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下列各题中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按要求填写化学式。
(1)只有两个原子核和两个电子组成的分子是____。
(2)最外层分别为4个和6个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
(3)最外层有6个电子的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 ____。
(4)由5个原子组成的电子总数为10的阳离子是____ ,由2个原子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有____,阴离子有____。
(5)写出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 。
(6)由三个最外层是6个电子的原子结合成的分子是____。
3、硫酸的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硫酸的生产中,最关键的一步反应为2SO2(g)+O2(g)2SO3(g)
(1)一定条件下,SO2与O2反应10min后,若SO2和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mol/L和3mol/L,则SO2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10min内生成SO3的平均反应速率v(SO3)为____。
(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增加O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降低体系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D.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SO2全部转化为SO3
(3)在反应过程中,若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 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O2为0.2mol/L B. SO2为0.25mol/L
C.SO3为0.4mol/L D. SO2、SO3均为0.15mol/L
(4)FeS2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101KPa时:
2 SO2(g)+ O2(g)⇌2SO3(g)△H1=-197kJ•mol-1;
H2O(g)═H2O(l)△H2=-44kJ•mol-1;
2SO2(g)+O2(g)+2H2O(g)═2H2SO4(l)△H3=-545kJ•mol-1
则SO3(g)与H2O(l)反应生成H2SO4(l)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制硫酸,用过量的氨水对SO2进行尾气处理,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铁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小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2)弯管中A端液面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_______;说明此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由实验推知,Fe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5、地壳中的某种元素在现代高科技产品中占有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文明的重要作用。例如:
(1)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工业上制取粗硅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光导纤维原料物质遇到强碱易被腐蚀,请写出该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下列物质的主要成份不属于硅酸盐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陶瓷
B.玻璃
C.水泥
D.生石灰
(4)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6、在2L密闭容器内,800 ° C时反应2NO(g)+ 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1)下图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用N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
(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下同)。
a. c(NO)= c(NO2)
b.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 v逆(NO)= 2v正 (O2)
d.消耗2molNO2的同时生成1molO2
e.v(NO2):v(NO):v(O2)=2:2:1
(3)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4)在一定条件下,N2与O2反应生成1 mol NO气体时,吸收90 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
、
(焦亚硫酸钠)中都含有
价的S,具有还原性。
(1)是实验室常用试剂。
①固体需密封保存,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在水中加入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定条件下,将通入
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得到粗Te。
①还原
溶液得到Te的反应中,
___________。
②“洗涤”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
③过程中须控制反应温度为80℃,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焦亚硫酸钠空气法处理含氰废水的部分机理如下,其中
代表活性氧原子,具有强氧化性:
、
、
。其他条件相同时,废水中氰化物去除率随
初始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当
初始浓度大于
时,总氰化物去除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8、Ca(ClO)2、NaClO、FeCl3、Al2O3、Fe2O3、Mn2O7等都是重要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其相应的钾盐具有_____(填“强氧化性”或“强还原性”),FeSO4溶液能使该钾盐的酸性溶液褪色,其原因为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属于“84"消毒液成分的是______(填化学式),其在空气中易变质,产物之一为碳酸氢钠,写出发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原理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检验“腐蚀液”中有无Fe3+的试剂为______(填化学式)。
(4)将氯气通入冷的_____(填物质名称)中可制得以Ca(ClO)2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该过程中转移2mol电子时,消耗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9、高铁酸钠是一种绿色杀菌消毒剂,可用于饮用水处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略)制备
溶液,再用制得的
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
溶液反应制备
,原理
。
回答下列问题:
(1)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其杀菌作用是基于它具有_______性。
(2)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及数目_______,根据该制备原理可知氧化性
_______
(填“>”或“<”)。
(3)当烧杯中出现_______现象时,说明通入的氯气已经过量。
(4)的理论产率与合成条件相应曲面投影的关系如图(虚线上的数据表示
的理论产率),则制备
的最适宜的条件范围是_______。
(5)制备,至少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氯气_______L。
10、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⑤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
|
|
|
|
| 0 |
1 |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2 |
|
|
|
|
| ① |
|
|
3 | ② | ③ | ④ |
|
|
| ⑤ |
|
(1)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2)②、③、④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
(3)②和⑤可形成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
(4)下列事实能判断②和③的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常温下单质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c.相同温度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解度大小
(5)硒()位于第四周期,与①同主族。则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
具有___________性,
的最低负化合价是___________价,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①的___________(填强或弱)。
11、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上述仪器中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的是________(选填A、B、C、D)。
12、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100mL1.0mol·L-1Na2CO3溶液,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 有关问题 |
(1)计算所需Na2CO3的质量 | 需要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 |
(4)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仪器A(已检查不漏水)中 | 称量过程中应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 |
(5)向仪器A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 为了加快溶解速率,常采取的措施是___。 |
| ①在转移Na2CO3溶液前应将溶液______; ②仪器A是_________; ③为防止溶液溅出,应采取的措施是___。 |
| 在进行此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 |
(6)摇匀、装瓶,操作B,最后清洁、整理 | 操作B是_________。 |
(讨论)按上述步骤配制的Na2CO3溶液的浓度______(选填“是”或“不是”)1. 0mol·L-1.原因是:_____。
13、计算填空:
(1)0.5 mol的Fe含________个铁原子(用6.02×1023mol-1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质量是________g。
(2)2 mol CO2中含________mol碳原子________个氧原子(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________个质子(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质量是________g。
(3)9.03×1023个CH4中,含________ mol碳原子,____ mol氢原子,________ mol质子;
(4)CH4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14、低碳转化是当今世界重要科研课题之一,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途径来实现低碳转化。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的综合利用是解决温室及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1)在下图构想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中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
(2)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人工光合作用的途径之一就是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将和
转化为甲醇(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下,在
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测得
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0 | 0.4 | 0.5 | 0.6 | 0.8 | 0.8 |
①用浓度变化表示
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②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③该反应达平衡,则反应前后的气体压强比为_______。
④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相同时间内,消耗的同时,生成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容器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⑤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可采取下列措施中的_______。
A.保持容器体积不变,通入氢气使压强增大 B.保持容器压强不变,通入氢气
C.适当升温 D.增大浓度
1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一 | ① |
|
|
|
|
|
|
二 |
|
|
| ② | ③ | ④ |
|
三 | ⑤ |
| ⑥ |
|
| ⑦ | ⑧ |
四 | ⑨ |
|
|
|
|
| ⑩ |
(1)请写出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
(2)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3)元素①、④形成的四原子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4)元素⑨的一种核素,其中子数为20,该核素符号为___________。
(5)元素④、⑤、⑥、⑧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6)能比较元素⑦和⑧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酸性⑧强于⑦
B.⑦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沸点为-60℃高于⑧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沸点-85℃
C.在⑦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通少量⑧的单质
气体可置换出单质Q
(7)①将含
、
、
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由④和⑤构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
,则原气体中,
的体积为___________。
②若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
、
、
、
,反应完毕后,溶液中上述离子含量几乎不变的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