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中秋节期间,玉兔二号月球车也给我们带来了中秋礼物,传回了最新的月面环拍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玉兔二号月球车发送月面环拍图的能量最可能来自( )
A.燃油发电机
B.核燃料电池
C.风力发电机
D.太阳能电池板
【2】玉兔二号月球车与地球的联系可能会受到太阳活动影响,这是因为太阳活动会( )
A.扰动地球大气层
B.扰动地球磁场
C.引发两极地区极光现象
D.引发潮汐次数增加
2、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气象谚语“露水见晴天,霜重见晴天”主要是由于( )
A.大气吸收④少
B.地面吸收②少
C.地面吸收③多
D.大气吸收①少
【2】下列因素中能使③作用增强的是( )
①深秋的云雾天气②冬天的晴朗夜晚③火山喷发④焚烧农作物秸秆⑤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3、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是剧烈的太阳活动爆发。天文学家在太阳爆发事件中观察到了暗条和热通道,两者分别处于不同的太阳大气分层,热通道位于暗条的上方,与耀斑处于同一层。右图示意暗条——热通道系统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暗条和热通道分别位于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色球层
B.色球层、光球层
C.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日冕层
【2】暗条和热通道物质活跃时,可能导致( )
A.电网稳定水平提高
B.地球南北磁极倒转
C.地表白昼时间变长
D.卫星导航遭到干扰
4、读“北半球风向示意图”。等压线数值①<②<③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地转偏向力
B.b是摩擦力
C.c是风向
D.d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5、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谷时,由于地势突然变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其所携带的泥沙物质在出山口处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由山谷口向外可分为扇顶、扇中和扇缘。根据冲积扇所在的环境不同,可以细分为“旱扇”(即洪积扇)和“湿扇”,分别对应着河流中的暂时性河和常流河。下图为“湿扇”和“旱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旱扇”相比,“湿扇”( )
A.砾石磨圆度低
B.径流年际变化小
C.河流落差小
D.扇体面积小
【2】“旱扇”的绿洲多出现在( )
A.扇顶
B.扇中
C.扇缘
D.山谷
6、下图为世界某地摄影师拍摄的一张北极星附近星体星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该星轨图大概需要12小时
B.拍摄地正处于夏季
C.星星运动轨迹呈顺时针方向
D.星轨图中的星星主要有行星、恒星、卫星等天体
【2】下列关于观测A星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第二天看到A星体在此方位为24小时后②第二天看到A星体在此方位为23小时56分4秒后
③南北半球观测者都可以看到A天体④只有北半球观测者可以看到A天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我国某水文站,海拔3405m,水文站以上流域除冰雪覆盖外,主要是裸岩和碎石堆。下图示意某月连续几日晴天的流量和气温日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月最可能是( )
A.3月
B.5月
C.7月
D.11月
【2】影响该月最大流量较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滞后的主要因素是( )
①冰川融水汇流时间②植被覆盖率③冰川面积④水文站距冰川距离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8、1962年,我国古生物学家在安徽省淮南市考察时,偶然发现一些奇怪的小虫类化石,这是已发现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淮南虫”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太古代
D.元古代
【2】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
A.元古代
B.古生代晚期
C.古生代早期
D.中生代
【3】地球上大量生物出现并持续演化的地质年代是( )
A.冥古宙
B.太古宙
C.元古宙
D.显生宙
9、分布在太阳光球层上的主要活动标志是( )
A.耀斑
B.太阳风
C.黑子
D.日珥
10、夏至日北京时间13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73.5°,北京时间9时,兴趣小组在该地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表面朝上)确定正南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经纬度是( )
A.120°E、30°N
B.115°E、7°N
C.110°E、16.5°N
D.105°E、40°N
【2】四种确定正南方向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腹地,四周雪山环抱)时,河道蜿蜒曲折,因此有“九曲十八弯”的美称,日落时可以映照出九个落日的倒影。下图为开都河上的落日倒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九曲十八弯”河段上的地貌( )
A.以风力堆积为主
B.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C.石灰岩广布
D.可能会形成牛轭湖
【2】下列区域中,最容易形成“九曲十八弯”景观的是( )
A.横断山区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江南丘陵
【3】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一般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以下观察顺序正确的是( )
A.U形河谷→巴音布鲁克草原→凹凸河岸
B.凹凸河岸→S形河湾→河床剖面
C.巴音布鲁克草原→天山→凹凸河岸
D.巴音布鲁克草原→S形河湾→凹凸河岸
12、南京市的紫峰大厦(320 N)建成后,居住在紫峰大厦北侧居民楼的陈先生发现其家所在楼层日照时间变短。一般我国北方地区的楼间距比南方地区更大。下图为两栋楼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年中北楼陈先生家所在楼层日照时间最短的节气及该节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 )
A.夏至日 34.5°
B.夏至日 81.5°
C.冬至日 81.5°
D.冬至日 34.5°
【2】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楼间距更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地区阴雨天多,光照不足
B.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C.南方地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D.南方地区冬季昼长较长
13、图中的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有( )
A.
B.
C.
D.
