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3、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4、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5、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890.0kJ·mol-1;
②2H2(g)+O2(g)=2H2O(g) ΔH=-482.0kJ·mol-1;
③CH3COOH(l)+O2(g)=CO2(g)+H2O(l) ΔH=-435.1kJ·mol-1;
④NH4NO3(s)=NH3(g)+HNO3(g) ΔH=+170.7kJ·mol-1;
⑤CH3CH2CH3(g)+5O2(g)=3CO2(g)+4H2O(l) ΔH=-2220.0kJ·mol-1;
⑥ZnC2O4(s)=2CO2(g)+Zn(s) ΔH=+20.0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上述放热反应中,相同物质的量的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3)3mol甲烷与1mol丙烷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kJ,该热量用于分解ZnC2O4(s)制备Zn(s),同时生成CO2气体时,从理论上将可制得Zn___________g。
6、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的有机物A,既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又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无色气体,还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经分析其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21%。
(1)其A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2)经核磁共振检测发现A的图谱如图:
试写出A可能的结构简式:___。
(3)试写出A与甲醇反应生成有机物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4)试写出B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7、(1)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熔融的碳酸盐作为电解质,向负极充入燃料气,用空气与
的混合气作为正极的助燃气,以石墨为电极材料,制得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
移向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①如图为某实验小组依据的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设计的原电池装置。
②其他条件不变,若将溶液换为HCl溶液,石墨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如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电解池,其中甲池为电解精炼铜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乙池中若滴入少量酚酞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Fe极附近溶液呈___________色。
②常温下,若甲池中阴极增重,则乙池中阳极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若此时乙池剩余液体为400mL,则电解后溶液pH为___________。
8、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其字母按要求填入空格内:
A.和油酸
B.乙醇和乙二醇
C.淀粉和纤维素
D. 与
E. 和
F. 和
①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
②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
(2)现有下列物质,请将其字母按要求填入空格内:
A.淀粉 B.葡萄糖 C.蛋白质 D.油脂
①遇变蓝的是___________。
②遇浓呈黄色的是___________。
③能发生皂化反应制取肥皂的是___________
④加热条件下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的是___________。
9、氨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广泛用途,合成氨气的反应原理是:N2(g)+3H2(g) 2NH3(g) ∆H<0。
(1)下列情况不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3个H—H键形成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B.恒温、恒容下,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C.N2与H2的分子数比为1:3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E.恒温、恒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F.混合气体中c(H2)保持不变
(2)合成氨反应其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
①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
②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
③在答题卡图中画出t2时刻降温,t3时刻达平衡的图像_______。
(3)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合成氨反应的平衡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加入催化剂,反应的ΔH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10、(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H1、△H2,△H1_____△H2(填“>”“<”或“=”,下同)。
(2)相同条件下,1 mol P4所具有的能量_______4 mol P原子所具有的能量。
(3)己知P4(白磷,s)4P(红磷,s) △H=-17 kJ· mol-1,比较下列反应中△H的大小:△H1_____△H2。
①P4(白磷,s)+5O2(g)=P4O10(s) △H1,
②4P(红磷,s)+5O2(g)=P4O10(s) △H2。
(4)己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 kJ· mol-1,则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2 mol水,放出的热量______114.6kJ。
(5)己知:28gFe(s)与CO2(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FeO(s)和CO(g),吸收了a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___;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___。
12、填空。
(1)实验室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当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实际生成的Cl2体积小于理论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高铁酸钠(Na2FeO4)(铁为+6价)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可用FeCl3通过下述途径制取:FeCl3+NaOH+NaClO——Na2FeO4+NaCl+H2O
①氧化剂是___________
②每生成1molNa2FeO4整个反应转移电子为___________mol。
③请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
(3)①0.4mol中含有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3.9gNa2O2中阴阳离子总数为___________。
②原子数为3.01×1023个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L。
③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则28g该气体为___________mol。
13、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MnO+H2C2O4+_____=Mn2++CO2↑+____(未配平)。用4mL001mol/LKMnO4溶液与2mL0.01mol/L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改变的条件如下:
组别 | 10%硫酸体积/mL | 温度/℃ | 其他物质 |
I | 2 | 20 |
|
II | 2 | 20 | 10滴饱和X溶液 |
III | 2 | 30 |
|
IV | 1 | 20 | 1mL蒸馏水 |
回答下列问题:
(1)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如果研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__和__(填序号)。
(3)研究发现,在反应开始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较小,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增大。在排除温度的影响后,你猜想还可能是其它影响。为了验证这种猜想,某同学在实验II中加入X溶液进行验证,则X可能是___。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氯化锰 D.水
14、把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有0.58g白色沉淀析出,向所得的浊液里,逐滴加入0.5 mol·L-1的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沉淀的质量如图所示。(提示:Na[Al(OH)4]+HCl→Al(OH)3↓+NaCl+H2O)
(1)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是________g;AlCl3的质量是________g;MgCl2的质量是________g。
(2)P点所表示盐酸加入体积是________ mL。
15、某实验小组同学在配制80mL0.5mol/LNa2CO3(式量为106)溶液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将称量好的Na2CO3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将Na2CO3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___________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要小心转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振荡。
④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___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称量___________gNa2CO3固体。
(2)实验步骤②④中需使用的仪器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配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ol/L。
(4)取出50mL配置好的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___L,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经过测定,某同学配制该溶液浓度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
②洗涤烧杯内壁后将洗涤液弃去
③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出
④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的凹液面低于刻度线
⑤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6)下列关于容量瓶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
16、某工业废渣的主要成分为NiO、CuO、、ZnO,一种综合回收利用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浸渣主要成分的一种用途:_______。
(2)浸取液含有的配离子有、
、
,
的中心离子为_______,配位数为_______;
能作配体的原因是_______。
(3)“还原”得到Cu时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该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
(4)“沉锌镍”后得到的滤液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
(5)“脱锌”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NiO为绿色固体,常用作搪瓷的着色剂,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测定晶体结构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核磁共振氢谱 B.红外光谱 C.X射线衍射实验 D.称重法
②若晶胞中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
(用含
、a的代数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