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
②用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保鲜是国家允许的
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⑤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全部
2、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
3、保护钢铁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下列钢铁的保护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栅栏上涂上油漆
B.铁闸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C.轮船底部焊接镁块
D.家用铁锅水洗后及时擦干
4、X,Y,Z均为第三周期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小,Y的电负性在同周期中最大,Z的离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下列关于X,Y,Z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X与元素Y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原子序数为:X<Y<Z
C.元素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具有两性 D.元素Y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强酸性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CO和AlO
在溶液中因为互相抑制水解而大量共存
B.相同体积的pH=2的盐酸和醋酸,均稀释到pH=5,醋酸加水量大
C.由1molCH3COONa和少量CH3COOH形成的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为NA个
D.浓度均为0.1mol•L-1的NH4Cl、CH3COONH4、NH4HSO4溶液,c(NH)大小顺序:NH4HSO4>NH4Cl>CH3COONH4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12.4g白磷晶体中含有的P﹣P键数约是0.6NA;
②电解精炼铜时转移了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g铜;
③7.8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
④2mol SO2和1mol O2混合在V2O5存在的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容器内物质分子数大于2NA;
⑤2.9g 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A (2CaSO4•H2O式量为290);
⑥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胶体后,含有NA个Fe(OH)3胶粒;
⑦含0.1mol溶质Na2CO3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A.①②③④⑤⑦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⑦
7、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O2的催化氧化:2SO2(g)+O2(g)2SO3(g) △H=-196kJ·mol-1。钒催化剂参与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钒催化剂改变了SO2催化氧化的反应热
B.上述条件下加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释放的能量等于196kJ
C.1molV2O4(s)的能量比2mol VOSO4(s)的能量多399kJ
D.2V2O5(s)+2SO2(g)=2VOSO4(s)+V2O4(s) △H=-351kJ·mol-1
8、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电极为正极
B.电池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放电时由右室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左室
D.b电极反应式为
9、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石油的产量 B.乙烯的产量 C.汽油的产量 D.硫酸的产量
10、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和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当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反应过程中,和
的速率之比是1∶2
11、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用福尔马林浸泡海鲜产品
B. 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盛装氢氟酸
C.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鉴别间二甲苯与对二甲苯
D. 饱和碳酸钠溶液和乙酸乙酯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12、在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D(g),反应2min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2min,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min-1
B. 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不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D. 增加B的物质的量,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13、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 | 有气泡产生 | 说明Fe置换出硝酸中的氢,生成了氢气 |
C |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 | 出现白色胶状物质 |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 |
D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变浑浊 | NaHCO3为难溶物 |
A. A B. B C. C D. D
14、下列各图所示装置属于原电池的是
A.
B.
C.
D.
15、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
B.的磷酸溶液中:
C.溶液中:
D.氨水和溶液混合形成
的溶液中:
16、已知101 k Pa时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 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C8H18+25O2=16CO2+18H2O△H=-11036kJ·mol-1
B.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036kJ·mol-1
C.2C8H18(l)+25O2(g)=16CO2(g)+18H2O(g)△H=-11036kJ·mol-1
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5518kJ·mol-1
17、25 ℃时,将pH=2和pH=5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为( )
A. 2.3 B. 4.7 C. 3.5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KCl溶液从常温加热至80℃,溶液的pH变小但仍保持中性
B.中和pH和体积均相等的氨水、NaOH溶液,所需HCl的物质的量相同
C.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盐酸、溶液中,
相等
D.常温下,pH为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溶液pH增大
1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H2O2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C.CaO和NaCl晶体熔化时要破坏离子键
D.H2SO4在熔融态不导电,属于分子晶体
20、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液态氯乙烷汽化时大量吸热,可用于人体局部快速镇痛
B.氧炔焰温度很高,可用于焊接金属
C.煤油不溶于水,可用于保存金属钠
D.甲醛水溶液具有杀菌、防腐性能,可用于制作生物标本
21、已知:①RCHO+R′CH2CHO
②+I2→
+2HI
③HCHO+→
④→
+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反应①可推测苯甲醛和乙醛发生上述反应生成的是
B.反应②属于氧化反应
C.反应③属于取代反应
D.反应④属于消去反应
22、下列物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甲苯
B.乙烷
C.乙烯
D.苯
23、某烷烃发生氯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一氯代产物,此烷烃是
A.(CH3)2CHCH2CH2CH3
B.CH3CH2CH2CH2CH3
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
24、用1 mol的钠、镁、铝、铁分别与100 mL 2 mol/L的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是( )
A. 钠最多 B. 铝最多 C. 镁、铝、铁一样多 D. 都一样多
25、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质:
(1)CH3CH(CH2CH3)CH(CH2CH3)CH2CH(CH3)2_________
(2)CH3CH(CH3)CH(CH2CH3)C(CH3)3_______
(3)_______
(4)(CH3)2CH(CH2)2CH(C2H5)(CH2)2CH3 ______
(5)_______
(6)_______
(7)________
26、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回答①②:
①打开K2,闭合K1。A极现象___,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②打开K1,闭合K2。A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
(2)根据图2回答③④:③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④实验完成后,铜电极增重ag,石墨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__L。
27、已知室温时,0.1 mol·L-1的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 0.1% 发生电离,回答下列各问题:
(1)该溶液的pH=________。
(2)HA的电离平衡常数K=________。
(3)升高温度时,K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________倍。
