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昭通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记叙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__________并非如此,议论文中为了证明观点,可以用记叙来摆事实。

    A.是不是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呢?

    B.议论文中并非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C.难道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吗?

    D.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叔叔于勒》和《巴黎圣母院》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和雨果的代表作品。

    B. 《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二者都与词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C.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D. 曹文轩是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孤独之旅》选自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生活中,人人都不同,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尊重不同是一种境界。

    ②这就是君子的做人原则。

    ③“君子和而不同”,“和”是因为认同人品,“不同”是为了坚持自己的主张。

    ④我尊重你的人格,但我未必同意你的观点;我反对你的理念,但并不意味着否定你的全部。

    A.③①④②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名著的相关信息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圣”,唐朝浪漫主义诗人。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D.简·爱是个孤女,幼年时寄养在舅父母家里,经常遭受舅母虐待,后来被送进洛伍德学校,毕业后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

  •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越有知识的人越谦虚,只有才疏学浅的人才趾高气昂,目空一切

    C.面对世界各地蔓延的疫情,中国没有袖手旁观,而是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

    D.4月25日上午,销声匿迹多年的国宝级“微笑天使”长江野生江豚,在宜昌江段葛洲坝下游附近成群出现,这标志着长江生态持续向好。

  • 6、下列关于名著《骆驼祥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他们不思进取的辛竦嘲讽。

    B.《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小福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阴险狡诈的孙侦探等,展示了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C.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这是因为刘四爷看上了祥子的勤快和“真诚自然”,想让祥子给他做女婿。

    D.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骆驼祥子》可以就内容、结构、手法等进圈点批注。

  •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我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B. 代号为JF-17B的枭龙战机在过去一直以模型的形式出现在各防务展中,并且在一些细节上不断出现新变化,直到加高垂尾之后风格大变。有消息称最新型号的枭龙战机即将完成首飞,巴基斯坦空军望眼欲穿急于购买。

    C. 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D. 叫卖者得力气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见机行事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能,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⑤;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①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这时任凤翔府判官。②忭(biàn):喜乐。③属(zhǔ)客:这里指劝客饮酒。④荐:通“洊”,屡次,接连。⑤襦():短衣,短袄。

    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今天不斯民,始早而赐之以雨。

    《古代汉语词典》中“遗”的部分义项:

    A.遗失,遗漏 B.抛弃,遗弃 C.遗留,剩余

    2下列关于文意的理解,有误的是哪一项?

    A.古时候的人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常常喜欢用这个喜事为事物命名。

    B.苏轼到任扶风的第二年,在屋子北面造了喜雨亭,作为休憩之所。

    C.春天里岐山南面下了一场麦雨,百姓占卜认为这是好年成的预兆。

    D.岐山雨麦之后的三个月里,扶风之地都没有下雨,百姓忧心忡忡。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4写出文中具体描写“喜雨”之“喜态”的句子。

    5简述“喜雨亭”名字的由来,并说说这一命名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志趣。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早春野望

    王勃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注释】①岫:山峰。②边亭:边地的驿亭。

    (1)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写“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两句的画面。

    (2)联系全诗,分析诗歌第四句的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今年春节期间,举国上下都投入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阻击战中,请你参与以“疫情在前,共克时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1:

    2019 年底新型冠状病毒,外文名称为 2019-nCoV,是 2019 年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该病毒症状一般为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该病毒已确认存在人传人现象,病毒潜伏期最短有 1 天发病,最长的潜伏期是 14 天,潜伏期具有传染性,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

    材料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 2 月 5 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材料3: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防控工作正有力开展,各项措施正有力推进,举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材料4:

    1月23日,一封特殊的请战书在网络上传开。24个医务人员签上姓名、盖上红手印,在这份请战书上写道:“我们是 2003 年奉命赴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当年为全国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17 年后的今天,当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特此向院党委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除此之外,上海、广东、四川、江苏等地的一批又一批医疗队伍纷纷驰援湖北,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1)根据材料1,说说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2)细读材料2、3、4,试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主要信息。

    (3)你参加抗疫志愿者活动时,遇到一位阿姨要强行出小区,她既拒绝戴口罩,又不配合做登记,你该怎么劝说她?

