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宏观现象与对应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流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分子停止了运动
B.水烧开时,壶盖被顶起——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臭氧却不能——它们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浩瀚的大海美丽而富饶,钠元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下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钠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外有3个电子层
B.质子数为11
C.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D.“+”表示钠原子带正电
3、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 现象或做法 | 解释 |
A |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
B |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
C | 温度升高,水银温度计示数变大 | 升温,汞原子的间隔变大 |
D | 用洗洁精去餐盘上的油渍 |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
A.A
B.B
C.C
D.D
4、石墨、金刚石和 均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由碳原子构成
B.化学性质相似
C.都由碳元素组成
D.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5、绿色低碳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共同课题。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中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方框内的物质都是混合物
B.反应后小框内补充的微粒为
C.一氧化碳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D.两种反应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为1:2
6、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油站、煤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D.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7、2023年8月,中国石油探测队在新疆玛湖区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油田,被誉为世界最大的油田,对于中国有重大意义。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氨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燃物
B.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
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D.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8、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年夜饭菜单:有熏鱼、腊笋烧肉、酱鹿肉、黑椒牛柳等“硬菜”,还有西红柿、鸡蛋汤、紫菜蛋花汤、翡翠白玉汤等汤品,以及苹果胡萝卜汁、果冻等共19样。不仅有主副之分,还讲究荤素搭配。下列菜品或者主食中富含糖类的是
A.酱鹿肉
B.脱水米饭
C.西红柿鸡蛋汤
D.水
9、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B.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停止后液面保持不下降
C.瓶内液面明显上升
D.左侧水中玻璃导管口产生气泡
10、乙酰半胱氨酸具有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的作用,用于咳嗽、痰黏稠不易咳出等疾病。下列属于乙酰半胱氨酸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结晶性粉末
B.有类似蒜的气味
C.易溶于水
D.还原性
11、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关于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有Ag
B.若固体中有Cu,则一定有Zn
C.若固体中有Ag,则一定有Cu
D.若固体中有Zn,则一定有Ag和Cu
12、下列关于空气的成分、用途和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B.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C.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空气污染物,引起全球温室效应加剧
13、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B.发展氢能是开发清洁能源
C.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D.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
14、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不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生产 |
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 煤转化成煤气—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污染 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氮气具有稳定性 |
C.化学与生活 | D.化学与环保 |
食物腐烂—缓慢氧化 冰箱放活性炭—活性炭吸附异味 | 减少汽车尾气—提倡使用公共交通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并利用太阳能 |
A.A
B.B
C.C
D.D
1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黄铜片和纯铜片互相刻划,纯铜片上有痕迹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使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木炭与氧化铜共热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了红色
16、化学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的是其吸附性
B.图书档案失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有利于保护图书资料
C.水是生命之源,生产、生活中应提倡节约用水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17、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看
B.听
C.闻
D.旋
1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好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于食品防腐
19、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20、下列实验方法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A.选用石蕊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B.采用向土豆片滴加碘水的方法确定土豆中是否有淀粉的存在
C.采用降温的方法将食盐从它的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
D.采用滴加稀盐酸的方法确定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21、如图所示的“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超滤膜可以过滤大部分颗粒杂质,降低浑浊度
B.椰壳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提升口感
C.抗菌颗粒可以杀灭细菌
D.通过“生命吸管”可以得到纯净的水
22、“二氧化碳转化”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在纳米纤维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有机燃料甲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C.乙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D.丙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3、下列说法或列举的客观事实与对应的化学基本理念不相符的是
A.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
B.分类观:根据元素组成的不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辩证观:任何一种物质都有“利”和“弊”的两个方面,氧气也不例外
2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2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6、下列图标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A.
B.
C.
D.
27、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请选择适当的化学用语。
(1)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和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 (填序号)。
A.CO2
B.N2
C.He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填序号)。
A.Al
B.Na
C.Ca
(3)下列物质中,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填序号)。
A.CO2
B.SO2
C.NO2
28、在下列物质及图示中:
①液氧 ②稀有气体 ③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 ④H2O2 溶液 ⑤冰水混 合体 ⑥五氧化二磷 ⑦水银
(友情提醒:其中⑧、⑨、⑩图分别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 种不同的原子)
请用序号填空:其中(1)混合物有 (2)纯净物有
29、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用途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可以作燃料,是因为木炭具有_______性;
(2)CO与CO2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
(3)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______。
30、在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1)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
(2)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3)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
(4)可做建筑材料的盐_____;
(5)用于日常生活的调味品的是_____;
(6)用于玻璃、造纸、洗涤剂等生产的是_____。
31、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2)铁制品和铝制品在空气中,________更耐腐蚀。
(3)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
(4)炼铁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5)含有镁粉2.4g、铁粉6.6g、铜粉4.2g、铝粉3.6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8g固体剩余。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g。
32、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X”代表的物质是_____;“Y”中含有稀有气体氦,其元素符号为_____。
33、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据图作答:
(1)一个氯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2)上图所示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名称是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
34、尿素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氮肥,化学式为CO(NH2)2试计算:
(1)尿素中N、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2)50克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_。
35、(1)每个水分子中共含有_________个质子;
(2)钠相对原子质量为23,核内有11个质子、则核内______个中子,核外有____个电子;
(3)NH4+中共有__________个原子核和______个电子.
36、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银原子_____
(2)铝离子_____
(3)标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过氧化氢_____
37、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一、二、三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1)实验一: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_____,该现象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2)实验二:实验室制取O2和CO2能共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仪器a的名称是_____。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请把导管图补充完整,并在b、c处标明气体流动的方向_____。
(3)实验三:将试管②和④的现象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_____。
38、下图是实验室提供的制备氧气和二氧化碳所需的仪器与药品。请回答:
(1)C 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仪器组合是______(填编号),选用的药品是______(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选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用如图所示的H装置收集氧气,应该从______管(填“c”或“d”)通入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39、现有含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5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当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
(2)求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总质量_________________.
40、木头电线杆或木桩在埋入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这是应用了碳的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