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运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忧,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B. 五鼓,即拂晓时分。古人把黄昏至拂晓为五个更(鼓)次,每更相隔两小时。

    C. 耕耒,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

    D. 缙绅,原意为将笏插在束腰的大带上。用于对古代的官员或有钱的人的称呼。

  •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忧,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B. 谥号,古代皇帝、贵族、大臣等人死后根据生平事迹给予的带有褒扬的称号。

    C. 蒙尘,本义是指蒙受风尘,古代多指君王因为战乱,逃亡在外,是委婉说法。

    D. 行在所,也称“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有时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立感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忘记了工作的疲劳和生活的烦扰。

    ②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③莫言一生潜心为学,专心于名山事业,为世人奉献出一部部宏伟巨著,从《红高粱》到《檀香刑》,再到《蛙》《生死疲劳》,每一部都力透纸背

    ④越南老兵吴日灯回忆说,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但也看到了中国士兵秋毫无犯粮仓和百货商场,并在门外贴上封条的情况。

    ⑤母亲薄氏卧病期间,汉文帝刘恒不顾自己帝王的身份,常常目不见睫,衣不解带,亲自侍奉母亲,为她亲口尝汤药。

    ⑥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侧,才能一往情深。超旷空灵,才能羚羊挂角

    A. ③⑤⑥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⑥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自动驾驶汽车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其乘坐者吗?或者它们应该为了保护其他人而牺牲其乘坐者?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B. 根据瑞士出台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来看,为了维护动物的尊严和福利,只养一条金鱼,置它于“孤单”的境地属违法行为。

    C. 国航已经禁止运输鱼翅,这反映了中国对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此举给濒临灭绝的鲨鱼种群带来了一线生机。

    D. 美国当局虽然已经预测到飓风“马修”的规模并进行了救灾部署,可是,在“马修”真正席卷美国之时,还是给美国造成了重创。

     

  •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企业内部建立工资协商机制,这在我国的《劳动法》《工会法》和《劳动合同法》中都有明确规定。    ,职工与企业主进行工资协商,     只是由职工随意要价,企业主坐地还价,    很难达成共识,最终工资的确定,恐怕     由企业主说了算。反过来,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已发生变化的当下,企业常常会面临“用工荒”的问题,为了招到足够的用工又不得不满足职工的要求,    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在此情况下,由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     能发挥重要作用。

     

    A

    但是

    即使

    /

    还得

    这样

    B

    然而

    尽管

    必须

    最终

    /

    C

    但是

    如果

    还是

    /

    D

    可是

    假如

    /

    结果

     

     

    A. A   B. B   C. C   D. D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部中国文学史究竟应该从何时说起?这看起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是要说清楚并不容易。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把艺术的起源追溯到与人类的起源一样久远。从后世的文献记载出发,我们也可以做出适当的想象性描述。如《礼记》所载的《蜡辞》,《吴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还有先秦两汉文献中留下的关于炎黄大战、大禹治水等等的神话传说。我们自然不能轻率地将这些历史的记载否定,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属于后世的记忆,暂时又难以得到实物的证实。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发现了铜器铭文,在传世文献中保存下来了《盘庚》和《商颂》,还有在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传说。它们之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从此,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的时代,步入了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新的时代。

    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首先要考虑它的文字载体意义。这有两点,一是这些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说明它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二是这些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叙事条理,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一篇典型的甲骨卜辞会同时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四大部分,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辞汇丰富,语言简洁,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因而我们可以将其纳入早期文学的范畴,它本身就构成了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与甲骨文相提并论的是铜器铭文。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出土器物中有些相当精美,其中有些器物上也刻有文字。将殷商铜器铭文上的文字与甲骨文字进行比较,会发现二者在字形结构的组合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作为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二者之间又有不同的文字特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殷商铜器铭文中,几十字以上的铭文很少见到,大多数只有几字,而且好多字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因而,铜器铭文代表了殷商文字书写的另一种情况。

    商代社会是否还曾经存在过其他的文字书写形式?是否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当然有。何以知此?这是由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考知的。我们知道,占卜在殷商王朝的生活中虽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毕竟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在青铜器上铸字的活动更是如此。那么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当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无数重要的事情,又记载在哪里呢?《尚书•多士》曰:“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多士》为周初时文献,是周公训诫殷商旧臣的记录。可见,“册”与“典”乃是殷商时代更为重要的文字文献。

