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金属钠暴露在空气里,表面变暗,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固体
B. 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C. 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 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有液态的铝滴落下来
2、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多的是
A.分子组成是C3H8O的同分异构体种数
B.分了组成是C7H8O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酚的种数
C.分子组成是C4H8O2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的种数
D.分子组成是C3H6O的同分异构体种数
3、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的气化和液化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
C. 石油分馏的目的是生产乙烯、丙烯、甲烷等化工原料
D.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4、对下列各组物质关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B.、
、
互为同位素
C.CH2=CH2和CH2=CH-CH=CH2互为同系物
D.分子式为C3H6的物质有同分异构体
5、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 )
A.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晶体内部粒子有序排列,而非晶体内部粒子无序排列
C.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晶体的硬度大,而非晶体的硬度小
6、有四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和图4为非密置层堆积,图2和图3为密置层堆积
B.图1~图4分别是简单立方堆积、六方最密堆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体心立方堆积
C.图1~图4每个晶胞所含有原子数分别为1、2、2、4
D.图1~图4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大小关系是图1<图2<图3=图4
7、科学家利用四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W、X、Y、Z“组合”成一种超分子,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Y和Y之间重复单元的W、X未全部标出)。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Y
B.第一电离能:I1(X)>I1(Y)>I1(Z)
C.该化合物中W、X、Y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W、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8、下列物质的空间构型不同于其他物质的是
A.H2O B.CS2 C.BeCl2 D.CO2
9、天然气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A.H2
B.C2H4
C.CH4
D.CO
10、在抗击“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大量防护和消毒用品投入使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氯泡腾片和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二者的消毒原理相同
B.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为生产防护服的主要原料,二者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真丝织品和棉纺织品可代替无纺布生产防护口罩,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渗透
D.保持空气湿度和适当降温可减少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二者均可防止病毒滋生
11、某有机物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机物A属于芳香烃
B.有机物A可以和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有机物A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D.1mol A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3mol NaOH
12、迄今为止科学家在星云中已发现 180 多种星际分子,近年来发现的星际分子乙醇醛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有关乙醇醛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2种含氧官能团 B.核磁共振氢谱有3个吸收峰
C.与乙醛互为同系物 D.与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的任一能层的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只是半径大小不同
B.各原子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完全一致,这是量子力学中原子光谱分析的理论基础
C.1s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小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空间出现概率大小
D.原子中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像火车一样高速运转着
14、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联系紧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及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
B.医疗上曾用碳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物
C.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
D.在家禽养殖业中,液氨可作制冷剂
15、工业上利用炭和水蒸气反应:C(s)+H2O(g) CO(g)+H2(g)、CO(g)+H2O(g)
CO2(g)+H2(g)生成的H2为原料合成氨。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NH3,后通CO2,由于HCO
能形成多聚体,所以容易析出NaHCO3,过滤后热分解得纯碱。
甲醇与水蒸气重整可获得清洁能源,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两步反应:
反应①:CH3OH(g)=CO(g)+2H2(g);ΔH1
反应②: CO(g)+H2O(g)=CO2(g)+H2(g);ΔH2
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g)+H2O(g)=CO2(g)+3H2(g);ΔH=ΔH1+ΔH2
B.1 mol CO(g)和1 mol H2O(g)的总键能大于1 mol CO2(g)和1 mol H2(g)的总键能
C.甲醇与水蒸气催化重整的总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①的速率
D.催化剂在反应中改变了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
16、能一次区分乙酸、乙醇、苯、四氯化碳四种物质的试液是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Na2CO3稀溶液 D.稀硫酸
17、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O2和O3
B.H和
H
C.和CH3—CH2—CH2—CH2—CH3
D.CH3—CH2—CH3和CH3—CH2—CH2—CH3
18、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 )
A.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
B.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
