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安徽合肥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半夜三更”指晚上三点至五点。

    B. 《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岳阳楼记》中的“记”说明这是一篇游记。

    C. 古人作品命名形式多样。有的以地域命名,如《有柳河东集》;有的以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还有的以字号命名,如《东坡乐府》。

    D. “左迁”,即降职。古代尊右卑左,故将降职称为左迁。另外“谪、贬”也都表示降职。

  •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那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

    ②她那恬静,执着的沉思神情。

    ③的确令观赏者从这块石头中幻化出无数美好的想象来。

    ④她低着头正沉浸在默默的沉思中

    ⑤在正方形基座上,有一个秀美而淳朴的女性形象。

    ⑥表露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

    A. ⑤④①⑥②③ B. ④③②①⑥⑤ C. ④②①⑥⑤③ D. ⑤②①⑥③④

  • 3、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从《朝花夕拾》我们可以了解到少年鲁迅读的书有:《山海经》《西游记》《荡寇志》《鉴略》等。

    B.范爱农、藤野先生、长妈妈、衍太太等人物都出现在《朝花夕拾》的篇目中。

    C.《西游记》中,八戒在悟空的怂恿下去偷人参果,被童子发现辱骂,悟空一怒之下推倒人参果树,观主镇元大仙将唐僧师徒囚禁。悟空最后用观音菩萨的玉净瓶水救活果树,师徒得以继续上路取经。

    D.《西游记》中孙悟空各个时期的名称是不一样的:他刚出生,以“石猴”称呼;后来当上了猴王,自名“美猴王”;学艺后,他有了“孙悟空”这个名字;上天庭任职后得了“弼马温”和“齐天大圣”两个名号;取经后叫“孙行者”;取经成功之后被封为“斗战圣佛”。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迁(xǐ)     (yì)       杂(rǒng)     露头角(zhǎn)

    B.呜(yàn)    (cuì)      (niàng)     皆知(rǘ)

    C.宽(shù)    尺(zhǐ)      噪(guō)       然泪下(shān)

    D.恿(sǒng)   冽(lěn)      (shuò)      而不舍(qì)

  • 5、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荷叶·母亲》是一篇托荷叶赞母的散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

    B.《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雨的四季》这篇写景抒情散文采用“总—分”的结构,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写,抒发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D.《再塑生命的人》着重叙述了沙莉文老师利用特殊的教学手段,使“我”对生活充满了信心的故事,反映了一位老师对学生的无私的爱和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议论说明文章的总称,即后世统称说理辨析一类的论说文。如《爱莲说》《马说》。

    B.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C.《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孙权劝学》选自该史书;《聊斋志异》是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河中石兽》选自其中。

    D.“家君”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君”是对对方的尊称;“鸿儒”指博学的人,“白丁”指平民;“庙堂”指朝廷;“桑梓”代指家乡。

  • 7、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清代张潮编。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D.《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亭者谁   属予   忸怩   恶多端

    B.乐亦无   匮也   理屈词   水尽

    C.溪而渔   把酒   其境   危不惧

    D.人影散   其所为   胡言   以假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翻译:野花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理解:这两句言简义丰,一句一景: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作者形象的描绘出山间春夏之景的特点。

    【乙】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翻译: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

    理解:写游人不绝路途,描绘了一幅安乐祥和的滁州百姓游乐图,既能表现人情之乐,更从侧面体现政治的清明。

    【丙】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理解:“太守之乐其乐”,点出太守的乐趣,即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是文章的主旨句。

    【3】根据《醉翁亭记》及下面【链接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链接材料】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节选自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

    注:①[箕踞(jījù)]一种坐的姿势。随意伸开两腿,形状像簸箕。②[偃(yǎn)]仰卧。③[瀹茗(yuè míng)]烹茶。瀹,煮。④[九天银河]指瀑布。⑤[几席]古人凭依、坐卧的器具。

    “亭”,不仅能供游人小憩览景,还是文人怡情寄兴的载体。这两篇记亭的文章,都描述了______,而《醉翁亭记》还介绍了______。观赏者眼中有景,心中生情。两篇文章作者的心态也有相同之处,都表现了______的赏景之乐,不同的是,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还流露了______的政治理想。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歌。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校,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救,回车叱牛牵向北”一句在诗中的作用。

    【2】诗人在叙述卖炭翁的故事时,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苦”字,请你结合故事情节,说说卖炭翁的“苦”包含哪几方面。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综合性学习。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爱惜粮食也是大家的共识。八年级(2)班分甲乙两组开展“厉行节约,诚实守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少年的回应)

    甲乙两组同学都建立了微信群,并搜集、整理了相关的名人名言,群主还发了帖子。请你任选一位群主跟帖

    甲群主——

    “君子养心莫过于‘诚’。”我们身为新时代的少年,要接过诚信的接力棒,用诚信之魂赢得人生赛场冠军。

    A同学——

      ”。我们身为新时代的少年,要  

    乙群主——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身为新时代的少年,要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让爱惜粮食成为习惯。