    (摘编自赵敏俐《殷商文学史的书写及其意义》)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礼记》所载《蜡辞》,《吴越春秋》中提到的《弹歌》,还有先秦两汉的历史文献等记载出发,我们可以推想,艺术的起源很久远。

    B. 诸如先秦两汉文献中的关于炎黄大战等的神话传说等,是后世的记忆,我们不能轻率否定,要作为历史则需要实物加以证实。

    C. 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有关殷商时代的遗文遗诗与神话传说互相发明互相印证,共同构建了殷商文学的历史。

    D. 殷商时代甲骨卜辞、铜器铭文的发现,《盘庚》《商颂》等传世文献的发现,使中国文学脱离了传说时代,步入有文字记载的新时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甲骨文带给殷商文学的意义,首先是文字载体意义。因为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文字,在已发现的殷商时代的甲骨上,甲骨卜辞文字数量庞大,结构完整。

    B. 甲骨卜辞的文字书写叙事条理清楚,甚至有了基本的文例程式。叙辞、命辞、占辞、验辞,是一篇典型甲骨卜辞的构成部分。

    C. 甲骨卜辞是殷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早期文学的范畴,它辞汇丰富,语言简洁,有着完整的叙事结构,体现了叙事文的初步技巧。

    D. 代表殷商文字书写另一种情况的铜器铭文与甲骨卜辞相较,书写文字较少,大多是合体字,具有鲜明的图案特征,这缘于其书写工具不同,方式不同,记述功能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理论上讲,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追溯至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但目前只能追溯到殷商时期,之前的伏羲、炎黄、尧舜等,只是传说。

    B. 铜器铭文是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它与青铜器制造业密切相关。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制造,到殷商时代达到了一个高峰,铜器铭文也随之步入了全盛时代。

    C. 文字的书写、文学的产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从甲骨文与铜器铭文的特殊用途可以考知,商代社会还曾经存在其他文字书写形式,还有其他文体的文学。

    D. 全文用举例论证、因果例证、引用例证等方法,论述了殷商文学的书写形式及其意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

    3)李煜《虞美人》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     ”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国家形势危亡和个人身世坎坷。

    (2)苏轼《赤壁赋》中“     ”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3)《劝学》一文中,作者以蟹为例,指出其之所以会“ ”是态度浮躁不专一所致。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现象。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融情入景,把思古之幽情寄寓流水、衰草等意象之中,含蓄凝练。

    (3)《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庭院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

  • 10、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

    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____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②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

    ③及尔偕老,老使我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氓》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前赤壁赋》

    ⑤凌余阵兮躐余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援玉枹兮击鸣鼓。《国 殇》

    ⑥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不要被世俗的眼光和态度左右。

    (2)欧阳修《醉箱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____________”说明再浩淼的水都有尽头,以此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 1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描述苏轼与友人泛舟江上,互相劝酒的闲适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描述宋荣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描述将士头发已白而战争还未结束,反映战争残酷的句子是:“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秋登越王台①

    康有为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龙蛇最可哀。

    十七史②从何说起,三千劫③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注】①越王台,一名粤王台,为西汉南越王赵陀所建,位于广州越秀山上。此诗作于光绪五年(1829)秋,此时康有为22岁。②十七史句,用宋末文天祥语。文天祥被俘后,元人劝降。文天祥答道:“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意谓事情太多,一切无从说起。③印度佛经记载,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叫做一“劫”。“三千劫”意谓天灾人祸之多。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并感怀,诗人将马带入越王台上,用“立马”而不用“独倚”,主要是为了突出一种英气。

