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应该吸取教训,不能总是在同一个问题上挑大梁。
B.在哪里栽跟头,就要在哪里站起来!
C.王赛考入了理想的大学,是我们村二十年来第一个大学生,真是开绿灯啊!
D.这局乒乓球赛,我们队的小明第一个上场,由他占上风,我们都很放心。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敬佩(pèi) 严肃(sù)
B.风俗(shú)血液(yè)
C.手绢(juàn)临时(lín)
D.溺亡(nì) 签订(dìng)
3、下列词语与“视死如归”不是同一类的是( )
A.精忠报国
B.铁面无私
C.刚正不阿
D.面如土色
4、下面错乱的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1)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
(2)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3)泉水从“老虎”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
(4)黑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
A.(4)(1)(3)(2)
B.(4)(1)(2)(3)
C.(3)(4)(1)(2)
D.(1)(4)(3)(2)
5、下列朗读断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C.常衔西山之木/石。
D.以煙于/东海。
6、下列名言警句信息有误的一项是( )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B.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C.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孔子》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7、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叔叔在我们的家庭微信群里很少发言,常常潜水。
B.妹妹唱歌非常好听,大家都夸她是“小蜜蜂”。
C.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D.他的病很多大医院都无能为力,没想到被一个乡下大夫治好了。
8、拼音写字我最棒。
zī wèi qīn xí bài jiàn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líng shí hé ǎi zhuāng shì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 各不同。
不识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
【3】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角度观赏庐山,看到山的姿态和形状各有不同,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弓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用“ ”画出表现吴王固执的句子。
【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蝉眼前的利益是______,身后的祸患是______;螳螂眼前的利益是______,身后的祸患是______;黄雀眼前的利益是______,身后的祸患是______。
A.螳螂 B.蝉 C.黄雀 D.露水 E.拿着弹弓的少年
【3】下列最能揭示本文中心思想的一项是( )
A.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B.那螳螂弓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C.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4】下列哪个成语能概括短文内容?(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C.画蛇添足,自取烦恼。
【5】听了少年的话,吴王“恍然大悟”,他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课 外 提 优
豹子的诡计
在大森林里,一只豹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伤得很厉害。他一连好几天躺在床上,哎哟哎哟地叫着:“我不能再捕猎了,得赶快想个办法,我要饿死了。”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豹装出快要死的样子 对树上的猴子说 亲爱的猴子 你快去通知所有的动 物 就说我得了重病 快要死了 让他们一个个来看我 我想和他们作最后的告别
猴子把豹的口信很快传给了森林里的动物们。大家都可怜豹,便一个一个地去看望豹。鹿去了,袋鼠去了,野猪去了……乌龟因为住得远,走得又慢,所以落在了后边。当他慢慢地爬到豹的家门口的时候,突然发现地上动物们的脚印都朝着一个方向——只有进去的,没有出来的。他想了想,一下子明白了:“噢,原来豹的家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呀!哼!我还是别去看他吧!”
躺在床上的豹听见门外轻轻的脚步声,心里暗暗高兴。但是,过了一会儿,脚步声越来越远,终于听不见了。
(1)“豹”字用部首查字法,可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可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2)给短文第2小节的空格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短文中画“ ”的句子是谁说的?他当时的心情怎样?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4)理解“进得去出不来”的含义,读这则寓言,我明白了?
(5)发挥你的想象,请任选一个提示,给短文加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
提示①:豹后来怎样了?
提示②:乌龟会做些什么?
12、国画大师齐白石
①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
②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加思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
③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④又有一次,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yǎn)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⑤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⑥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画面很特殊:一般人画翡翠鸟时,都让它站在石头或荷径上,窥何着水面上的鱼儿;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鸟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鸟奈何?”