    (4)疫情期间,蓬溪县教体局为确保全县师生“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减少延期开学对正常教育教学的影响,特推出针对全县中小学生的钉钉直播课堂,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覆盖部分学科、全免费的假期在线辅导课程。请你谈谈你对推行在线辅导课堂的看法。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课内古诗文默写。

    食之不能尽其材, 。(韩愈《马说》)

    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

      ,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鹤》)

      ,相伴过年华。(葛天民

    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名著阅读

    1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是( )

    A.《我爱这土地》 B.《太阳的话》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光的赞歌》

    2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3艾青诗歌中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具体的诗歌,说说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420世纪30年代和1978年以后分别是艾青诗歌创作的两次高峰,以下两首诗歌(节选)分属于不同时期,请指出哪一首是他1978年以后的作品,依据是什么?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课内现代文阅读

    ①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②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打着一袋米。

    ③“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

    ④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⑤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⑦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⑦“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⑧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

    ⑨“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⑩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节选自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有删改)

    【1】选文构思巧妙,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请根据文章故事情节补全以下表格内容。

    悬念

    误会

    表达效果

    第一次悬念:初见小屋,主人是谁?

    第一次误会:我和老余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主人。

    本文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故事最后才彻底解开悬念和误会,说说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2)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悬念:瑶族老人不是主人,那主人是谁呢?

    第二次误会:(1)______________

    第三次悬念: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小茅屋呢?   

    解开误会:解放军战士为了方便过路人,学习雷锋精神建造了小茅屋。

    【2】“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这是议论、抒情性的评价语句。请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3】选文最后引用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收束全文。请结合【资料链接】,比较选文与诗歌中“驿路梨花处处开”所表达的含义和思想情感上的不同之处。

    【资料链接】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据宋史记载,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九日,武钜派遣乡兵总辖杜隐等,乘金人内部混乱引兵北退之机,一举收复西京洛阳。陆游闻之激动万分,在诗中,热情歌颂了宋军收复西京的壮举。陆游认为这胜利,是宋代已故诸帝的仁义恩德给人间洒下的雨露,此后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天下从此太平。陆游浮想联翩:预知来年寒食节,朝祭北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处处梨花盛开的驿道到达洛阳。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修炼“挫商”

    佚名

    ①人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常常充满着挫折与失败。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我们应该修炼挫商。

    ②挫商,即承受挫折的能力。承受能力越强,挫商也就越高。

    ③无论条件多么优越,无论才华何等了得,生活总是充斥着不可预知的意外,没有谁的人生旅程一帆风顺。

    ④未经历小路的坎坷泥泞,哪能体会到阳光大道的平坦通畅?未经历风雪交加的困苦,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温馨?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煎熬,怎能体会到成功和胜利的喜悦?挫折和磨难,能拓展生命的宽度。

    ⑤当你的道路充满荆棘却不退缩,当你一次次跌倒后依然顽强地站起来,当你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却没有心灰意冷,你会迎来胜利的曙光,你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幸福!

    ⑥自古以来,多少人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从而让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⑦司马迁,身受酷刑,用十余年时间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贝多芬,两耳失聪,却“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董明珠,经历丧夫之痛却没有被击倒,让“格力”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大品牌。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炼就的高挫商。

    ⑧那么,我们怎样修炼挫商呢?首先,面对挫折,改变消极心态。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不同的是,有的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而有的人把它当作一种胜利的前奏,始终保持永不言败、乐观向上的心态,最终取得胜利。

    ⑨其次,掌握正确的方法。一是激励法——遇到挫折时,尽量少考虑眼前得失,不断激励自己: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二是知足法——在挫折面前,降低要求,满足已经达到的目标,对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强求。三是补偿法——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不是灰心气馁,而是化苦痛为力量,发奋图强,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

    ⑩没有惊涛骇浪的海洋,绝不是真正的海洋;没有风沙蔽日的沙漠,绝不是真正的沙漠;没有一波三折的生活,也绝不是真正的生活。只有敢于面对挫折,勇于迎接挑战,不断修炼挫商,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失败与挫折,能考验我们的挫商,挫商越低,承受能力越弱。

    B.第⑦段分别选用了文学界、音乐界、商界的名人事例,论证修炼挫商的作用,很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C.真正的生活,是会有一波三折的,我们要敢于面对挫折,修炼挫商。

    D.张浩没有达到班级前三名的目标,他这样安慰自己:成绩排名没有那么重要,我已经收获了知识。这是运用了“激励法”。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思路清晰:首先,提出①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接着,讲道理、摆事实,论证为什么要修炼挫商;然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总结全篇,首尾呼应。

    【3】作者认为为什么要修炼挫商?请简要阐述。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作文 

    25.请以“就在不远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⑵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⑶书写工整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