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
①CO2:_______________;②Na2O2:______________;③N2:________________;
(2)有下列物质:①金属铜 ②NaOH ③I2 ④MgCl2 ⑤Na2O2 ⑥氩气
回答下列问题:
①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只存在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市的“二期课改”中,初中化学引入“物质的量”的教学内容。物质的量是一种新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mol),1摩尔物质大约含有6.02×1023个该物质的微粒.如1mol氢气含有6.02×1023个H2分子,含有2×6.02×1023个H原子。据此回答:
(1)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是___(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理量。
(2)1mol硝酸中含有___个H原子,含有___个N原子。
(3)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那么,1mol氧气分子中含有___个电子。
4、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sH2OgCOgH2g。
(1)若容积体积为2L,反应10s氢气质量增加0.4g,则该时间内一氧化碳的反应速率为______。若增加炭的量,则正反应速率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若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______移动。(选填“正向”、“逆向”或“不”)
(2)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选填编号)
A. 压强不变
B. v 正(H2)=v 正(H2O)
C. c(CO)不变
D. cH2OcCO
(3)若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是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5、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仍然是人类目前使用的最主要能源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CH3OH是优质液体燃料。在25℃、101kPa下,每充分燃烧1gCH3OH并恢复到原状态,会释放22.68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CH3OH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CH3OH,发生的主反应为CO(g)+2H2(g)CH3OH(g)△H1,已知键能是指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其中CO中的碳氧键为C
O)
化学键 | H—H | C—O | C | H—O | C—H |
E/(kJ‧mol-1) | 436 | 343 | 1076 | 465 | 413 |
由此计算△H1=_______kJ·mol-1。
(3)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已知:
2Cu(s)+O2(g)=Cu2O(s) △H=-169 kJ·mol-1
C(s)+O2(g)=CO(g) △H=-110.5 kJ·mol-1
2Cu(s)+O2(g)=2CuO(s) △H=-314 kJ·mol-1
则工业上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制取Cu2O和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N2和H2反应生成2 mol NH3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计算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H3放出热量为______。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平衡时有20%的N2转化,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
6、(1)请写出以下物质的电子式:
Na2O2:___;H2S:___;NaHS:___。
(2)用“>”或“<”回答下列问题:
酸性:H2SiO3___H3PO4;稳定性:HCl___CH4;氧化性:Cu2+___Fe3+。
7、以原油为原科生产聚烯烃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②表示的加工方法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分馏 B.分液 C.裂解 D.干馏
(2)C4~C10的混合物中含戊烷,请写出戊烷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3)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4)丙烯与乙烯化学性质相似。丙烯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丙醇,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丙醇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5)写出加热条件下,用丙醇(CH3CH2CH2OH)、乙酸和浓硫酸制取乙酸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8、氨的合成是最重要的化工生产之一。
已知: N2(g)+ 3H2(g)2NH3(g) △H =-92.4 kJ/mol
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料,起始温度和容积相同,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容器 | 甲 | 乙 | 丙 |
相关条件 | 恒温恒容 | 绝热恒容 | 恒温恒压 |
反应物投料 | 1 mol N2、3 molH2 | 2 mol NH3 | 2 mol NH3 |
平衡时容器体积 | V甲 | V乙 | V丙 |
反应的平衡常数K | K甲 | K乙 | K丙 |
则平衡时容器的体积V甲_____V丙, 平衡常数K丙_______K乙(填>、<或=)。
9、现有下列物质:① N2 ②Na2O2 ③NaOH ④HCl ⑤H2O2 ⑥MgF2 ⑦NH4Cl。
(1)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3)⑤H2O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⑥MgF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共价化合物中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②因为H2CO3酸性<H2SO3酸性,所以非金属性C<S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是离子化合物
⑥由分子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A. ①③⑤ B. ①②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⑤⑥
10、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A气体和3molB气体,发生下列反应:2A(g)+B(g)C(g)+xD(g),5s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molC,测定D的浓度为1mol/L。
(1)求x=__。
(2)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
A.单位时间内每消耗2molA,同时生成1molC
B.单位时间内每生成1molB,同时生成1molC
C.D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E.B、C的浓度之比为1∶1
11、根据要求写出下面的离子化学方程式: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在保存含有Fe2+离子的溶液时,为了防止Fe2+离子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3)铜与浓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不能用玻璃塞的原因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5)二氧化硅与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2、Na2S2O3·5H2O可作为高效脱氯剂,工业上用硫铁矿(FeS2)为原料制备该物质的流程如图。
已知:a.气体A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与硫化氢(H2S)混合能获得单质硫。
b.pH约为11的条件下,单质硫与亚硫酸盐可以共热生成硫代硫酸盐。
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塔中的原料B可以选用__(填字母序号)。
A.NaCl溶液 B.Na2CO3溶液 C.Na2SO4溶液
(2)某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Na2S2O3的过程(加热装置已略去)。
①A中使用70%的硫酸比用98%的浓硫酸反应速率快,其原因是__。装置B的作用是__。
②C中制备Na2S2O3发生的连续反应有:Na2S+H2O+SO2=Na2SO3+H2S,__和Na2SO3+SNa2S2O3。
(3)工程师设计了从硫铁矿获得单质硫的工艺,将粉碎的硫铁矿用过量的稀盐酸浸取,得到单质硫和硫化氢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13、在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2molO2和3molSO2使之反应生成SO3气体:2SO2+O22SO3,2min时,测得O2的物质的量为1.6mol,则:
(1)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υ(SO3)=_____________
(2)2min时,S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
14、化学工程师为了变废为宝,从某工业废液(含有大量CuCl2、FeCl2和FeCl3,任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及资源的浪费)中回收铜,并将铁的化合物全部转化为化工原料FeCl3晶体,主要流程如下:
(1)步骤Ⅰ的操作名称:__________;
(2)检验滤液中②是否含有Fe3+所需试剂化学式:_____________,
(3)向②中加入NaOH溶液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此过程的现象:________。
(4)滤渣③加入过量的④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5)通入⑥的目的:_______________。
15、在容积为2.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着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ΔH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30s时段,反应速率v (N2O4)为__________;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__________。
(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 (N2O4)以0.0010 mol·L-1·s-1的平均速率升高,经16s又达到平衡。
①T_________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平衡向__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