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反应中,水作氧化剂的是( )
A.Na2O2与水 B.铁粉与水蒸气 C.NO2与水 D.氟气与水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苯酚中滴加少量的稀溴水出现了三溴苯酚的白色沉淀
B. 检验C2H5Cl 中氯原子时,将C2H5Cl 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后,加入稀硫酸进行酸化
C. 用无水乙醇和浓H2SO4共热至140℃可以制得乙烯气体
D. 制取溴苯应用液溴 , 铁屑和苯的混合,反应后并用稀碱液洗涤
3、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中心原子杂化类型为sp3杂化
C.1摩尔该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12
D.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的22.4L丁烷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为4 NA
B. 1mol乙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8NA
C. 46g二氧化氮和46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
D. 在1L2mol·L-1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A
5、化学的实用性表现在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下列常用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溶于水后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的是( )
A.明矾 B.苏打 C.“84”消毒液(NaClO) D.洁厕灵(HCl)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分子式相同,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
7、下列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乙醇和乙醚
B.2-甲基丁烷和新戊烷
C.淀粉和纤维素
D.金刚石和石墨
8、用相对分子质量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数目有( )
A.6种 B.4种 C.5种 D.3种
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这些元素形成的常见二元化合物或单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省略),其中只有乙为单质,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丁为淡黄色固体,己是红棕色气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W>Y>Z>X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促进水的电离
1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混合物 | 试剂 | 分离方法 |
A | 苯(苯酚) | 溴水 | 过滤 |
B | 乙烷(乙烯) | 氢气 | 加热 |
C | 乙酸乙酯(乙酸) | NaOH溶液 | 蒸馏 |
D | 乙醇(水) | 生石灰 | 蒸馏 |
A. A B. B C. C D. D
11、已知硝基苯沸点为,下列制取、提纯硝基苯过程中的操作或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没有涉及到的是
A.制备硝基苯
B.配制混酸
C.分离硝基苯
D.蒸馏提纯
12、我国研发的Zn—H2O2电池,可以为潜水器提供动力,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电极作正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
B.食盐水中的Na+向Zn电极移动
C.电子由Zn电极经导线流向Zn电极,再经电解质溶液流回Zn电极
D.每消耗1molH2O2,电子转移数目为2NA
13、下列关于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 B.只生成CO2和水
C.可能生成碳的氧化物、水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D.只生成CO2、水及其他元素的化合物
14、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确的
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2个π键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C.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会被灼伤
B.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C.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D.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会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溶液
16、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图所示,则对该卤代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④
B.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是强碱的醇溶液且加热
C.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强碱的水溶液且加热
D.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17、下列物质固态时一定是分子晶体的是( )
A.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 C.含氧酸 D.非金属单质
18、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B.用可溶性的铝盐或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金属焊接时,可用NH4Cl溶液作除锈剂
D.食品中用木糖醇作甜味剂,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19、已知化学反应A2(g) + B2(g) =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热△H=+(a-b)kJ/mol
B.缩小体积增大压强,A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20、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单糖
C.石油裂化可以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D.米饭、马铃薯等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都是纤维素
21、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中瑞德西韦是主要药物之一。瑞德西韦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瑞德西韦中N、O、P元素的电负性:N>O>P
B.瑞德西韦中的O—H键的键能大于N—H键的键能
C.瑞德西韦中所有N都为sp3杂化
D.瑞德西韦结构中存在σ键、π键和大π键
22、有五种元素X、Y、Z、Q、T。X原子的M层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为3d64s2;Z原子的L层的p轨道上有一个是空的;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素Y和Q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Y2Q3
B.T和Z各有一种单质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C.X和Q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D.ZO2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23、取四份质量均为8.4 g的NaHCO3固体,均加热一段时间,将加热后的四份固体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能够说明NaHCO3固体已完全分解的是
A.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B.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适量CaO粉末,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C.称量固体,继续加热,冷却后再次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不变
D.加水溶解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5.0 g
24、合成药物异搏定路线中某一步骤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X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物质X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C.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NaOH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等物质的量的X、Z 分别与H2加成,最多消耗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6
25、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1)2s ________3s (2)2s ________3d (3)3d ________4s
(4)4f ________6f (5)3px ________3pz (填“>”或“<”或“=”)。
26、完成下列问题:法匹拉韦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一种药物,结构简式如图。
(1)该药物分子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
(2)该分子的所有原子______(填“是”或“否”)共平面。
(3)分子中氧原子参与形成______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4)C、N、O、F四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27、均三甲苯是一种易燃、不溶于水、比水密度小的有毒液体,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于制备合成树脂、抗氧化剂等。
(1)均三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选用一种试剂区别苯和均三甲苯:________________。
(2)均三甲苯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产物有________种。
