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和蔼的张爷爷用他宽厚的手掌整天忙碌在田野,节衣缩食省钱,捐助给贫困学子。
B.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 战鼓响起,硝烟弥漫,战士们冲向山下敌营,气势锐不可当。
D. 但这“殚精竭虑用苦功夫去认真创作”出来的学说,和我们只有常识的见解是很不一样的。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diān)轻怕重。
B. 三妹便怂(sǒng)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C. 一点点黄晕(yùn)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平和的夜。
D. 这是荒原,人迹罕(hǎn)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骄 濡养 嘶哑 相得益彰
B.阴翳 缀满 呢喃 杉杉有礼
C.赃物 灰尽 漫游 李代桃僵
D.困呃 妄想 飘逸 富丽堂皇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苏炳添首当其冲,率先跑过终点,夺得2017国际田联百米大战的冠军。
B. 在市运会开幕式上,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C.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D. 在广安市“我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征文比赛中,我们只有异想天开,才能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5、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湎怀 翰林 春寒料峭 恹恹欲睡
B.罅隙 濒邻 藏污纳垢 殚精竭虑
C.推崇 抵赖 和颜悦色 长虹卧波
D.鲜腴 辟邪 盘曲嶙峋 巧妙绝纶
6、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通过音乐我们可以传达出美好的情感和向上的精神。
②这是音乐伟大的地方,也是音乐永不休止的生命力所在。
③一首同样的曲子,不同时期的音乐家可以有不同的演绎,赋予其不同的音乐内涵和情感思想。
④音乐可以超越语言,可以跨越时空和不同的文化打动人心。
⑤这种生命力既依靠音乐家在创作和演奏,也依靠观众赋予音乐家新的灵感。
A.④①③⑤② B.④①③②⑤ C.⑤①③②④ D.⑤①③④②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和台湾“断交”,台湾再不改弦更张,将有更多的“邦交国”离它而去。
B. 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C. 盐城风景区大纵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D.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领海巡航是无可厚非的。
8、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香远益清( )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3)陶后鲜有闻(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全诗紧扣标题中的“________”字,抒写自己的独特感受。悠扬的笛声,勾起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请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10、学校举行“笔底波澜,翰墨生香”汉字探究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成千上万的汉字中,有些汉字随缘、合群,组词造句的能力特别强。就说这“吃“字吧,它穿越舌尖而来,却又超越了舌尖,其对象不再限于食物,而是来者不拒,百无禁忌。譬( )如能下口的东西说吃,不能下口的东西也能说吃,如,吃刀;咽得下去的东西说吃,咽不下去的东西也能说吃,如,吃墨;吃得了的东西说吃,吃不了的东西也能说吃,如,吃耳光。“吃”字biàn( )析多歧义,有赖语境和语气,听话听音两心知。汉字兼具音形义,融通精气神,就像一幅幅写意画,A有线条和动感,B有韵律和意境。
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每个字词都有渊源、有故事、有情感、有理念、有智慧。我们熟练掌握汉字的精suǐ( ),也会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诗文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譬( ) biàn( )析 精suǐ( )
(2)“这种纸不吃墨”中“吃”的意思是( )
A.饮,喝
B.吸收
C.耗费
D.挨,受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A、B处,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
A.不是……就是……
B.只要……就……
C.即使……也……
D.既……又……
(4)像“吃”一样具有丰富含义的汉字还有很多,如“好”字。请你结合具体语境写出“好”字的三个不同意思。
11、默写
古人常在诗词中抒发思乡怀亲之情,所借之意象或有不同。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看日暮引发怀乡之情;范仲淹的诗句“ , ”,借酒消解乡愁;诗人们尤其偏爱“月”,借“月”抒发对亲友或故乡的思念与祝福,例如“ , ”。
12、阅读名著《海底两万里》,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中,小说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B.尼摩船长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反对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作者通过尼摩船长这一人物表达了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C.书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已全部变成现实,因此凡尔纳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D.书中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2)根据小说内容填空。
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
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己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呼吸困难,半躺在图书室的一张沙发上。我脸发青,嘴唇发紫,已经失去知觉。我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见了。我没有了时间概念。我的肌肉已经不会收缩。
时间就这样流逝,我已经估计不出过了多久。但我意识到,末日已经来临。我明白,我就要死了……
①该语段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语段和原著回答:为什么我下意识地感到已生命垂危?“我”又是如何获救的?_______
13、阅读《未来最大的挑战》,回答小题。
未来最大的挑战
①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待科学、真理和自然的态度。
②最近,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遍全球。这是世界上最新出现的先进技术。但它的背后仅仅是技术的问题吗?技术还不是最根本的原动力。它的原动力在哪里?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第一推动”,指一切事物最后的目的与运动的终极原因。科技发展背后的第一推动,其实是科学。
③那么,科学是什么呢?科学即刨根究底。其三个要素是:目的、精神和方法。
④目的——发现各种各样的规律;
⑤精神——质疑、独立、唯一;
⑥方法——逻辑化、定量化、实证化。
⑦一言以蔽之:拥有科学思维,即是个人强大之根本,又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基本的推动。先进的科技发展的背后,无疑有着科学精神源源不断地推动。但是,很多人最缺乏的恰恰正是科学思考力,尤其是逻辑思维的辨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虽然“科学”的概念传入中国已逾百年,但是它还没有成为文化,更没有形成一种精神。
⑧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待科学、真理和自然的态度。例如,在教学中“什么最有价值”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毫无疑问的答案是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中能够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学科更受到重视。而今天的科学教育,不能只教科学知识,而要讲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只有培养科学思维,才能让个人、让国家从根本上摆脱盲目与无知,走向理性与强大。
⑨尽管如今市面上关于“科学”的书早已汗牛充栋,但绝大多数书籍依然只在普及科学知识,还未深入科学的“灵魂深处”。
⑩影响国人认识科学的最大阻碍,首先来自于对科学的误解:科学是近代才产生的吗?科学是理科吗?科学与哲学是什么关系?科学与技术是什么关系?科学跟信仰水火不容吗?多学科学知识就能有科学精神吗?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界限是什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着我们对科学的认知。
⑪所以,我们要还原科学最真实的样子。不仅理清科学与技术、与信仰之间的关系,更要完美结合科学理论与人文思考。我们要走进“科学历程中每一处动人的风景”,理解科学发展、致敬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精神,都将是我们未来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1】作者认为“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2】作者认为“先进的科技发展的背后”的原动力是什么?