C.CCl4与I2都是直线形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形分子
D.CCl4与I2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大
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只用水就可以鉴别四氯化碳、苯和乙醇
B.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C.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D.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20、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
B.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
C.[Cu(NH3)4]2+和CH4两个分子中中心原子Cu和C都是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
D.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2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rCH2CHBrCH2Br的名称为三溴丙烷
B.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物脱水成肽,最多可生成4种二肽
C.萘环()上的一个H 原子被—C4H9 取代后的产物共有32种
D.C3H6 和C4H8 不一定是同系物
22、有关 CHF2—CH=CH——C≡C—CH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共直线 B.12个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不可能共直线 D.12个碳原子有可能共平面
23、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熔点:已烷>2—甲基丁烷>戊烷>丁烷
B.分子中氢元素的百分含量:甲烷>乙烷>乙烯>乙炔
C.密度:苯>H2O>CCl4
D.相同物质的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的量:已烷>环已烷>苯
24、关于如图所示①、②两个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置名称:①是原电池,②是电解池
B.硫酸浓度变化:①增大,②减小
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4e-=2H2O+O2↑、②中负极:Zn-2e-=Zn2+
D.离子移动方向:①中H+向阴极方向移动,②中H+向负极方向移动
25、配位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光谱证实单质铝与强碱性溶液反应有生成,则
中存在__________(填序号)
a.共价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键 e.π键
(2)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已知
的配位数是6,为确定钴的配合物的结构,现对两种配合物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
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
溶液时,则无明显现象。则第一种配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种配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滴加
溶液,则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这种配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
。)
26、(1)如图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①1mol该物质和溴水反应,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__mol;
②该物质与足量氢气完全加成后环上的一氯代物有__种;
(2)现有六种有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A.B.
C.
D.
E.
F.
①上述化合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
②A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
③D的一氯代物最多有__种。
27、NiSO4·x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镀镍、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镍外,还含有铜、锌、铁等元素)为原料获得。操作步骤如下:
(1)在待镀件上镀镍时,待镀件应作_____极,电镀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 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向滤液Ⅰ中加入FeS是为了除去Cu2+、Zn2+等杂质,则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当Zn2+恰好沉淀完全时,在CuS、ZnS共存的混合液中c(Zn2+)=10-5mol/L ,则c(Cu2+)=_____mol/L (已知Ksp(CuS)=1.3×10-36,Ksp(ZnS)=1.6×10-24)。
(3)对滤液Ⅱ中先加H2O2再调pH,调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Ⅲ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iSO4,加入Na2CO3过滤后再加适量稀硫酸溶解又生成NiSO4,这两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测定NiSO4·xH2O晶体x的值,称取26.3 g晶体加热至充全失去结晶水,剩余固体15.5 g,则x的值等于___________。
28、有机化学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将有机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合成新物质是有机化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有机化学的研究将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请根据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甲基的电子式___。
(2)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核磁共振氢谱上有四个吸收峰,该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名称为___。
(3)与氢气加成生成2,3-二甲基戊烷的炔烃的结构简式___。
(4)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合物的结构简式___。
(5)有机化学上可以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合成乙苯。
反应(Ⅰ):+CH2=CH2
反应(Ⅱ):+HCl
反应(I)为___(填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下同),反应(II)为___。
29、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①CH3CH(C2H5)CH(CH3)2的名称______
②(CH3)2C=C(CH3)2的名称______
30、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1) 乙炔 ________ (2) 乙酸____________ (3) 对二甲苯_____________;
31、(1)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molN2,其△H=___kJ·mol-1。
(2)已知:①C(s)+O2(g)=CO2(g) ΔH=akJ·mol-1
②CO2(g)+C(s)=2CO(g) ΔH=bkJ·mol-1
③Si(s)+O2(g)=SiO2(s) ΔH=ckJ·mol-1