(3)下列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4)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同时能使溴水因加成反应而褪色,还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8、氢气在工业合成中应用广泛。
(1)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甲醇:
①CO(g)+2H2(g)=CH3OH(g) ΔH=-90.8kJ·mol-1。
②CO2(g)+H2(g)=CO(g)+H2O(g) ΔH=+41.3kJ·mol-1。
请写出由CO2和H2制取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29、(1)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反应,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类型)。
(2)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 反应(反应类型)。
30、CO是生产羰基化学品的基本原料, 850℃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和H2O(g),发生:CO(g)+H2O(g) H2(g)+CO2(g)
H<0,测定浓度随时间关系如下表:
t/min | c(CO)/ mol·L-1 | c(H2O)/ mol·L-1 |
0 | 0.30 | 0.20 |
2 | / | 0.10 |
3 | 0.18 | / |
4 | / | 0.08 |
回答下列问题
(1)t=3min时,υ(正)____________υ(逆)(选填:“>”,“<”,“=”)。
(2)0~2min,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的CO平衡转化率为_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
(4)850℃时,以下表中不同的起始浓度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其CO平衡转化率与原平衡相同的是______(选填a、b、c、d)。
| c(CO) | c(H2O) | c(H2) | c(CO2) |
a | 2 | 1 | 1 | 1 |
b | 0.6 | 0.4 | 0 | 0 |
c | 0.2 | 0 | 0.1 | 0.1 |
d | 1 | 1 | 1 | 1 |
(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CO(g)+H2O(g) H2(g)+CO2(g),其逆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则t1时改变的某种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增大CO浓度 b.加压
c.恒容时充入氩气 d.使用催化剂
31、建筑工地常用的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NaNO2+
HI―→
NO↑+
I2+
NaI+
H2O
(1)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____。
(2)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若有1 mol的还原剂被氧化,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是________。
32、25℃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 CH3COOH | NH3•H2O | H2CO3 | H2SO3 |
电离平衡常数 | 1.7×10﹣5 | 1.7×10﹣5 | K1=4.3×10﹣7 K2=5.6×10﹣11 | K1=1.3×10﹣2 K2=6.3×10﹣8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CO3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2=___________。
(2)相同温度下,等pH的CH3COONa溶液、NaHCO3溶液和Na2SO3溶液,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CH3COONa)、c(NaHCO3)、c(Na2SO3)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
(3)25℃时,向0.1mol•L﹣1的氨水中缓缓通入少量CO2气体的过程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4)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相同条件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盐酸和醋酸,醋酸的导电能力更弱
②25℃时,一定浓度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的pH等于7
③CH3COOH溶液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④0.1mol·L﹣1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5)向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导电能力随加入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①a、b、c三点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②25℃,a、c两点对应的溶液分别吸收氨气,若两溶液最终pH均为7,则a点溶液中的c(CH3COO﹣)___________c点溶液中的c(N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3、为探究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某研究性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甲装置中,a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阴极区产物为________和_______。
(3)丙装置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外接电源a为_______(填“正”或“负”)极,该装置内,发生的电解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消毒液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甲装置作为乙装置的电源,一段时间后,甲中消耗气体与乙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不考虑气体的溶解)。
(5)某工厂采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的废水,耐酸电解槽用铁板作阴、阳极,槽内盛放含铬废水,Cr2O72-被还原成为Cr3+,Cr3+在阴极区生成Cr(OH)3沉淀除去,工作原理如图:
①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r2O72-被还原为Cr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取4.64g铁屑(含有Fe2O3、CuO杂质),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解,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V mL,过滤后得到0.64g残渣和滤液M(无Cu2+)。在滤液M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残渣充分灼烧得到4.80g固体。请计算:
(1)滤液M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
(2)参与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3)V=____。
35、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过程Ⅱ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无沉淀且只有一种酸根)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请从反应原理分析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Ⅲ和Ⅳ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在Na2CO3溶液中存在多种粒子,下列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c(Na+) = 2c(CO32-) |
B.c(Na+) > c(CO32-) > c(HCO3-) |
C.c(OH-) > c(HCO3-) > c(H+) |
D.c(OH-) - c(H+) ="=" c(HCO3-) + 2c(H2CO3) |
(6)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下图是粉红色的CoCl2·6H2O晶体受热分解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36、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该原理不仅可以得到合成气(CO和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s)+2H2(g)=CH4(g)△H=-75kJ•mol-1
C(s)+O2(g)=CO2(g)△H=-394kJ•mol-1
C(s)+O2(g)=CO(g)△H=-111kJ•mol-1
①催化重整反应的△H=______。
②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如图表示L一定时,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中CH4(g)的平衡转化率随X 的变化关系。
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L1______L2填“
”、“
”或“
”
,并简述理由:______。
(2)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 的容器中加入2mol CH4、1mol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经过2min 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CO2的转化率是50%。
①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填字母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的CH4的同时,生成n mol 的H2
B.c(CH4):c(CO2):c(CO):c(H2)=1:1:2:2
C.反应体系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D.容器中的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②平均化学反应速率v(CH4)______ mol•L-1•min-1;其平衡常数为______mol2•L-2;若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则合成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③达到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时向反应容器中充入CO2和CO 各1mol,则化学平衡______移动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