOH、HClO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H3COOH | HClO | H2CO3 |
Ka=1.8×10-5 | Ka=3.0×10-8 | Ka1=4.1×10-7Ka2=5.6×10-11 |
A.两种酸的初始浓度:Ⅰ>Ⅱ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2HClO+
C.图像中a、c两点处的溶液中相等(HR代表CH3COOH或HClO)
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lO-)>c(CH3COO-)>c(OH-)>c(H+)
18、氯气的颜色是
A. 无色 B. 白色 C. 红棕色 D. 黄绿色
19、图示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除草功效,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6molNaOH反应
C.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够发生加成反应
D.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不能和NaHCO3反应放出CO2
20、时,测得溶液中反应
在不同浓度时的速率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5 |
0.100 | 0.200 | 0.300 | 0.100 | 0.100 | |
0.100 | 0.100 | 0.100 | 0.200 | 0.300 | |
0.00760 | 0.0153 | 0.0227 | 0.0151 | 0.022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B.反应开始后的某一时刻存在
C.反应速率常数k与浓度有关
D.温度越高,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k越大
21、人们发现生产人造羊毛和聚氯乙烯(PVC)可以用煤作为原料,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VC塑料制品可以直接用于盛放食物
B.A生成C、D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C.实验室制备A的过程中,常用CuSO4溶液净化气体
D.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可发生碱性水解的物质有4种(不包括环状化合物和D本身)
22、立体异构包括顺反异构、对映异构等。有机物M(2-溴丁烷)存在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转化为N的条件为NaOH水溶液加热
B.N分子可能存在顺反异构
C.L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且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共有2种
D.L的同分异构体中,能被氧化为醛的醇有两种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少量烧碱溶液可使溶液中
值增大
B.25 ℃时,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水的电离平衡:H2OH++OH-逆向移动,c(H+)降低
C.取c(H+)=0.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各100 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3 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醋酸与锌反应的速率大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中:c(Na+)<c(NO3- )
24、化合物F是合成环酯类抗生素药物的一种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的结构简式为
B.C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
C.E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步骤①③的目的是保护A中的某官能团
25、现有下列五种物质:
A 食盐 B 食醋 C 苹果汁 D 葡萄糖 E 青霉素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每空只填一个):
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_______;可直接进入血液,补充能量的是__________ ;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的是__________;既可作为食品酸味调味剂,又可作为防腐剂的是__________;食用过多会引起血压升高、肾脏受损的___________。
26、(1)已知:+
,如果要合成
,所用的原料可以是___________。
A.2-甲基-l,3-丁二烯和2-丁炔 B.1,3-戊二烯和2-丁炔
C.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 D.2,3-二甲基-l,3-丁二烯和1-丙炔
(2)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考虑顺反异构)___________种。
(3)某烃0.1mol和0.2mol HCl完全加成,生成的氯代烷最多还可以与0.6mol氯气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梯恩梯(TNT)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环戊二烯合成金刚烷的路线如下:
①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在有机分析中,常用臭氧氧化分解来确定有机物中碳碳双键的位置与数目。
RCHO+R’CHO
A是金刚烷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经臭氧氧化后的产物仅为一种,其结构为,试写出A可能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___________。
27、(1)化学反应速率可通过实验测定。
①要测定不同反应时刻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可通过观察和测量体系中的某一物质的相关性质,再进行适当的转换和计算。如比较锌粒与不同浓度硫酸反应时的速率,可通过测定收集等体积H2需要的_____________来实现;
②在KMnO4与H2C2O4反应中,可通过观察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变化来测定该反应的速率;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反应中,该反应速率的快慢可通过______来判断。
(2)已知: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O2↑+ S↓+ H2O。某同学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序号 | 反应温度/℃ | Na2S2O3浓度 | 稀硫酸 | H2O | ||
V/mL | c/(mol/L) | V/mL | c/(mol/L) | V/mL | ||
① | 20 | 10.0 | 0.10 | 10.0 | 0.50 | 0 |
② | 40 | V1 | 0.10 | V2 | 0.50 | V3 |
③ | 20 | V4 | 0.10 | 4.0 | 0.50 | V5 |
该实验①、②可探究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1和V3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①、③可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5=____________。
28、(1)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ΔH=-24.8kJ·mol-1
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47.2kJ·mol-1
