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昆明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文章通过作者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篇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小说,文中充满了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D.《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

    B. 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D. 从楼市表现来看,几个品牌房企业心领神会的降价方式可以被称作“多形态营销”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房企实际上都在“以价换量”。

     

  • 3、对下面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而它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②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③黄庭坚所谓“雁字一行书绛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④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A.④②①③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给巴特勒的信》表现了雨果对英法两国火烧圆明园的极大愤慨。

    B.《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作者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通过阿廖沙这一形象,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

     

  • 5、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如“庆历四年”“晋太元中”“丙辰年”。

    B.《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作者分别是刘禹锡和白居易,使君,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D.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当它jiā)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miǎo)远的鸡啼。

    B.反动派挑拨离jiān),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hèng)下去的!

    C.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返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cháng)羽衣的纯洁天使。

    D.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zhuó)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

  • 7、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呼  然/春寒料 B.据/责  年/不而至

    C.亮/绕  倔/词夺理 D.蔼/应  延/不经心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阅读

    三岩

    〔明〕王一中

    三岩洞壑近城头,夏日登临兴更幽。

    飞瀑悬崖晴亦雨,丛林闭户暑先秋。

    扪萝屐印苍苔滑,席地尊开绿蚁浮。

    怪道少微占石隐,出门便是有丹丘

    三岩记

    〔宋〕李尧俞

    括苍三石,距城一里余,土人不之奇。皇祐初,因治事暇,余同幕僚韩纯遍访近郭溪山而得之。始出左渠,循狭径入茂林修竹间。有岩负叠巘,景物萧然,疑在物外,目之曰“清虚”。自“清虚”南过石径,直上磴道十余级,又有岩广阔高大倍于前洞。门前巨石,势若壁立,有瀑洒落石外,寒暄之气变于跬步,目之曰“白云”。由“白云”下转两石门有方沼,上度横石如小梁,复有岩岿如高屋。深袤五丈,广逾六寻,可设宴豆。石势向东,目之曰“朝曦”。其北有石谷如犬窦燧火而入邃如房宇。但见积水清澈,不复穷其远近。三岩前有池,不啻数亩广。水光山色,高下相激,夺人目睛。昔谢公为永嘉守,有石门之游,至今流咏不已。较于是,远所不及,何数百年不遇一人称道耶?嘉平月既望,率同僚高会剧饮,不复有人间思虑。盘桓夕景,跃马而归,乘兴挥毫,题于洞壁,且识一时之胜耳。

    (选自《丽水县志》有删改)

    (注释)①三岩:位于丽水城西北面,是清虚、白云、朝曦三岩的总称。②绿蚁:新酿的酒还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③少微:指代处州。④丹丘:神仙居住的地方。⑤宴豆:古代宴饮时盛食品的器具。⑥啻(chì):只;仅。⑦石门:指青田名胜石门洞,为谢灵运所发现。⑧嘉平月既望:农历腊月十六日。

    1下列句子和成语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因治事 自顾不

    B.循狭径入茂林竹间 不边幅

    C.广六寻 墙越舍

    D.不复其远近 困潦倒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较于是,远所不及,何数百年不遇一人称道耶?

    4阅读上面两则诗文,完成下面的人物对话。

    小语:三岩在丽水城西北面,诗中说它“近城头”,文中写“距城一里余”,说明三岩在宋、明两代,还在丽水城外。

    小文:是啊,李尧俞文中的“_______”这个词,也说明在城外,但离城不远。

    小语:北宋的李尧俞和明代的王一中到了三岩后,做的事差不多哦!

    小文:是呀,他们都做了观瀑、______________三件事。

    小语:那他们游三岩的心情想必也类似吧?

    小文:从‘有丹丘’和‘不复有人间思虑’中可见,当时两人都__________

    5《三岩记》和《答谢中书书》都提到了谢灵运,写作用意分别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为上、下两片,从内容上看,上片写梅花______________的处境,下片写梅花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词人托物言志,借助梅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品质?

    3在古诗中,咏梅的诗句有很多,你能再写出两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持续开展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做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加快治理黑臭水体,推进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综合整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逐步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制订“史上最严格”《环保法》,树立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着力改善突出的大气、江河污染等环境问题。事实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整体蓝天数更多,重度污染天数逐步下降等等,但是与群众的需求差距还比较到,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不高。

    材料三:2019年春节,我市市区基本没有了往年的鞭炮声和烟雾缭绕的情况,这是我市为打好“蓝天保卫战”首年实行的“春节期间,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活动。它还给了我市广大市民一个安静、祥和、洁净的新年。

    (1)请从国家层面或个人层面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所展示的意义。

    (2)为了打好“蓝天保卫战”,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请你帮拟一条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标语。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文名句默写。

    (1)《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一本好书》是一个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每次精选一本经典书籍,以舞台剧的形式还原书中的场景,让原著“活起来”。 结合本次阅读活动,学校打算向《一本好书》节目组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就节目中的场景设计征集同学们的意见,你准备向节目组推荐书中的哪个场景呢?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项,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理由。

