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黄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8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乙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种以乙烯为原料制备乙二酸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CH2=CH2CH2BrCH2Br HOOCCOOH

    A.乙二酸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C.12-二溴乙烷生成乙二醇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D.12-二溴乙烷和乙二醇均易溶于水

  • 2、下列同一组反应的反应类型,不相同的是( )

    A.1—丁烯使溴水褪色,乙炔制取氯乙烯

    B.苯乙烯制取聚苯乙烯,四氟乙烯制取聚四氟乙烯

    C.1—氯己烷制1—己烯,由丙烯制12—二溴丙烷

    D.1—已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醛使溴水褪色

  • 3、在下列有色试剂褪色现象中,其褪色原理相同的是(     

    A.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Cl2和SO2均能使品红褪色

    C.苯和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

    D.甲苯和乙醛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4、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

    C.H2O常温下为液态,H2S常温下也为液态

    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 5、下列物质变化的现象,不可以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的是(  )

    A.HFH2O的沸点比HClH2S的沸点高很多

    B.正戊烷的沸点比新戊烷的沸点高

    C.H2O的沸点比HF的沸点高

    D.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2H5)CHCH(CH3)2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3—乙基丁烷

    B.苯甲酸的结构简式为

    C.C5H10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烯烃的有6(不考虑立体异构)

    D.利用乙醇的还原性以及Cr3的颜色差异来检验酒后驾车

  •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径为20 nm的纳米碳酸钙属于胶体

    B.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C.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

    D.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 8、根据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碳酸钙中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后,再通入硅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利用该实验可以证明非金属性:ClCSi

    B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能溶于四氯化碳

    C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后加碘水,溶液未变蓝

    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D

    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用酒精灯给碎瓷片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逐渐褪去

    蜡油分解产物一定为乙烯

     

     

    A.A B.B C.C D.D

  •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12的溶液中:Fe2+Mg2+NOCl-

    B.澄清透明的溶液中:H+Cu2+SONO

    C.0.1mol/LNaHCO3溶液中:Fe3+K+Cl-SO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的溶液中:K+Al3+Cl-SO

  • 10、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NO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V形;平面三角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直线形;三角锥形

  • 11、向含有[Cu(H2O)4]2+的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最终将生成[Cu(NH3)4]2+[Cu(H2O)4]2+[Cu(NH3)4]2+是铜离子形成的两种配离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配离子均为平面正方形结构

    B.两种配离子均不溶于水

    C.[Cu(H2O)4]2+[Cu(NH3)4]2+稳定

    D.向含有两种配离子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均有蓝色沉淀产生

  •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同体积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1mol·L1的氯化铜和氯化铁溶液,加氯化铁溶液的H2O2分解的快

    铁离子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比铜离子大

    B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得到蓝色溶液

    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

    D

    NaClNaBr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AgBr)

    Ksp(AgBr)<Ksp (AgCl)

     

     

    A. A B. B C. C D. D

  •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

    A. Ba2+NO3NH4+Cl

    B. K+Ba2+ClHSO3-

    C. Mg2+NH4+SO42K+

    D. Ca2+HCO3NH4+AlO2

  • 14、下列关于物质的制备、鉴别与除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少量乙烯:通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B.只用溴水就能将苯、己烯、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溶液区分开

    C.鉴别己烯和甲苯:向己烯和甲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观察是否褪色

    D.检验卤代烃的卤原子:加入NaOH溶液共热,再加AgNO3溶液,观察沉淀颜色

  • 15、常温下,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关系为c(H)·c(OH-)=1×10-20,该溶液的pH等于

    A.1 B.2 C.3 D.4

  • 16、下列离子在含有0.1mol/LSO42- 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Al3+

    B.Cu2+

    C.Fe3+

    D.Ba2+

  • 17、电解法转化CO2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电解CO2制甲酸盐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是电源正极

    B.K+由乙池向甲池迁移

    C.甲池中KHCO3溶液浓度增大,乙池中KHCO3溶液浓度降低

    D.乙池电极反应式为:CO2+HCO3-+2e-=HCOO-+CO32-

  •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明矾可做消毒剂

    B. 次氯酸钠可作漂白剂

    C. 氧化铝可作耐火材料

    D. 氢氧化铝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B.糖类、油脂、蛋白质三种营养物质中,只有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乙烯和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D.分子为C4H10O且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有4

  • 20、关于金属元素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

    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一般越弱

    ④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的金属性越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全部

二、多选题 (共4题,共 20分)
  • 21、室温下,某二元碱X(OH)2水溶液中相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b2的数量级为10-8

    B.X(OH)NO3水溶液显酸性

    C.等物质的量的X(NO3)2和X(OH)NO3混合溶液中 c(X2+)>c[X(OH)+]

