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填空
I.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可近似地用如图中的___________曲线表示(填序号)。
(3)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如图所示,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与
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___________。
II.
(4)下列几种试剂能把等浓度的、
溶液鉴别开的是___________。
①溶液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盐酸④氢氧化钠溶液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具有高效的杀菌消毒作用,常用于饮水处理,在许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制备高铁酸钾有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一:Fe2O3 + KNO3 + KOH= K2FeO4 + KNO2 + H2O (未配平)
方法二:2Fe(OH)3+3KClO+4KOH=2K2FeO4+3KCl+ 5H2O
(1)配平方法一的化学方程式,再用双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Fe2O3 + KNO3 + KOH = K2FeO4 + KNO2 + H2O
(2)方法二中的还原产物为______(写化学式),将方法二的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______,根据反应方程式,氧化性:KClO ________ K2FeO4(填“>”、“<”或“=”);
(3)利用方法二制备K2FeO4,若有0.5mol K2FeO4生成,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4)Mn2+、Bi3+、BiO、MnO
、H+、H2O组成的一个氧化还原系统中,发生BiO
→Bi3+的反应过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氧化还原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
②请将氧化剂、还原剂的化学式及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相应的位置中,并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 =
4、I、病人输液用的氯化钠注射液,其标签部分内容如右图所示。根据标签所提供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该注射液约含有_____gNaCl。
(2)该注射液中NaC1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保留2位有效数字)
II、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1000m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 质量(g) | 摩尔质量(g/mol) |
蔗糖 | 25.00 | 342 |
硫酸钾 | 0.87 | 174 |
高锰酸钾 | 0.316 | 158 |
硝酸银 | 0.075 | 170 |
(1)下列“鲜花保鲜剂”的成分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蔗糖 B.硫酸钾 C.高锰酸钾 D.硝酸银
(2)硫酸钾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配制1000mL上述“鲜花保鲜剂”所需的仪器有:量简、天平、药匙、烧杯、__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需要高锰酸钾_____mol。
(4)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对配制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济液而未洗净
D.定容播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但未做任何处理
(5)“鲜花保鲜剂“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5、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请选择合适的试剂并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Cl溶液(NaHCO3),除杂质的试剂是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FeCl3溶液(FeCl2),除杂质用试剂是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NaHCO3溶液(Na2CO3),除杂质的试剂是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
6、写出下表中各物质加横线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 | NH3 | H2O2 | O2 | HClO | SO2 |
化合价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7、已知部分键能如下表所示,计算下列三个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情况。
化学键 | H—H | H—N | N≡N | O=O | C—H | C=O | H—O | P—P | P—O |
键能 (kJ/mol) | 436 | 391 | x | 498 | 414 | 750 | 465 | 198 | 360 |
(1)CH4 + 2O2CO2 + 2H2O,1 mol CH4完全反应时,___________(填吸收/放出)___________ kJ能量。
(2)已知N2 + 3H2 2NH3,消耗1 mol N2 时放出92 kJ的热量,则上表中x的数值为 ___________。
(3)如下图为白磷(P4)和P4O6的结构,1mol 白磷完全燃烧,___________(填吸收/放出)___________kJ能量。
8、写出下列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小苏打溶于水___;
(2)用稀硫酸除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___;
(3)用胃舒平(有效成分是Al(OH) 3)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___;
(4)用锌粉除去硫酸钾溶液中的Cd2+杂质(置换反应)___。
9、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图是海水综合利用的一个方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步主要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出氢氧化镁的操作为__________,第③步需要加入_________。
(3)将粗食盐中含有的Mg2+、Ca2+和SO42—等杂质除去,加入的试剂有(按加入顺序填入)___________(只要求填一组合理的答案即可) 。
(4)⑤产物氢气在__________极生成,若电解食盐水时消耗NaCl的质量为234g,则在理论上最多可得氯气的体积为 升(标准状况)。
10、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遵守以下原则:①必须符合客观事实,不能凭空臆造;②遵循电荷守恒定律;③物质拆分要合理;以下是同学们书写中常见的典型错例,请你分析不符合以上哪些原则(填序号)。
(1)铁与稀盐酸反应:2Fe + 6H+ =2Fe3+ +3H2↑ 错因_____
(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 + Ag+ =Cu2+ + Ag 错因_____
(3)碳酸钡溶于稀盐酸中:CO+2H+=H2O+CO2↑ 错因_____
11、请按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硝基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溴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兴趣小组要用98%(密度为1.84g/ml)的硫酸配制3.68mol/L的硫酸480mL。
(1)需准确量取98%的硫酸___________mL。
(2)配制过程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填写序号)___________。
①500mL量筒②烧杯③1000mL容量瓶④500mL容量瓶⑤天平⑥胶头滴管⑦锥形瓶⑧玻璃棒
(3)若配制3.68mol/L的硫酸,其他操作均正确,下列操作会使所配硫酸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将稀释的硫酸转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将烧杯内的稀硫酸向容量瓶内转移时,因操作不当使部分稀硫酸溅出瓶外
C.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凹液面高于容量瓶刻度线,此时立即用胶头滴管将瓶内多余液体吸出,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入水时,仰视观察溶液凹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E.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内有少量的蒸馏水
(4)若配制时,因加水不慎超过了容量瓶刻度线,此时实验应如何继续进行?___________。
(5)在容量瓶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液润洗
C.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托盘的滤纸上,准确称量并放入烧杯中溶解后,立即注入容量瓶中
D.将准确量取的98%的硫酸,注入已盛有30mL水的1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E.定容后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摇匀
13、取一定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物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 L CO2(标准状况),然后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 g。试计算混合物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若观察到装置④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⑤中的溴水褪色(已知因含有Br2而溴水呈红棕色),请回答:
(1)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性。
(3)④中SO2做________剂。
(4)⑤中反应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当1 molSO2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5)⑥的作用是________。
15、某混合物A含有、
和
,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II、III、IV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D所含物质的化学式固体B______;沉淀D______;
写出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 ;
写出
、
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写出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