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F⊥CD,则图中与∠EOF相等的角还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在如图所示的中,
,延长AB至点E,使
,过点E作
于点F,EF交BC于点G,若
,则
的度数是( ).
A. B.
C.
D.
3、如图,,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若∠EFG=50°,则∠DEG的度数是( )
A.80°
B.100°
C.110°
D.130°
5、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若a-5>b-5,则a>b B. 若x2>1,则x>
C. 若2a>-2b,则a>-b D. 若a>b,c>d,则a+c>b+d
6、如图,在中,
,
,若将
沿CD折叠,使B 点落在AC 边上的E处,则
的度数是
A. 300 B. 400 C. 500 D. 550
7、设A、B、C、D为平面上任意四点,如果其中任意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则△ABC、△ABD、△ACD、△BCD中至少存在一个三角形的某个内角满足( )
A.不超过 15° B.不超过 30° C.不超过 45° D.以上都不对
8、如果都是正数,那么点
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9、取一张长方形纸片,过长方形的任意一个顶点将纸片折叠(只折一次),那么折痕和该顶点所在的长方形的两边所成角的关系是( )
A.互余 B.互补 C.相等 D.不确定
10、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 )
A.3
B.4
C.5
D.6
11、下列各题中计算错误的是( )
A.[(-m3)2(-n2)3]3= -m18n18 B.(-m3n)2(-mn2)3= -m9n8
C.[(-m)2(-n2)3]3= - m6n6 D.(-m2n)3(-mn2)3= m9n9
12、如图,,点E是边DC上一点,连接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H,点F是边AB上一点,使得
,作
的角平分线
交BH于点G,若
,则
的度数是( )
A.
B.
C.
D.
13、点P(3,y)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点Q(3,-2),则y= ______ .
14、已知,直线,
、
分别是
和
上的动点,点
为直线
、
之间任一点,且
,则
与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
15、在-4,,0,π,1,-
,1.这些数中,是无理数的是________.
16、一般地,如果一个________的平方等于a,即________,那么这个_______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_________,读作“________”,a叫做_________.
17、如图,∠1+∠2=240°,∠1+∠3=240°,则b与c的关系是_____.
18、对有理数x,y定义运算:x*y=ax+by,其中a,b是常数.例如:3*4=3a+4b,如果2*(﹣1)=﹣4,3*2>1,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坐标轴上则
的值是__________。
20、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
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_____________
21、如图是中国象棋一次对局时的部分示意图,若“帅”所在的位置用有序数对(5,1)表示.
(1)请你用有序数对表示其他棋子的位置;
(2)我们知道马行“日”字,如图中的“马”下一步可以走到(3,4)的位置,问还可以走的位置有几个?分别如何表示?
22、探究与发现:
如图1所示的图形,像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圆规.我们不妨把这样图形叫做“规形图”,那么在这一个简单的图形中,到底隐藏了哪些数学知识呢?下面就请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解决以下问题:
(1)观察“规形图”,试探究∠BDC与∠A、∠B、∠C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请你直接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①如图2,把一块三角尺XYZ放置在△ABC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XY、XZ恰好经过点B、C,若∠A=50°,则∠ABX+∠ACX= °;
②如图3,DC平分∠ADB,EC平分∠AEB,若∠DAE=50°,∠DBE=130°,求∠DCE的度数;
③如图4,∠ABD,∠ACD的10等分线相交于点G1、G2…、G9,若∠BDC=140°,∠BG1C=77°,求∠A的度数.
23、初一级学生去某处旅游,如果每辆汽车坐45人,那么有15个学生没有座位;如果每辆汽车坐60人,那么空出1辆汽车。问一共多少名学生、多少辆汽车。
24、52·32n+1·2n-3n·6n+2(n为正整数)能被13整除吗?为什么?
25、若规定
=a﹣b+c﹣3d,计算:
的值,其中x=2,y=﹣1.
26、某山区有23名中、小学生因贫困失学需要捐助,资助一名中学生的学习费用需要a元,一名小学生的学习费用需要b元,某校学生积极捐款,我校初中学生每个年级各自分别捐助的贫困中学生和小学生的人数情况如下表:
(1)求a,b的值.
(2)九年级学生的捐款解决了其余贫困中小学生的学习费用,求九年级学生可捐助的贫困生中、小学生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