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2、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3、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4、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5、工业上用CO生产燃科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曲线I和曲线II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计算当反应生成1molCH3OH(g)时,能量变化值是_______kJ。
(2)推测反应CH3OH(g)CO(g)+2H2(g)是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断开1 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吸收能量为436kJ、391kJ、946kJ,则1molH2与足量N2反应生成NH3需_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_______kJ。(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净的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_____________火焰
(4)的
溶液加水稀释至
,此时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5)若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个,则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6)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可以通过下述反应制取: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单线桥”在方程式中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在1×105Pa、298K时断裂1molH—H键吸收的能量为436kJ,断裂1molN—H键吸收的能量为391kJ,断裂1molN≡N键吸收的能量是945kJ。
(1)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2NH3(g)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在298K时,取1molN2和3molH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理论上完全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Q1为_____kJ。
(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的大小系为_____
A.Q1<Q2B.Q1>Q2C.Q1=Q2
8、中学化学常见的滴定法包括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法等。
(1)探究小组甲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某补血剂[主要成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中铁元素的含量。
①下列滴定装置中(夹持部分略去),最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②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
(2)常温下,探究小组乙将0.1 mol·L-1盐酸滴入20 mL 0.1 mol·L-1氨水中,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a点处假设溶液的pH=10,则该点处由水电离产生的c(OH-)=_____。
②取c点时的饱和溶液并向其加入水玻璃(硅酸钠水溶液),振荡、静置。写出实验现象并用必要的文字和相关离子方程式给予解释:____。
③d点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
9、已知12.04×1023个O2分子,则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已知CO2的质量是88g,则C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标准状况下,已知N2的体积是11.2L,则N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将4.0gNaOH溶于蒸馏水中,配成2L溶液,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10、某烃A0.2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mol。
(1)烃A的分子式为___。
(2)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
(3)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则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11、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常数(25 ℃)。
酸 | 电离常数K |
CH3COOH | 1.75×10-5 |
H2CO3 | K1=4.4×10-7 K2=4.7×10-11 |
H2S | K1=1.3×10-7 K2=7.1×10-15 |
H3PO4 | K1=7.1×10-3 K2=6.3×10-8 K3=4.2×10-13 |
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升高时,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相同温度时,各弱酸K值不同,那么K值的大小与酸性的相对强弱有何关系?________________。
(3)若把CH3COOH、H2CO3、HCO3-、H2S、HS-、H3PO4、H2PO4-、HPO42-都看作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最弱的是________。
(4)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常数。对于同一种多元弱酸的K1、K2、K3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规律,此规律是_____________,产生此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2、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气体A的质量分别是0.2g和3.4g,则气体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A的分子数为___________。
13、研究金属腐蚀和防护的原理很有现实意义。
(1)下图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的装置。某兴趣小组按该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导管中水柱上升缓慢,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水柱上升现象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纯氧气代替具支试管内空气
B.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提高温度
C.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
D.将玻璃导管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
(2)该小组将图甲装置改进成图乙装置并进行实验,导管中红墨水液柱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根据数据可判断腐蚀的速率随时间变化逐渐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你认为影响腐蚀速率改变的主要因素为____。
时间/min | 1 | 3 | 5 | 7 | 9 |
液柱高度/cm | 0.8 | 2.1 | 3.0 | 3.7 | 4.2 |
(3)为探究图乙中a、b两点所发生的反应,进行以下实验,请完成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NaCl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 | a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 | a点电极反应为______ |
一段时间后再滴加2~3滴铁氰化钾溶液 | b点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 b点电极反应为 |
(4)设计图丙装置研究弱酸性环境中腐蚀的主要形式。测定锥形瓶内气压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丁所示,通过图丁中数据变化分析,s之间主要发生______(填“吸氧”或“析氢”)腐蚀。
(5)金属阳极钝化是一种电化学防护方法。将Fe作阳极置于一定浓度的溶液中,一定条件下,Fe钝化形成致密
氧化膜,试写出该阳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
14、(1)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8 L,其质量为2 g,该烃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则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其空间构型为_______。
(2)如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4个氢原子的位置。_________
(3)迷迭香酸是从蜂花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酸性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
该物质中含有的所有官能团名称有_______
15、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某工厂设计下列流程图,完成回收硫酸亚铁和铜的简单实验方案。
(1)操作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
(2)原料②为稀硫酸,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6、铁黄是一种重要的颜料,化学式为Fe2O3•xH2O,广泛用于涂料、橡胶、塑料、文教用品等工业。实验室模拟工业利用硫酸渣(含Fe2O3及少量的CaO、MgO等)和黄铁矿粉(主要成分为FeS2)制备铁黄的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X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Fe3+和__;溶液X中加入黄铁矿粉后,先发生反应FeS2+H2SO4(稀)=FeSO4+H2S↑+S↓,H2S再将Fe3+还原,其离子方程式为__。
(2)在溶液Y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再通入NH3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
(3)操作II中除用到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
(4)若将滤渣Z灼烧产生的尾气通入溶液X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为了测定所制备铁黄Fe2O3•xH2O中x的值,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m1g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冷却后称量;经过重复操作,当达到恒重时,残留固体质量为m2g,则x=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