    B. 颔联反思历史,睥睨古今,大气磅礴。“从何说起”寄托着诗人的无比愤懑与深切责问。

    C. 颈联中的“腐儒”“天问”,诗人自比杜甫、屈原,心事重重,体现了诗人的时代敏感 性和忧患意识。

    D. 尾联“临睨”是居高临下的意思,“八表”即八荒之外。诗人慨然而立,一种激越的情怀喷涌而出。

    E. 全诗是游览名胜古迹之作,采用比喻、用典、反语、融情于景等多种手法表达感慨, 基调悲壮昂扬。

    2结合全诗,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作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党进,朔州马邑人。幼给事魏帅杜重威,重威爱其淳谨,及壮,犹令与姬妾杂侍。重威败,进以膂力隶军伍。周广顺初,补散指挥使,累迁铁骑都虞候。宋初,转本军都校、领钦州刺史,迁马步军副都军头、领虔州团练使,改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睦州防御使。建隆二年,改领阆州。乾德初,改龙捷左厢都虞候、领利州观察使。后四年,权步军。杜审琼卒,命进代领其务。五年,领彰信军节度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

    开宝元年,将征太原,以进河东行营前军。开宝二年,太祖师临晋阳、置砦四面,命进主其东偏。师未成列,太原骁将杨业领突骑数百来犯,进奋身从数人业;业急入护城河中,会援兵至,缘缒入城获免。上激赏之。六年,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镇安军节度。九年,又命将河东行营兵征太原,入其境,败太原军于城北。太祖崩,召还。太平兴国二年,为忠武军节度。遇疾,年五十一,赠侍中。

    进出戎行,形貌魁,居常恂恂,每擐甲冑,毛发皆竖。进名进,自称曰晖,人问之,则曰:“吾欲从吾便耳。”先是,禁中军校,自都虞候已上,悉书所掌兵数于梃上,如笏记焉。太祖一日问进所掌几何,进不识字,但举梃以示于上曰:“尽在是矣。”上以其朴直,益厚之。尝受诏巡京师,闻里间有畜养禽兽者,见必取而之,骂曰:“买肉不将供父母,反以饲禽兽乎。”太宗尝令亲吏臂鹰雏于市,进亟欲放之,吏曰:“此晋王鹰也。”进乃戒之曰:“汝谨养视。”小民传以为笑,其变诈又如此。杜重威子孙有贫困者,进分月俸给之,士大夫或有愧焉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六十列传第十九,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进河东行营前军   将:将要

    B. 进奋身从数人业   逐:追击

    C. 进出戎行,形貌魁岸   岸:高大

    D. 见必取而之   纵:释放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广顺”“开宝”都是帝王年号,前者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年号,后者是北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

    B. “刺史”又称“刺使”,官名。西汉武帝时为监督官,后数次改刺史为州牧,宋以后渐成虚衔。

    C. “改”也叫“改官”,指官吏晋升调任;“出”又叫“出官”,指京官外出巡查,并兼任地方官吏。

    D. 古代不同身份的人去世称谓不同,天子去世称“崩”,诸侯去世称“薨”,士大夫去世称为“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党进淳朴谨慎,臂力过人。他年幼时侍奉杜重威,杜重威喜欢他淳朴谨慎,年长后,仍让他与姬妾一起伺候自己;杜重威失败后,党进因力气大编在军中。

    B. 党进归顺宋朝,历任官职。宋朝初年,党进转任本军都校、兼任钦州刺史,又先后担任一系列官职;杜审琼去世后,朝廷任命党进代任他的职务。

    C. 党进作战勇猛,建功立业。进攻太原时,太原骁将杨业率领数百骑兵攻打晋阳营寨,党进奋身率领几个人追逐杨业;后来在太原城北打败太原的部队。

    D. 党进喜怒不定,机智灵活。他奉诏巡察京城,不让百姓喂养禽兽,但太宗近臣拿着幼鹰从闹市走过,党进知道后训诫要谨慎养护,被百姓传为笑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业急入护城河中,会援兵至,缘缒入城获免。

    (2)杜重威子孙有贫困者,进分月俸给之,士大夫或有愧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嘉兴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此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无产阶级政党。这艘“红船”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的初心,沿着井冈峰顶、遵义城头、延安宝塔、天安门上的灯标前行,驶过惊涛骇浪、万水千山,最终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串联成一幅动人心魄的大潮行舟图。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其概括为“红船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振华中学团委举行“红船印初心”座谈会。邀请你作为班级代表参会,并以“弘扬红船精神”为主题发言。请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