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定条件下,N2和H2反应生成NH3,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B.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两种单质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工业上制备铝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核能
D.化石能源
4、为了减少污染,某工厂用硫化钠溶液来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Na2SO3
B.NaHSO4
C.NaHSO3
D.Na2SO4
5、下列关于氢氧化钠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可作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
D.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7、2023年杭州成功举办第19届亚运会。在举重、体操等项目中,运动员上场前都会在手上擦满俗称”镁粉”即MgCO3的白色粉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MgCO3中碳的化合价为+4价
B.碳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
C.MgCO3可由镁和氧气反应制得
D.MgCO3中镁元素的含量是碳的2倍
8、元素周期表是化学领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对于研究和理解元素的性质至关重要。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利用所学知识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①的名称叫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②>①>③
C.元素②的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D.元素②和元素③化学性质相似
9、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测得集气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点时红磷开始燃烧
B.c点时红磷燃烧结束
C.d点时集气瓶中已经没有气体
D.e点时打开止水夹
1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监控气体的流速
C.加热液体
D.过滤
11、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①CO2 ②Mg2+ ③2Fe3+ ④ ⑤2O ⑥O2 ⑦2OH- ⑧2CO
A.表示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有②④
B.表示一个分子中某种原子的个数的是①
C.表示分子的个数的是⑤⑧
D.表示离子数的是③⑦
12、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
A.公共场所洗手池
B.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C.面粉加工厂
D.居民住宅区
13、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不止一种
C.物质在其溶液中反应,速度会更快
D.搅拌可以加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4、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甲中气球可防止橡胶塞弹开
C.乙实验中天平指针右偏
D.两实验均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CO | CO2 |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收集气体 |
B | 二氧化碳气体 | 氯化氢气体 |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收集气体 |
C | Cu | CuO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D | KCl溶液 | MgCl2 | 加入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B.B
C.C
D.D
16、铷原子钟是我国北斗卫星的“心脏”,铷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铷元素的符号为R
B.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7
17、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熟石灰、海水
B.冰水混合物、食盐水
C.干冰、硫酸钠
D.生石灰、二氧化锰
18、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氦-3(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氦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元素符号为He
C.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19、在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此时天平平衡。然后再左盘烧杯中加入10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10g铁粉,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均无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
A.指针偏向左边
B.指针偏向右边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20、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发出白光
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
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矿石粉碎
C.纸张燃烧
D.铁水铸锅
22、以下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变化与守恒 | B.化学发展与科学家 |
①碳酸分解前后各元素种类及质量都不变 ②10g水结成10g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①定量研究空气的成分——拉瓦锡 ②测定某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张青莲 |
C.化学物质与构成 | D.化学性质与用途 |
①汞——由汞原子构成 ②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 ①氧气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
A.A
B.B
C.C
D.D
23、加热条件下,将24gCuO、Fe2O3混合物与充足的CO完全反应,并将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40g。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Cu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7%
B.反应后所得CO2的质量为17.6g
C.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11.2g
D.原混合物中CuO与Fe2O3的质量比为2:1
24、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福尔马林用来浸泡海鲜保持新鲜
B.炒菜时油锅着火加水浇灭
C.用煮沸的方法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D.植物油能溶于水形成溶液
25、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A.限制燃放烟花
B.发展燃煤发电
C.分类处理垃圾
D.倡导公交出行
26、某元素R,其原子结构中第3层电子数是第2层电子数的四分之三,则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A.
B.
C.
D.
27、按要求填空:
(1)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名称,下同)。
(2)过氧化氢是由______构成的,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______构成,过氧化氢由______组成。
(3)氦气是由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构成的。
28、空气中含量多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在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铵三种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
29、实验宣常用锌粒和稀硫酸为原料,用图一-装置制备氢气。
(1)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18%的硫酸溶液配制2000g质量分数为0.36%的稀硫酸。所配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所需18%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2)图二是反应前试管上方及下方溶液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水分子不用画出),图三为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情况,请在图三画出对应位置含有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______g (水分子不用画)。
(3)图一装置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图一中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用字母e、f、g对如图进行排序)。
(4)图一装置还可以用于其他气体制备实验,下列反应可行的是_______。
A.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B.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
(5)该实验中含有硫酸的废水直接导入下水道会造成铸铁管道腐蚀,所以,需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下列试剂中,不能用于处理该废液的是_____。
A.生石灰
B.铜粉
C.氧化铜
D.氯化钡溶液
30、实验室选用下列仪器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完成以上实验,图内不需要选用的仪器有哪些?(写名称)
(2)取上述溶液20g加水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31、初中化学教材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a氧化性 b还原性 c可燃性 d稳定性 e导电性;请选择合适的代号(a~e)填写下列空格:
(1)氢气用作高能燃料,是因为它有________;
(2)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是因为它有________;
(3)铜可以作导线;是因为它有________ 。
32、现有六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 食盐 B. 硬铝 C. 甲烷 D. 石油 E. 石灰石 F. 酒精
(1)________可用作厨房调味品
(2)________可用作制造飞机
(3)________被誉为“工业的血液”
(4)________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
(5)________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33、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稀盐酸中,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2)铁和过量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_____,溶剂是_____。
(3)不同的酸溶液中共同含有的离子是_____。
(4)不同的碱溶液中共同含有的离子是_____。
(5)酸和碱的组成中共同含有的元素是_____。
34、硝酸钾(KNO3)粉末中含有少量杂质氯化钾(KCl).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除去其中的氯化钾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
(2)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5、点燃 A、B、C 三种气体,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用三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分别罩在火焰上方,B、C 的烧杯壁上出现水滴,然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A、B 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A是_______(写化学式),写出B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6、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___________。
(2)碳酸钠___________。
(3)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37、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以下仪器:
(1)请写出图中②的仪器名称: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CO2,你选择的仪器是___(填序号),药品是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也能生成CO2,该方法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原因是___。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填仪器的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②_____;
(2)利用B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装入药品前可用注射器F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水至______处,形成液封.
②将注射器F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F的活塞,观察到_____,表示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查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
(4)氨气(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填编号).
(5)若图2装置内充满水,用该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a或b)进入.
39、合理运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证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方法是?
(2)存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的原理?
40、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
(2)20℃时,将100g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NaCl晶体中含有少量 KNO3,提纯NaCl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a.过滤 b.溶解 c.结晶 d.蒸发
(4)对(3)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剩余溶液一定是 KNO3饱和溶液
B.剩余溶液一定是 NaCl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不能将两者完全分离
D.析出晶体中只含NaCl
(5)在一定温度下、将含55gKNO3、18gNaC1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使 KNO3析出,NaCl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___。(KNO3和NaCl的溶解度互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