Fe3O4(s)+CO(g)=3FeO(s)+CO2(g) ΔH=+640.5kJ·mol-1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2)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广泛。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材料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总反应是Zn+Ag2O=ZnO+2Ag。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池属于___电池(填“一次”或“二次”)。
②负极材料是___,电极反应式是___。
③使用时,正极区的pH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电解质溶液的pH___。
29、(1)写出下列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①CH3COOCH=CH2A
B
聚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甘氨酸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聚碳酸酯的透光率良好,可制作车、船、飞机的挡风玻璃等。原来合成聚碳酸酯的一种原料是有毒的光气(COCl2),现在改用绿色化学原料碳酸二甲酯
与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缩合聚合而成。
a.二卤代物 b.二酚类 c.二醛类 d.二烯类
30、现有A、B、C、D四种烃,其球棍模型或比例模型如图:
(1)可以用来鉴别A和B的试剂是__________
A、水B、稀硫酸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上述四种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3)在一定条件下,B能发生聚合反应,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
(4)上述四种物质中有一种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E是一种新合成的烃,其碳架呈三棱柱体(如图所示);
①上述物质中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填分子式)
②E的二氯取代物有__________种。
31、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X>W>Z>Y。W 原子的最外层没有p电子,X原子核外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1:1,Y原子最外层s电子与p电子数之比为 l: 1,Z原子核外电子中p电子数比Y原子多2个。
(1)X元素的单质与Z、Y 所形成的化合物反应,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
(2)W、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为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_________
(3) 这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填元素符号)。_____
32、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CO2(g)+H2(g)CO(g)+H2O(g),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5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H2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一个水生成 D.K不变 E.c(CO2)=c(CO)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c(CO2)·c(H2)=c(CO)·c(H2O),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在此温度下,若该容器中含有1molCO2、1.2molH2、0.75molCO、1.5molH2O(g),则此时反应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中”或“平衡状态”)。
(4)在850℃下,将1.5molCO2、1.0molH2混合于该1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类型及腐蚀速率,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 1 所示。 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完成表中空格):
编号 | 实验目的 | 碳粉/g | 铁粉/g | 醋酸/% |
① |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 0.5 | 2.0 | 90.0 |
② | ______________ | 0.5 | ____________ | 36.0 |
③ | 碳粉含量的影响 | 0.2 | 2.0 | 90.0 |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 2。 t2 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 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腐蚀, 请在图 3 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_____;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
(3)该小组对图 2 中 0~t1 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_____。
34、(1)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 (H+)= 4.0×10-7 mol/L, 则此温度下纯水中的c (OH-)=___mol/L; 若温度不变, 滴入稀NaOH溶液, 使c (OH-)= 5.0×10-6 mol/L,则溶液的c (H+)= _________________mol/L。
(2)在25℃时,100ml 1.0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1.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混合后溶液的pH= _______________。
35、如图为几种晶体或晶胞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属于___________晶体,碘晶体属于___________晶体,每个碘晶胞中实际占有___________个碘分子,碘晶体熔化过程中克服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
(2)①冰、②金刚石、③、④碘单质四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3)晶胞与
晶胞结构相同,
晶体的熔点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晶体的熔点,原因是___________。
(4)假设碘晶胞中立方体的边长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则碘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
36、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 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的热量。
(1)写出肼和过氧化氢的结构式:肼___________,过氧化氢___________。
(2)写出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已知H2O(l)=H2O(g);ΔH=+44 kJ·mol-1,则16 g液态肼与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kJ。
(4)上述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出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
(5)已知N2(g)+2O2(g)=2NO2(g);ΔH=+67.7 kJ·mol-1,N2H4(g)+O2(g)=N2(g)+2H2O(g);ΔH=-534 kJ·mol-1,据盖斯定律写出肼与NO2完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