2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取少量Na2CO3固体,加入无水酒精,充分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仍无色,然后加入少量水,溶液变为红色。向该红色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中性),红色褪去。
(1)该实验表明,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___(填代号)。
A.Na2CO3溶液提供Na+
B.Na2CO3提供CO
C.Na2CO3提供OH-
D.CO与水反应生成OH-
(2)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强弱角度看,Na2CO3属于____(填代号)。
A.强酸强碱盐
B.强酸弱碱盐
C.弱酸强碱盐
D.弱酸弱碱盐
(3)硫酸铝具有净水作用,是因为___。
(4)实验室为了确定Na2CO3•xH2O的组成,取1.43gNa2CO3•xH2O溶于水配成10.00mL溶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2.00mL,并收集到112mLCO2(标准状况)。试计算(写出解题过程)
①x的值___。
②所用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
2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________。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__________________。
(3)A、C是气体,而且m+n=p,减小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
30、物质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是硫酸铝、碳酸氢钠溶液之间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可以使0.01mol/L 溶液中的
增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降低温度
B.加入少量固体
C.通入少量HCl气体
D.加入少量冰醋酸
(3)常温下,将pH=2的HA溶液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5.该混合溶液中________
(填数值,无需计算)。
(4)次磷酸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向10mL
溶液中加入50mL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后,所得的溶液中只有
、
两种阴离子。
①写出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为___________(化学式)。
②常温下,加水稀释0.1mol/L的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值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
A. B.
C.
(5)向浓度均为和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
稀溶液,先出现的沉淀颜色是___________
;若溶液中出现MnS沉淀时,此时溶液中
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31、回答下列问题
Ⅰ.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已知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体积分数减小。
(1)达到平衡后加压,C的含量_______(填写“变大”、“变小”、“不变”)。
(2)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乙判断,在t3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
②a、b、c对应的平衡状态中,A的转化率最大的是状态_______。
Ⅱ.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S,发生反应:,如图丙所示为H2S气体分解生成H2(g)和S2(g)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3)该反应的逆反应是_______(填写“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4)N点H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
(5)图丙中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M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6)如果想进一步提高H2S的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32、25℃,CH3COOH的电离常数Ka=1.75×10-5。
(1)计算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__________________;
(2)0.1 mol·L-1的CH3COOH和0.1 mol·L-1的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c(H+)=_____________;
(3)25°C,将0.1 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请填写下列表达式中的数据情况(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① =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
33、某化学兴趣小组,拟探究和比较SO2和C12的漂白性,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两套。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向第一套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SO2,观察到试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然后再加热试管,溶液_______(填“恢复”或“不恢复”)红色;
(2)向第二套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C12,观察到试管中的品红溶液也褪色,然后再加热试管,溶液_______(填“恢复”或“不恢复”)红色;
(3)由以上两个实验可以说明SO2和C12的漂白原理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4)C12通入品红溶液中,生成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_______(填“HC1”或“HClO”)。
(5)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4、一密闭容器内装有N2和H2,反应开始时,N2浓度为2mol/L,H2浓度为5mol/L,两分钟后,测得N2浓度为1·8mol/L,则两分钟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___?H2和NH3的平均反应速率又分别是多少___?
35、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弱酸 | HCOOH | HCN | H2CO3 |
电离平衡常(25℃) | Ka=1.77104 | Ka=5.01010 | Ka1= 4.3107 Ka2= 5.61011 |
(1)已知某浓度的NaCN 水溶液 pH=8,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pH=8 的NaCN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OH-浓度为___________。
(2)同浓度 HCOONa、NaCN、NaHCO3、Na2CO3 这 4 种溶液中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NaHCO3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体积相同、c(H+)相同的三种酸溶液 a.HCOOH;b.HCN;c.HCl 分别与同浓度的 NaOH 溶液完全中和,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填字母)___________。
(4)电解法转化 CO2 可实现 CO2 资源化利用。电解 CO2 制甲酸(HCOOH)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已知 HCOOH 中 C 的化合价为+2 价)
请回答:
①a 端连电源的___________极。
②甲池中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电解过程中,产生 HCOO-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电路中转移 0.1mol 电子,理论上需消耗 CO2___________L(标准状况)。
36、滴定法是化学分析常用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和应用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
Ⅰ.某实验小组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
取25.00mL待测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指示剂,用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重复3次。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过程中加入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
(2)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
(3)三次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 滴定前碱式滴定管读数/mL | 滴定后碱式滴定管读数/mL |
1 | 1.00 | 30.95 |
2 | 2.03 | 29.23 |
3 | 0.56 | 30.61 |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醋酸待测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值)偏低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a.量取标准液的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
b.取醋酸的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仍残留一定量水
d.当滴定结束时,俯视碱式滴定管读数
Ⅱ.氧化还原滴定与酸碱中和滴定类似,可用于粗产品的纯度测定。
称取m g产品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加入足量的KI和稀,充分反应后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mL。
(5)加入KI和稀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则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