    B同学——

      ”。我们身为新时代的少年,要  

    你选择________(A或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雄的“谎言”)

    2019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后,他答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年来,张富清刻意深藏功绩,从不与人谈起自己的英雄壮举,甚至连自己的儿女,也一直隐瞒。

    (摘自搜狗百科)

    (1)材料中划线句有语病,请指出语病类型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语病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修改意见:____________

    (2)材料中“张富清刻意深藏功绩……连儿女,也一直隐瞒”,这是否与诚信相违背?请说出你的探究。

    你的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默写古诗文。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强欲登高处,________________。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次北固山下》中可以用来形容现在客观形势大好,事业发展势头正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题文)对了,祥子是遇到“点儿”上,活该。谁都有办法,哪里都有缝子,只有祥子跑不了,因为他是个拉车的。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

    把一支烟烧完,祥子还是想不出道理来,他象被厨子提在手中的鸡,只知道缓口气就好,没有别的主意。他很愿意和老程谈一谈,可是没话可说,他的话不够表现他的心思的,他领略了一切苦处,他的口张不开,象个哑巴。买车,车丢了;省钱,钱丢了;自己一切的努力只为别人来欺侮!谁也不敢招惹,连条野狗都得躲着,临完还是被人欺侮得出不来气!

    1】(小题1选段中此时的祥子为谁拉包月? 祥子这次又遇到“点儿上”指什么?

    2】(小题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伴随新一代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追捧,汉服热度高涨。汉服热还衍生出租赁体验、拍照写真、私人订制等多元产业链;B站和科音等社交平台以汉服文化为主题的内容也吸引了诸多流量,话题度持续飙升。汉服从小众爱好逐渐成为潮流引领者,在给服装产业注入传统文化审美的同时,也打开了新的消费市场。

    同袍是汉服爱好者之间的称谓。十余年前,汉服还是小众爱好,只有在同袍聚会时才能见到汉服的身影。2016年至2019年,汉服文化快速扩张,并在2020年成功破圈" :B站汉服频道视频累计播放量达13.7亿次,抖音、微博等平台也成为汉服文化的传播阵地。穿出来的人多了,也就不觉得害羞了。汉服爱好者米菲坦言,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汉服的深入理解,他们更敢于将汉服穿出家门:越来越多的人将汉服作为日常穿着,也增加了新人对汉服的好奇和向往。

    材料二:

    材料三:汉服文化兴起,由汉服带动的古风消费热度大增。一项汉服产业报告统计显示,2019年在淘宝平台上汉服市场规模已超20亿元,并且保持着每年150%左右的增速。不仅如此,由此衍生出的汉服文化社团数量激增。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汉服文化社团为1300家,到2019年已发展至2000余家,两年时间增加了46%。当然,古风经济绝不仅仅体现在古风服装和社团的盛行。如今,很多民宿将房间设计成古典样式招揽客人,一房难求;古风摄影也成为影楼的主打项目;古风音乐创作迎来小高潮。关于古风经济,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消费市场日益庞大,更多的资本投入其中,更多的产业被带动起来,古风经济的红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享受。

    这其中,旅游业独占鳌头,成为古风经济发展的肥沃土壤,不少民宿、景区、网红打卡地和精品线路承载古风古韵,形成古风经济立体发展格局,游客们也从单一的景点打卡式旅游向传统文化沉浸式旅游方式进阶。

    如何通过传统文化赋能游客体验和景区活动,找到传统文化与市场消费需求之间的融合点,成为旅游业正在思考的问题。在古风经济方兴未艾实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遇到一些问题。近日,就有媒体报道古风摄影乱象,部分商家在后期选片时哄骗顾客肆意加价。此外,古风衍生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市场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古风经济、古凤旅游新业态发展的过程中,要通过正确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材料四:古风经济不仅仅是穿古装,它从本质上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背后更多的是传统文化自信的回归。服装加身却没有文化内涵赋予其中,就只能是孤芳自赏,浅尝辄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需要外在形式,更需要发掘精神内核。诗词歌赋创作、传统民俗体验、亲子互动活动等更多种类的体验、更深层次的延展,才能使古风经济发展更长久,为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

    【1】除了古风服装和社团,古风经济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2】古风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3】下列有关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

    A.汉服热衍生出了一系列多元产业链,如租赁体验、拍写真照、私人订制等。

    B.汉服文化的兴起,不仅带动了古风消费热度大增,还使得汉服文化社团数量激增。

    C.汉服文化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传统文化赋能游客体验和景区活动,找到传统文化与市场消费需求之间的“融合点”。

    D.古风经济的本质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古风经济发展的背后体现着传统文化自信的回归。