14、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下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如在图中丙地燃放孔明灯,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飞行方向是( )
A.向南
B.向北
C.向东
D.向西
15、图为二分二至日中的某日日照示意图,弧PQM为晨昏线,阴影区域为黑夜,非阴影区域为白天。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该日为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图示该日( )
①长春日出东北②此时弧PQ为晨线③南半球各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④广州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北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读人地关系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发生在①环节过程中的是( )
A.水土流失
B.大气污染
C.地震
D.旱涝灾害
【2】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做法是( )
A.洞庭湖的围湖造田
B.我国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C.荷兰人围海造田
D.为改善大城市交通条件,修建立交桥和地铁
17、经过我国某革命老区的一段国道线大部分穿行在河谷中,全长约6km。为支持老区脱贫致富,该段国道线拟进行改建以提升道路标准和行车速度,下图是根据改建工程公示绘制的线路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国道线路重新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大幅度缩短线路里程
B.有效利用荒地
C.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
D.全程取直弯道
【2】改建后的国道线路中,有可能需要修建跨河桥梁的路段是( )
①a-b段 ②b-c段 ③c-d段 ④d-e段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下图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12月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低温多雨
D.低温少雨
【2】该地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9、下图为地球上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设工业革命初期浓度倍数为1)。地质时期,地球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海陆变迁
B.频繁的火山爆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20、塞罕坝(下图)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010~1939.9米,是滦河的发源地。该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自1949年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奋斗,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其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罕坝造林异常艰难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气温低②土壤酸性强,肥力差
③距冬季风源地近,风沙大④气候干旱,易发生森林火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塞罕坝林区对京津地区的影响是( )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涵养水源
D.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21、下图是1987-2000年贵州省跨省劳务输出所占比例地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贵州省跨省劳务输出地域主要属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
A.东部季风区
B.西部地区
C.东部地区
D.西南地区
【2】贵州省人口流入广东省主要考虑( )
①空间距离②工资收入③政策支持④子女教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乍得湖是非洲的一个内陆湖,曾经是一片海洋,因大陆局部凹陷而成。乍得湖的东北部有一个比其海拔低很多的盆地,乍得湖大量湖水通过地下路径源源不断地往该盆地渗流,使得湖水不断变淡。下图示意水循环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水循环环节A、F、H、E分别表示的内容是( )
A.蒸发降水地下径流下渗
B.蒸发植物蒸腾下渗地表径流
C.降水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下渗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2】与乍得湖湖水变淡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环节是( )
A.H、G
B.D、C
C.I、H
D.A、G
【3】乍得湖湖水不断变淡的过程,体现出的水循环地理意义主要是( )
A.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间的热量收支不平衡
B.下渗和地下径流促进了陆地水体不断更新
C.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
D.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盐类物质
23、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A.渤海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24、2022年1月8日,连接杭州、绍兴、台州的城际铁路(杭绍台高速铁路)正式开通。下图为杭绍台高速铁路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高速铁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因素
B.经济因素
C.地形因素
D.政策因素
【2】杭绍台高速铁路开通可以( )
A.缩短城市距离
B.增强城际货物运输
C.缓解杭州交通拥堵
D.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25、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速度(千米/秒)。
(1)根据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和通过介质的不同,得以判断(①是________波,②是______波。
(2)图中A-F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E表示________界面,该面以上A代表________,该面以下B代表_______
(3)图中F面表示____界面,此处①波完全____,②波速度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
(4)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见
(5)岩石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
26、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______,体现______、追求________、增加_______、创造________,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
27、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人类对环境采取了____、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2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乙图是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地貌。乙图出现在丙图中的____(填字母)。
(2)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A.
B.
C.
D.
(3)下图所示地貌从成因上讲属于____地貌,从气候角度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地区,图中迎风坡为____(填字母)。
29、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________和___________;
30、选填题:
①地球几乎全被海洋覆盖②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
③地球陆地基本形成一片泛大陆④地表逐渐形成如今的海陆分布格局
⑤出现鱼类,后期鱼类演化为两栖类⑥海生藻类繁盛
⑦蕨类植物发展⑧被子植物发展
⑨裸子植物发展⑩爬行动物盛行
⑪哺乳动物大发展
| 三叶虫化石所在岩层的地质年代 | 恐龙化石所在岩层的地质年代 |
海陆轮廓特点 | ____ | ____ |
生物演化特点 | ____ | ____ |
31、______和________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32、地球自转速度分为_______和________;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的。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3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对图2所示地区的国家进行了友好访问。随访人员在访问期间发现,该地区的乳畜业都很发达。
材料二图A为荷兰木鞋图,荷兰木鞋鞋底厚实、鞋头上翘,制作原料为白杨(一种落叶乔木),不变形、不渗水,能防潮好清洗。图B为西欧局部图。
(1)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荷兰木鞋出现的原因。
(2)据图2描述荷兰城市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3)简要分析该地区发展乳畜业的区位优势。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欧洲西部局部区域地形图(单位:m)。
材料二:下表为甲城市气候资料统计表。
(1)根据材料一,简述图是区域南部主要地形特征。
(2)图中①河段航运便利,请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自然原因。
3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征。
(2)简述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
(3)除水能资源开发外,该河流域各国还可以在哪些资源开发方面开展合作?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M国家,海岸线约长750千米,人口约840万,外籍人口占88.5%。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M国处于较原始的放牧、养殖、狩猎状态,其产业结构较单一。珍珠(采珠业)曾经是M国的支柱产业,这一情形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自从1966年在该国发现石油以来,近海和原来荒芜的沙漠一下子变成了富庶的油田,使这个国家在经济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推测M国原住民自称为“骑在骆驼背上的民族”的原因。
(2)说明该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采珠业”衰落的原因。
(3)阐述M国近几十年来外籍人口所占比重大的原因。
(4)分析该国近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经济多元化建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