【1】这篇短文主要写的是有关谁的什么事?你认为概括得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A.特务头子宜铁吾过生日,硬邀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
B.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长官及汉奸硬逼齐白石为他们作画
C.抗日战争时期,国画大师齐白石拒绝为日军及汉奸作画
D.齐白石创作三幅富有深意的画来抗拒和反击日军及汉奸
【2】借助下图梳理短文内容及思路,完成填空。
【3】读③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横行到几时”在这里表面是说____________;实际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④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1)齐白石常常在画上题诗或者字。齐白石在右边这幅画上题了什么?请你写在画面空白处。
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齐白石这幅画画得好吗?请你先结合文字描述想一想,然后在第④自然段的空白处批注出自己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将字母写在括号里。
第⑥自然段写到:“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鱼,而画深水中的虾”。齐白石这样画是因为:( )
A.齐白石画虾最出名,画虾最能展示他高超的画技
B.虾在深水之中,翡翠鸟看不见、捕不着、吃不到
C.齐白石把日伪军比作翡翠鸟,自己比作深水中虾
D.齐白石用鸟窥水图告诫敌人自己不会被他们利用
【6】有人说在抗日战争期间,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为拒绝给日本人演戏能蓄须明志,而齐白石作为国画大师却给汉奸及日本侵略者一而再、再而三地作画,他不具有爱国精神。你同意这样的评价吗?请你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再用充分的证据说清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白象(节选)
白象是我家的爱猫,它真是一只可爱的猫!
不但为了它浑身雪白,伟大如象,又为了它的眼睛一黄一蓝,叫作“日月眼”。它从太阳光里走来的时候,瞳孔细得几乎没有,两眼竞像话剧舞台上所装置的两只光色不同的电灯,见者无不惊奇赞叹。收电灯费的人看见了它,几乎忘记拿钞票;查户口的警察看见了它,也暂时不查了。
每天一吟读书回家,或她的大姐陈宝教书回家,一坐倒,白象就跳到她们的膝上,老实不客气地睡了。她们不忍拒绝,就坐着不动,向人要茶,要水,要换鞋,要报看。有时工人不在身边,我同老婆就当听差,送茶,送水,送鞋,送报。我们是间接服侍白象。
有一天,白象不见了。我们侦骑四出,遍寻不得。正在担忧,它偕同一只斑花猫,悄悄地回来了,大家惊喜。女工秀英说,这是招贤寺里的雄猫,说过笑起来。经过一个短促的休止符,大家都笑起来。原来它是到和尚里去找恋人去了,害得我们急死。
此后斑花猫常来,它也常去,大家不以为奇。我觉得白象更可爱了。因为它不像鲁迅先生的猫,恋爱时在屋顶上怪声怪气,吵得他不能读书写稿,而用长竹竿来打。
后来它的肚皮渐渐大起来了。约莫两三个月之后,它的肚皮大得特别,竟像一只白象了。我们用一只旧箱子,把盖拿去,作为它的产床。有一天,它临盆了,一胎五子,三只雪白的,两只斑花的。大家称庆,连忙叫男工樟鸿到岳坟去买新鲜鱼来给它调将。女孩子们天天冲克宁奶粉给它吃。
小猫日长夜大,两星期之后,都会爬动。白象育儿耐苦得很,日夜躺卧,让五个孩子纠缠。它的身体庞大,在五只小猫看来,好比一个丘陵。它们恣意爬上爬下,好像西湖上的游客爬孤山一样。这光景真是好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置__________ 纠缠__________ 恣意__________
【2】从哪些事上能体现出作者一家对白象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画线的句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白象是一只怎样的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大不冰0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对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观察得很细致,所以才能发现爬山虎的茎呈枝状,枝上伸出的细丝像蜗牛的脚。
B.作者看到爬山虎的叶柄,联想到蜗牛的触角,想象力很丰富。
C.作者用蜗牛的触角比喻爬山虎的脚,形象贴切。
【2】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根据第一自然段的描述,用一句话介绍爬山虎的脚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补充完整。
脚触着墙——细丝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圆片_________________——细丝___________________——嫩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作者是如何进行观察的,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练习。
1.今天我非去上学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讨论会上,萌萌首先第一个发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段。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的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起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加安全。
17、修改病句。
1.我最爱看民族舞和民族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因为关心我的学习,所以关心我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上课了,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9、习作。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总有许多另人难忘的时刻,如:第一次竞选班干部,第一次独自在家……哪一次经历最让你难忘?请以“那一刻,我真 ”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把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