    A. 苦难的童年 B. 筑路 C. 自杀之浴火重生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绝唱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

    ②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这一切并非如此。

    ③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④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这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好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⑤“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⑥它是满地枯梗残叶,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生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使只剩下一根枯梗,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

    ⑦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

    (有删改)

    1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

    (1)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2)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2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

    3文段⑦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4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本文题目“绝唱”的含义。

  • 14、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鞋匠师傅

    格林兄弟

    ①鞋匠师傅个子矮、枯瘦如柴却又生性活泼,他可是一刻也闲不住。他长着个突出的鼻子,朝上翻起,有着一张灰色的麻脸,留着一头灰不溜秋的蓬松头发,和一双不停左右闪烁的小眯眼。他什么都看在眼里,对什么都吹毛求疵;他对什么都清楚,而且总是他有理。

    ②他走在大街上,总喜欢指手画脚,就像在划船一样。一次他把人家女孩子提的桶子撞到了半空中,自己也成了落汤鸡。他却边抖水,边对女孩吼道:“你这蠢货!没看见我就走在你后头吗?”他是个有手艺的鞋匠,干活时,拔起线来总是很用劲,站得离他不远的人准会挨拳头。没有哪个学徒能在他那儿干上一个月,因为他对最好的手艺也要挑剔找岔,不是说缝得不齐,就是说一只鞋长了;不是说一只鞋跟比另一只高,就是说皮子没锤够。“慢着,”他对学徒说,“让我告诉你怎样把皮子锤软。”说着他就操起根皮带,在学徒的背上狠狠抽几鞭。他把他们全叫作懒虫,而他自己也没干多少活,因为他不可能耐得住。如果他妻子早上起来把火生上,他就会跳下床来,光着脚丫子冲进厨房,吼道:“你要把我的屋子给烧了吗?”如果有人造房子,他就赶紧跑到窗口去看看,“瞧,他们又在用永远干不了的红砂石!”他叫着,“住在里面不生病才怪!看看这些人,砖砌得有多糟!另外,这砂浆也一点不顶用,里面不能放砂,应放砾石!等这屋子倒塌下来砸了人头,到时有好戏看了。”他坐了下来,上了几针线,又跳了起来,解开围裙,叫道:“我要出去,劝劝他们讲点良心。”他碰到了木匠们,“这是什么?”他喊道,“你们没按墨线干活!你想横梁会直吗?一下就会散架的!”他从一个木匠手里夺过斧子要给他作示范,可是,当一辆装满泥土的车子过来时,他扔下斧子,直奔站在车边的农民:“你是不是糊涂了?”他说,“谁会把小马套在这么重的车子上?可怜的小东西不当场压死才怪呢!”农民没理他,鞋匠师傅只得气鼓鼓地跑回他的作坊。

    ③他刚坐下,学徒就递给他一只鞋。“哎,这又是什么东西?”他一声尖叫,“难道我没教过你别把鞋底切得这么宽吗?谁愿意要这种鞋?除了鞋底什么都没有了。我重申一下,一切都要按我的吩咐做!”

    ④“师傅,”学徒回答说,“您说得很对,这只鞋是只坏的,可是,它是出自您之手,刚才您跳起来时把它碰到桌子底下,我只是把它捡起来,就是天上的神仙说,您也不会相信。”

    ⑤一天晚上,鞋匠师傅梦见自己死了,正向天堂走去。到了天堂,他使劲地敲门。“真奇怪!”他自言自语道,“他们的门上连个门环也没有,叫人敲得指关节痛。”使徒彼得打开了门,想看是谁这么急着要进来。

    ⑥“啊,是你呀,鞋匠师傅,”他说,“好吧,我让你进来,可你得改掉你这坏毛病,不要找天堂里任何东西的岔子,不然你会倒霉的。”(选自《格林童话》)

    1文中的鞋匠师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他走在大街上,总喜欢指手画脚,就像在划船一样。

    3归纳文章第③④段的内容,并说说有什么作用。

    4读了全文后,假如要你对鞋匠师傅说几句话,你会说些什么?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学一年级学生李明的父母,去拜访李明高中的班主任张老师,说李明去上大学以后很少主动跟他们联系,经常不接电话,在微信上甚至还把他们屏蔽了。他们诉苦说,本以为现在网络发达,通讯便捷,想不到跟孩子沟通起来反而比从前还困难了。张老师打电话向李明了解情况。李明委屈地说,本来他很多话都会对父母说的,但是现在他有时逛个街,父母都要问和谁一起;微信回得晚一些,电话就会打过来;偶尔打不通电话,室友、辅导员、老乡的电话会被打个遍。李明还告诉张老师,他身边的同学中,像他这样跟父母交流不畅的情况挺普遍。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内容以及你所了解的相关的生活现象,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沟通这一问题的看法。

    要求:

    (1)书写工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