    D.在X(OH)NO3水溶液中,c[X(OH)2]+c(OH-)= c(X2+)+ c(H+)

  • 22、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

    B.Z的原子序数为16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 23、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香豆素-3-羧酸可由水杨醛制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杨醛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B.香豆素-3-羧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中间体X易溶于水

    D.水杨醛的不饱和度是4

  • 24、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在对抗新冠病毒中发挥重大作用,从金银花提取的有效成分绿 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1mol 绿原酸与 Na 反应放出H2的体积134.4L

    B.绿原酸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C16H18O9

    C.1mol 绿原酸最多可消耗 5mol NaOH

    D.绿原酸中含有 4 个手性碳原子

三、填空题 (共8题,共 40分)
  • 25、I.已知:,且A→B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II.叶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

    1)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

    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了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a.含有   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

  • 26、下列各组物质① H2OD2O ②乙烷和庚烷   ③ CH3CH2CH2CH3 (CH3)2CHCH3 12C14C   ⑤C2H4C3H6   ⑥ CH3CH2CH2CH(C2H5)CH3 CH3CH2CH2CH(CH3)C2H5   ⑦金刚石和石墨

    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

    是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____

  • 27、系统命名法给下列化合物命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1)芳香烃:_______;卤代烃:_______。(填序号)

    (2)醇:_______;醛:_______;酮:_______;羧酸:_______。(填序号)

    (3)键线式表示的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

    (4)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 29、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热反应,且m+n_____p (“=””)

    (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下同)

    (3)若容积不变加入B,则B的转化率_______

    (4)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

    (5)B是有色物质,AC均无色,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颜色_____

  • 30、什么是共价键______________

  • 31、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研究臭氧做出贡献的化学家。O3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O3的分子结构如图,呈V型,两个O----O键的夹角为116.5o。三个原子以一个O原子为中心,另外两个O原子分别构成一个共价键;中间O原子提供2个电子,旁边两个O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三个O原子均等地享有这个电子。请回答:

    1)臭氧与氧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分子与O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

    AH2O

    BCO2

    CSO2

    DBeCl2

     

    3)分子中某原子有一对或几对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价电子叫孤对电子,那么O3分子有________对孤对电子。

    4O3分子是否为极性分子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5O3具有强氧化性,它能氧化PbSPbSO4O2不能,试配平:

    _____PbS +___O3=________PbSO4+_______O2

    生成1mol O2的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 32、氯化铵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其原因为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加入少量的明矾,溶液中的NH4+的浓度__(填增大减小不变)。

四、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3、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

    (2)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答两种)

    (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6个盛有过量锌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 mol/L 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其中:V1________V6________V9________

五、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34、FeFe3O4的均匀混合物,放入14.00mL 2molL-1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况下134.4mL气体,再滴入KSCN(aq),无明显现象。

    求:(1)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00mL,则溶液中c(Fe2+)=______molL-1

    2)样品中n(Fe):n(Fe3O4)=______

六、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5、某科研小组以平板液晶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玻璃粉末(含CeO2、SiO2、Fe2O3等)为原料回收Ce(铈)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CeO2具有强氧化性,通常情况下不与常见的无机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加快废玻璃粉末的酸浸速率,通常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写两种)。

    (2)操作①和②均为_______(填名称);在_______中加入KSCN溶液显红色。

    (3)写出加入H2O2作还原剂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操作③在加热的条件下通入HCl的作用是_______

    (4)当加入碱调节溶液的pH=_______时,Ce(OH)3悬浊液中c(Ce3+)=8×10-6mol/L。[已知:25℃时,Ce(OH)3的Ksp=8×10-21]

    (5)对CeCl3样品纯度进行测定的方法:准确称量样品62.50g,配成1000mL溶液,取50.00mL上述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稍过量的过二硫酸铵[(NH4)2S2O8]溶液使Ce3+被氧化为Ce4+,然后用萃取剂萃取Ce4+,再用1mol/LFeS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3次,平均消耗10.00mL标准液。

    ①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CeCl3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

  • 36、甲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真空密闭耐压容器中,将预先用95%乙醇水溶液配制的溶液加入上述耐压容器中,加热并搅拌,达到60℃恒温时,通入至一定压强,开始反应后记录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直到压强不再变化后,冷却,泄压,取出反应物,抽滤、烘干并称量。其反应如下:

    Ⅰ:

    Ⅱ:

    Ⅲ: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若需加快反应Ⅲ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增大的初始压强 B.适当升高温度 C.减少乙醇浓度 D.降低搅拌转速

    (3)利用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取。在恒温60℃,以投料比均为投料,的初始压强分别为时,测得的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①图中表示的曲线为________(填字母)。

    ②写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③写出提高产率的一条措施: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80
题数 36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填空题
四、实验题
五、计算题
六、解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