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大思想家其思想实质上是( )
A.资产阶级思想的呈现
B.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
C.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儒家思想批判和继承
2、距今约4500-4000年前后的良渚文化遗址,于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遗址包括古城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和分等级同时期的墓地(含祭坛)等。据此可推知,当时该文明区域( )
A.开始走向聚族而居
B.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C.王权摆脱神权束缚
D.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3、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4、从1953年7月到1954年5月.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在全国展开。天津郊区郭庄子青年妇女蒋宝珍结婚时正赶上选举,她为了投票,等了两个小时才上花车。她说:“结婚是大事,选举更是大事,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 )
A.新式婚姻得到了推广
B.人民的政治参与热情较高
C.群众得到了普法教育
D.男女实现了社会地位平等
5、史学家李学勤从下面所列的诸多方面勾画出了一个历史“大变革时代”。这一历史“大变革时代”指的是( )
考古学上:由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 经济史上:井田制的崩溃和奴隶制关系的衰落。 政治史上:从以宗法为基础的分封制向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转变。 |
A.商朝
B.周朝
C.春秋
D.战国
6、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人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
A.中原地区的人民大量迁徙到边疆
B.西晋的史料记载缺乏客观
C.内迁各少数民族封建化已经完成
D.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
7、汉代,许多儒家学者跻身朝廷,担任公卿要职,如叔孙通制定朝仪,整饬汉初朝仪的混乱局面;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主张。一些儒家学者身在朝廷却敢于匡扶正义,搏击浊流,颇受时人称道。材料现象反映出,汉代( )
A.社会观念的开放
B.法家思想被摒弃
C.儒学影响力提升
D.思想局面的暗沉
8、新中国成立后,义乌早期乡村集市的“鸡毛换糖”曾被举报“投机倒把”。1982年义乌县政府正式开放“小商品市场”,1998年国家外贸部特批给义乌小商品城自营进出口权,此后义乌小商品享誉全球。义乌的发展变化得益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活力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9、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从战争开始时的120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49万人;国民党军队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为365万人,可用于一线的兵力仅198万人。在此之后,人民解放军( )
A.发动了三大战役
B.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C.启动了土地改革
D.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10、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以论述农业生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1、商鞅变法中“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的措施主要符合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 )
A.新兴地主阶级
B.知识分子
C.贵族阶层
D.奴隶主阶层
12、公元前256年,秦国逼近周王城,周赧王为筹集军费向国内富商大贾借债。最终周赧王降秦,众债主一齐向赧王讨债,赧王无法招架躲进高台之上,此为债台高筑。这一典故反映了( )
A.君主专制遭到破坏
B.分封制逐步走向崩溃
C.宗法观念日益淡化
D.中央集权制受到挑战
13、西晋初年,为了利用宗室拱卫皇权,分封了许多同姓王;设置辖区广大的都督区,由同姓王担任都督,掌握军队,镇守地方,称“宗王出镇”。这些措施的影响是( )
A.阻碍行省制的推行
B.消除了民族间冲突
C.造成了剧烈的战乱
D.保障了晋长治久安
14、据一些学者的统计和修正,从1894年到193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42.493亿两增至192.252亿两,净增了3.52倍。中国的人均GDP则由1894年的10.2两,增至1930年的40.8两。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放松侵略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官僚资本推动
D.民族工商业发展
15、唐太宗从历史上认识到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在于统治者本身,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持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他因此采取的措施是
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②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③首创殿试,完善科举 ④崇文抑武,大兴文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表是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一厂资本额与利润状况表。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
年份 | 锭数 | 资本额/两 | 利润/两 |
1912 | 40800 | 1130000 | 326985.232 |
1913 | 40800 | 1130000 | 367691.972 |
1914 | 40800 | 1130000 | 347573.760 |
1915 | 60000 | 2000000 | 275649.933 |
1916 | 60000 | 2000000 | 62920.316 |
1917 | 60000 | 2000000 | 796768.530 |
1918 | 60000 | 2000000 | 638669.775 |
1919 | 60000 | 2500000 | 2644451.615 |
1920 | 60000 | 2500000 | 2077007.445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列强加快了对华资本输出
C.提倡国货运动取得巨大成功
D.新文化运动具备经济基础
17、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此次会议( )
A.提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B.总结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C.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
D.成为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转折点
18、在秦以前,中华文明已经存在数千年,但只有秦的名字会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远播至欧亚大陆的另一端。例如,在1、2世纪的希腊、罗马著作中,已经将当时的中国称作“Thinai”或“Sinai”,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的英译名“China”的来源。秦成为古代希腊、罗马著作中中华文明象征的原因是其( )
A.完成了大一统
B.实行了郡县制
C.创立了皇帝制度
D.修筑了万里长城
19、下图是西安大雁塔唐朝进士题名帖。以下制度和此相关的是( )
A.三省六部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20、明代通俗小说插图数量众多,几乎到了无书不图的地步(如下图所示)。不同书坊都夸耀自家插图精美,质量上乘,或称“精工绘像,灿烂之观”,或谓“回各为图,括画家之妙染”,或曰“传神阿堵,曲尽其妙”。这反映出,当时( )
A.文人绘画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B.雕版印刷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C.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D.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的加深
21、1919年5月28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关于“学生罢课之后”的新闻:一、每逢单日印刷白话传单,随地分发;二、组织露天演说团,唤醒同胞发挥爱国精神。这说明当时( )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机成熟
B.中共积极组织学生运动
C.五四运动注重唤醒民众
D.知识分子反思西方文明
22、下表所示为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石器情况。据此可知,彭头山文化( )
大型打制石器 | 制作粗糙,无固定形状。 |
细小打制燧石器 | 缺少正规样式。 |
磨制石器 | 数量极少,种类单一,体型偏小。 |
A.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B.原始农业生产发达
C.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D.私有产品大量存在
23、下图出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种制度确立的意义是( )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有利于全国各地经济交流
C.官僚政治由此取代贵族政治
D.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4、隋炀帝时期,假设国家要在长安、洛阳等地修建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5、元朝统一
(1)元朝建立:1271年,________定国号为大元,定都________;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
(2)统一历程
①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②1279年,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26、辽朝
(1)建立:________年,______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________。
(2)辽与北宋关系: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3)辽朝南、北面官设置:南面官负责________,北面官负责________。
27、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________”制度。
28、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不过是国民党_______统治和_______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_______和_______的真面目。
29、明朝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
(1)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_》、徐光启的《_______》和_______的《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关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
(2)_______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_______和_______学名著。
30、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①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壮大,蓄谋侵略中国
②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入侵,蓄意挑起战争。
(2)过程
①丰岛战役:日军偷袭清军运兵船
②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
③________战役:邓世昌、林永升英勇奋战最终牺牲,北洋舰队遭到重大损失,李鸿章的“避战保船”命令,北洋海军失去制海权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2月,日本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
(3)结果:清军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①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说明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4)影响
①《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31、明朝中期, _______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_______”为核心的理论,形成_______。
(1)“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_______”,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2)陆王心学强调______________,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_______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_______和_______色彩。
(3)陆王心学带有______________倾向。
32、宋代为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立“_________”,有权向中央直接奏报。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都察院除了分道监察地方官外,又设有“_________”以监察六部,合称“科道”。
33、文艺复兴以学习和恢复____________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确实创立符合____________需要的新文化。
34、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_______路线、_______路线和_______路线,恢复了党的_______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5、宋元时期大城市繁荣的例子?
36、清朝是如何巩固西北边疆的?
37、封建社会推行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史实说明“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8、试写出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独立的主要历程。(按时间先后,不得有遗漏)
39、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