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1)①写出漂白粉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②写出氧化钠的电子式:____。
(2)写出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3、利用人工光合作用合成甲酸的原理为2CO2+2H2O2HCOOH+O2,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角度分析,该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_。
(2)NaCl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电极1为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4)产生O2的电极是___________(填“电极1”或“电极2”),每消耗0.5molCO2时,理论上生成O2体积为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
4、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乙烯发生的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A.稀硫酸 B.溴水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不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H3 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5、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作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
(1)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已知拆开1 mol H-H 键、1mol O- H(g)键、1 mol O=O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463 kJ、496 kJ,则O2与H2反应生成2 mol H2O(g)所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____kJ。
6、海水约占地球总储水量的97%。若把海水淡化和化工生产结合起来,既可以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资源。
(1)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的电子式为_____,氯化钠中的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海水淡化的主要技术之一是蒸馏法。蒸馏法是将海水变成蒸汽,蒸汽经过冷却而得到高纯度淡水,由此可判断蒸馏的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第一步是将氯气通入富含溴离子的海水中,将溴置换出来;第二步用空气把溴吹出,用SO2的水溶液吸收,使溴转化为氢溴酸;第三步用氯气氧化氢溴酸即得单质溴。写出上述过程中第一、二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②______。
7、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研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甲中K断开时,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K闭合时,Cu棒上的现象为__________,它为原电池的___(填“正”或“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外电路电流的方向由___到______(填“Cu”或“Zn”)。
(2)乙图为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其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____填“正”或“负”)极,发生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某同学欲把反应Fe+2FeCl3=3FeCl2设计成原电池,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
8、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9、面对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2003年就曾经倡议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如风能、电能等等,要大力开发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2006年12月上旬,年产2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基地在天津奠基。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物的是(_______)
A.CH4 B.H2 C.C2H5OH D.CO2
(2)若用CH4作燃料,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写出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式是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3)电池工作时,负极附近溶液的pH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NSR储存还原时,NO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1所示。
①NO储存转化为Ba(NO3)2过程中,参加反应的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②H2还原Ba(NO3)2的过程分两步进行,图2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NaClO溶液能有效去除NO。25℃时,NO的去除率随pH的变化如图3所示(用盐酸调节pH);pH=4时,NO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4所示。
①25℃时,随着pH降低,NO脱除率增大的原因是___。
②pH=4时,60~80℃间NO脱除率下降的原因是___。
(3)一定条件下,将一定浓度NOx(NO2和NO的混合气体)通入Ca(OH)2悬浊液中,改变n(NO2):n(NO)的值,NOx的去除率如图5所示。
已知:a.NOx的去除率=1-×100%
b.NO与Ca(OH)2不反应
①当n(NO2):n(NO)在0.3~0.5之间,NO与NO2吸收转化为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当n(NO2):n(NO)大于1.4时,NO2的去除率升高,但NO的去除率却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___。
11、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求:
(1)此时D物质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
(2)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______________。
12、为测定Na2CO3与Na2SO3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30g),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冷却,称取剩余固体质量为31.6g,计算。①实验中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以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铁夹等仪器未在图中画出)
①已知仪器C中装有品红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有人提出该溶液可能引起Na2CO3含量的测量结果比实际值偏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中备有以下常用试剂:a.浓硫酸 b.品红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e.无水硫酸铜 f.碱石灰 g.五氧化二磷 h.无水氯化钙 请将下列容器中应盛放的试剂序号填入相应空格:B中______,D中________,E中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当仪器A内的固体反应完全后,需打开活塞K,向A中通入大量的氮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方案三: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实验中判断沉淀洗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
13、某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0。取有机物样品1.8 g,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将产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1.08 g和2.64 g。试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14、完成下列问题。
(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气体X与气体Y反应可生成气体Z,反应过程中,X、Y、Z三种气体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用X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若向容器中充入He,该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或“不变”)
(2)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NO和CO的反应:。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条件已经填在表中:
实验编号 | t(℃) | NO初始浓度(mol/L) | CO初始浓度(mol/L)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
I | 280 | 82 | ||
Ⅱ | 280 | b | 124 | |
Ⅲ | 350 | a | 5 | 82 |
①a=___________。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规律的实验是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实验I和实验Ⅱ中,N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线___________(填“甲”或“乙”)。
④若要进一步提高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除了使用催化剂和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写一条)。
(3)天然气是高效洁净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如:。若上述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e.
f.单位时间内生成同时生成
15、以海水浓缩后的卤水为原料, 采用气态膜法提取溴单质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氧化”时,Cl2作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富集”时,采用了气态膜提溴技术 ,其原理是Br2在分压差的推动下通过气态膜 ,再被NaOH 溶液吸收,该操作与________ ( 填选项字母)相似。
A.过滤 B.渗析 C.分液 D.蒸馏
(3)NaOH溶液与Br2反应生成NaBr 和NaBrO3,则“酸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
(4)实验室模拟“蒸馏”操作时,冷却蒸气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___;该工艺与热空气吹出法相比,优点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