【3】请依次指出文中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种论证方法)
(1)例如,在教学中“什么最有价值”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毫无疑问的答案是科学知识。( )
(2)绝大多数书籍依然只在普及科学知识,还未深入科学的“灵魂深处”。( )
【4】作者认为“今天的科学教育”除“科学知识”外,还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14、天使的模样
①早上,去育秀路大嘴超市买鱼,回到电瓶车那里,横竖摸不到车钥匙。停步,挠一下头皮,理一下头绪,不知道钥匙丢在哪里。正想着,一个文静的姑娘向我走来,一照面,我们都笑了起来,“是你的?”“是我的。”钥匙从一只手递到另一只手,我说:“谢谢!”姑娘浅浅一笑转头就走,向着东方。阳光下姑娘的背影修长、从容,透着自信。突然想起贵州凯里公交车上用纸巾将车厢地板清理干净的那个姑娘,仿佛凯里的那个姑娘来到了育秀路上。凯里的姑娘是天使,眼前的姑娘也是天使。
②我那时相信,天使也在我身边,关键是我得有一颗发现天使的心,还要有一双慧眼。
③上个礼拜,从南桥去海边村,路经金海路平庄路口,看见路口的转弯处横亘着半棵枯萎的大树,树很粗,有两米长。我在南车道,树在北车道。看见了树,我就放慢了车速,想转个弯搬树去,做个小好事。弯还没有转好,妻子说已经有人搬了。放眼望去,看见两个人正在将树搬离车道,那动作齐整、有力,也神速。搬好了,两个人上车的一刹那,我看清楚了,是两个年轻的小伙子,白净的脸庞,安然的神情。看着,脑子就自然联想到了贵州凯里的姑娘,相信自己又碰到了天使,但眼前是两个男孩。我很自豪,随口一说:“天使也可以是男孩子的呀。”
④“天使本来就是男孩子,”妻子说,“图片里的天使都是男孩子。”
⑤可眼前不是图片,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场景。
⑥前两个月,我开车办事去,车开到小区门口,小区门卫的沈师傅招呼我停一下车,他把我叫到门卫室,告诉我:“高老师,你帮助我写封表扬信。”我问:“表扬谁?”“表扬小区里的人。”“多少人?”“二十九个。”“什么人?”“都是志愿者,都是有点岁数的人了。”沈师傅说,“已经一个月了,白天连着黑夜,黑夜连着白天,风里雨里,雨里风里,帮助小区守门口,都是自愿的,都是义务的。”我将名字写好,叮嘱沈师傅一个字也不能说错的。我告诉沈师傅:“我写,我打印,用粉色的纸张。我送来,我张贴。”沈师傅说声“谢谢”。其实该谢的人肯定不是我,是这群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我。我也要向这些人学习。那时,又想到了天使,又想到了凯里姑娘,凯里姑娘肯定不在小区内,但小区确实有许多天使,天使也可以不问地域、不问性别、不问年龄的。
⑦我对天使的好感与日俱增,发现天使一天比一天多,而且一定在你身边。
⑧那天应古华医院邀请,参加古华医院的“四史”教育活动,去博物馆参观,到了门口,要出示随申码,我的随申码显示的是北京,怎么也弄不到上海,我有点尴尬,有点冒汗,不料几只手同时伸了过来。也看不清哪只手是男的,哪只手是女的,总觉得所有的手都随同暖意、爱意一起伸来的,几秒钟里,随申码弄好了,我进去了。其时想,人还没有进入到参观展厅,却获得了一次做人的教育。感觉好人随处在,天使随处在,也感觉所有的天使有个明显的特点,到了有事情时,他们才露脸,才帮助你,平时,几乎所有的天使都平平常常,都安安静静,粗看是看不出的。
⑨回到家,翻翻天使的注释,书上说:天使,中文音译安琪儿,意译天仙,源自于希腊文angelos;本义指上帝的使者,来自天上的使者,代表的是圣洁、良善、正直,还有助人为乐。
⑩想来想去,总觉得这注释不是最合乎事实。其实天使不在天上,天使就在人间,就在你身边。
(选自《新民晚报》2020.7)
【注】随申码:上海“一网通办”依托移动端“随身办”,为上海市民打造随申码,作为上海市民的生活服务码,满足市民工作、生活、出行等需要,于2020年2月13日正式试点上线。同时,上海市结合新冠疫情防控的需求,赋予随申码健康出行、防控管理的相关信息。
【1】请仿照示例,对选文叙述的事件作简要概括。
姑娘送来钥匙→( )→( )→( )
【2】请你概括一下本文“天使的模样”有哪些内涵。
【3】疫情期间,你要感谢身边的天使,请完成对联的下联。
上联:伸出手,献出爱,人人皆可成天使
下联:
【4】在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天使模样”的人,请你讲讲他(她)的故事,谈谈你的感想。(要求:按照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思路,60字以内。)
15、火花是物体燃烧时迸溅的火星,在瞬间闪亮,是生命中绽放的光彩,是头脑中突发的灵感,是暗夜中不灭的理想……
请以“火花”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