工业上生产粗硅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3)在烃分子中去掉2个氢原子形成一个双键是吸热反应,大约需117kJ/mol~125kJ/mol的热量,但1,3—环己二烯失去2个氢原子变成苯是放热反应,△H=-23.4kJ/mol,以上事实表明苯加氢生成环己烷是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X、Y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电子层结构时,X放出的热量大于Y放出的热量;Z、W两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吸收能量W大于Z。则X、Y和Z、W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离子化合物可能性最大的是__。(填化合物的化学式)
(5)称取等质量为(ag)胆矾两份。把一份溶于bg水中,测知其溶解时吸收Q1kJ热量;把另一份脱水后溶于bg水中,测得其溶解时放热Q2kJ。从以上数据可知,1mol胆矾脱水需__kJ热量。
32、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科学合理的分类对于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解决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现有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四种物质,采用下列分类标准,无法将其中两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具有还原性 B.属于氧化物 C.碳元素化合价相同 D.属于电解质
②实验室常根据物质分类的原则存放药品,某学校实验室其中的四个药品柜已经存放了如下部分药品,实验室新购进一些晶体碘,应该将它存放在___________。
A.甲柜B.乙柜C.丙柜D.丁柜
药品柜 | 甲柜 | 乙柜 | 丙柜 | 丁柜 |
药品 | 乙醇 | 活性炭 | 锌粒 | 氯化钠 |
| 乙酸 | 红磷 | 铜片 | 氯化钾 |
③“三酸(硫酸、盐酸、硝酸)”与“两碱(氢氧化钠、碳酸钠)”能发生反应。将一定量的稀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直至有少量气泡产生,此过程中共发生的离子反应有___________个。
(2)含铁元素的物质有很多,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取少量某油漆的原料Fe2O3(红棕色粉末),加入适量浓盐酸,反应后得到棕黄色溶液,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2 mL上述棕黄色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___________色,停止加热,证明所得分散系类型的实验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将上述加热后所得的分散系装入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molO3转化为1molO2和1mol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Cl2 B.H2O2 C.ClO2 D.O3
(4)“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和洁厕剂(主要成分是浓盐酸)不能混用,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3、苯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进行苯胺的相关实验。
已知:①()和NH3相似,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
②用硝基苯制取苯胺的反应原理:2+3Sn+12HCl→2
+3SnCl4+4H2O
③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见表: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溶解性 | 密度/g⋅cm−3 |
苯胺 | −6.3 | 184 |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醚 | 1.02 |
硝基苯 | 5.7 | 210.9 |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 | 1.23 |
乙醚 | −116.2 | 34.6 | 微溶于水 | 0.7134 |
I、比较苯胺与氨气的性质
(1)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用苯胺代替浓氨水重复上述实验,却观察不到白烟,原因是____。
Ⅱ、制备苯胺
往图1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下同)的冷凝管口分批加入20mL浓盐酸(过量),置于热水浴中回流20min,使硝基苯充分还原;冷却后,往三颈烧瓶中滴入一定量50% 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
(2)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_(填“a”或“b”);
(3)滴加NaOH溶液的主要目的是析出苯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Ⅲ、提取苯胺
i.取出图1所示装置中的三颈烧瓶,改装为图2所示装置。加热装置A产生水蒸气,烧瓶C中收集到苯胺与水的混合物;分离混合物得到粗苯胺和水溶液。
ii.往所得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使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再用乙醚萃取,得到乙醚萃取液。
iii.合并粗苯胺和乙醚萃取液,用NaOH固体干燥,蒸馏后得到苯胺2.79g。
(4)装置B无需用到温度计,理由是_____。
(5)操作i中,为了分离混合物,取出烧瓶C前,应先打开止水夹d,再停止加热,理由是___。
(6)该实验中苯胺的产率为___。
34、实验室通常用氧化剂+浓盐酸金属氯化物+水+氯气的原理制取少量Cl2。现将一定质量的NaClO放入100 mL 10.00 mol·L-1的浓盐酸中,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试计算(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反应过程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2)反应后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1。
35、钛酸锌(ZnTiO3)是一种抗菌涂料,应用于人造骨骼等生物移植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Zn原子的电子占据能量最高的能层符号为______,与Zn同周期的所有副族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Zn相同的元素有_____种
(2)钛能与B、C、N、O等非金属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则电负性C____B(选填“>或“<”);第一电离能N>O,原因是_______。
(3)ZnTiO3与80%H2SO4反应可生成TiOSO4。
①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中硫原子采用________杂化。
②与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4)Zn与S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与Zn原子距离最近的Zn原子有____个。
②已知该晶体的晶胞参数为a×10-12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g/cm3(列式即可)
36、氧元素与多种元素具有亲和力,所形成化合物的种类很多。
(1)氮、氧、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氧元素与氟元素能形成OF2分子,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2)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在NO2+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1molO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个
(3)氧元素和过渡元素可形成多种价态的金属氧化物,如和铬可生成Cr2O3、CrO3、CrO5等。Cr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4)下列物质的分子与O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是______
A.H2O B.CO2 C.SO2 D.BeCl2
(5)O3分子是否为极性分子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