    【4】下列有关材料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汉服文化的快速扩张及成功“破圈”,越来越多的人将汉服作为日常穿着,也有更多的人在“同袍”聚会时穿汉服。

    B.由“材料二”可知,2016-2021年中国汉服爱好者的人数在不断增长,其中2021年汉服爱好者的人数增长最多。

    C.古风经济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消费市场日益庞大,但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乱象,仍需通过正确的引导使之健康发展。

    D.古风经济的发展要注重对精神内核的发掘,进行更多种类的体验更深层次的延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

  • 14、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

    李小墨

    ①读书,我指的是阅读书籍而非在校学习。关于阅读,我想强调碎片化阅读不能替代书籍所代表的系统阅读。以手机为载体的碎片化信息,带来的是碎片化的阅读。论数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碎片化阅读给我们带来层出不穷的信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超载的。论质量,推送给我们的内容中大量是纯粹供人消遣娱乐的内容,我们自己也愿意消费这些轻松有趣、不费脑力的内容。可是除了哈哈一笑,这些娱乐化的内容还能给你留下什么呢?论效率,注意力也被碎片化阅读惯得越来越无法集中,偶得一些能让人进益的好文章,可是注意力迁移得太快了,常常划拉两段,就失去耐心,最后收藏了之。

    ②超载的、娱乐化的、碎片化呈现的信息,真的能帮助你提高理解力吗?以一篇文章的篇幅,可以告诉你一个观点,但很难充分展开一个议题。好的书籍内容详实、层次分明、引据严谨。你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由浅入深地理解一个议题。比如,你想了解一种思潮。你可以知道某个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还能知道得出观点的事实依据和推理过程;你不仅了解一方观点,还能把他放在时代背景中,与同一时期的人进行横向比较,还可以把前人的思想精华、后来者的创见进行纵向梳理。有了深度、广度的积累,获得了全局视野后,当该议题相关的信息或观点再出现,你可以马上把它纳入一个知识背景和分析框架中,迅速整合、消化。而仅靠碎片化阅读,你则无法构建一个系统的认知体系。它只会让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点不知其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就会在多元的观点和层出不穷的信息海中迷失自己,永远学不会独立、系统、深入地思考。

    ③阅读到底有什么意义?不同的人想要的东西不一样,同一个人不同成长阶段需要的也不一样。所以读书对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的不同成长阶段来说,具体的意义都是不同的。一个想尽快成熟起来的职场菜鸟,他选择读《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一类的书籍,对他来说读书的意义就是为了提高专业素养,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核心竞争力。当他成为高管,他的阅读重心可能又会转移到彼得德鲁克一类的作家。一个想在产业剧烈变革时洞察先机的创业者或者投资人,这类人爱读的类型,如凯文·凯利的《失控》、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都是基于对现实的观察,对未来做出大胆合理的预言,他读书的意义就是获得对未来商业趋势的前瞻性认识。一个想成为小说家的年轻人,他阅读和研究自己欣赏的小说家的作品,他读书的意义就是从模仿开始,练习小说的技法……

    ④掌握一门知识、习得一项技能、获得某种洞见、达到一定鉴赏水平、了解人的心理倾向、多一个分析问题的视角……读书的具体意义很多,如果要给它概括一个普遍的、共通的、终极的意义:那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完善是很个人的事,每个人对人生的愿景不同、对自我的期待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自我完善的方向也会完全不同。

    ⑤读书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它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让我们和历史上最优秀的思想对话;它可以突破生命的渺小,让我们体验千万种人生。虽然人类的知识经验的传授,最主要、最可靠的方式是书籍,但学习远不止读书一种方式,比如电影《霸王别姬》配着纪录片《粉墨春秋》看,对京剧就可以有较全面的了解了。

    ⑥阅读时,如果能理清以下两种关系,你将收益更多。一是学与思的关系。书籍是思考的材料,而不是思考本身。读书是对思维的激发,而不是让你去拿现成的结论。读书是带你进入精神生活的大门,但不构成你的精神生活的全部。埋头读书而不思考,最多培养出一群学舌的鹦鹉。二是知与行的关系。知道方法不等于掌握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练习和实践。每次看完一本书,都问自己一句,这本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吗?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可以做什么调整和改变吗?是具体技能和方法就在学习生活中练习使用,是认可的观念就作为原则践行,是更合理的思维模式和分析框架就在思考时用起来。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慢慢按着自己认可的方式完善自我,这些书慢慢变成了你的一部分。也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说的:一直读到这本书成为他自己为止

    【1】阅读文章,请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③段中作者为何提到凯文·凯利、托夫勒和麦克卢汉等人?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⑥段画线句的理解。

    【4】阅读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读书?

    【链接材料】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培根《论读书》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题目:班上计划编一本“读书成长档案”,邀请同学们用缩写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提示:(1)要介绍这本书的基本信息;(2)文章主题部分呈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3) 可以单设一段,说说这本书对你成长的帮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