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学好中学化学的关键。现有如图所示A-G七种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仪器E的名称_____________。
(2)上述仪器中实验之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3)下列实验操作中用到仪器D的是_____________。
a.分离水和CCl4的混合物
b.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c.分离水和泥砂的混合物
3、(1)请用下列4种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O2 ②NH4NO3 ③K2O2 ④NH3,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
(2)X、Y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已知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铝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如氯化铝的熔点为190℃(2.02×105 Pa),但在180℃就开始升华。据此判断,氯化铝是_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a~g 7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________。
A.c和f B.b和g
C.d和g D.b和e
②d与g元素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________(填“是”或“不是”)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4、按要求对下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连接并填空:
(1)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气泡。请加以必要连接,则连接后的装置叫__。电极反应式:锌电极:___;铜电极:__。
(2)在B图中(a,b都为惰性电极),使a极析出铜,则b析出:___。加以必要的连接后,该装置叫___。电极反应式:b极:___。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并搅均溶液,溶液的pH值__(升高、降低、不变)。
5、已知: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产物之一,其产量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分子中共面原子有_______个,若要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可将混合气体通入_______中将其除去。
(2)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写出生成聚乙烯的方程式_______。
(3)若将乙烯通入紫色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4)甲烷也是石油裂解气的成分,甲烷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种,该事实能明_______。
(5)为了制备重要的有机原料——氯乙烷(CH3—CH2Cl),下面是两位同学设计的方案。
甲同学:选乙烷和适量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制备,原理是:CH3-CH3+Cl2CH3CH2Cl+HCl。
乙同学:选乙烯和适量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原理是:CH2=CH2+HClCH3CH2Cl。
你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
6、(1)第ⅢB族有__种元素,第117号元素属于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第5周期第ⅤA族元素的元素名称为__,原子序数为__;
(3)第4周期元素硒的某一核素含有46个中子,该元素的原子符号为__。
7、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据“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不与Cu反应,若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常见氧化剂,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为水)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在一定体积的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根据如图操作及现象推断酸X为__(填序号)。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硝酸
8、有下列各组物质:A.O2和O3(臭氧); B.和
;
C.CH3CH2CH2CH3和; D.
和
;
E.甲烷和戊烷; F.CH3COOCH3与 CH3CH2COOH;
G.金刚石和石墨; H.液氯与氯气。
(1)_____ 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
(2)_____ 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 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
(4)_____ 组两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 _____ 组中的物质是同一物质。
9、(1)对于反应2SO2(g)+ O2(g)⇌ 2SO3(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的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下表空格内(填“增大”、“减少”、“不变”)。
编号 | 改变的条件 | 生成SO3的反应速率 |
① | 升高温度 | ___________ |
② | 降低温度 | ___________ |
③ | 增大氧气的浓度 | ___________ |
④ | 使用催化剂 | ___________ |
⑤ | 压缩体积 | ___________ |
(2)某温度时,在5 L的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反应开始至2 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
②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③由图中看出:________分钟后,A、B、C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该反应已达到了平衡状态。
10、探究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任答两种);
(2)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 6 个盛有过量 Zn 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 A | B | C | D | E | F |
4mol/L H2SO4/mL | 30 | V1 | V2 | V3 | V4 | V5 |
饱和CuSO4 溶液 /mL | 0 | 0.5 | 2.5 | 5 | V6 | 20 |
H2O /mL | V7 | V8 | V9 | V10 | 10 | 0 |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______,V6= _________,V9= __________;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 CuSO4 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 CuSO4 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11、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2016年IUPAC确认了4种新元素,其中一种为115号元素锁,它与氮
、磷
为同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Mc元素的一种核素X可由反应
得到,X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
(2)和
的结构与性质相似,
的电子式为______;
与HCl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下列性质的比较中,不能说明N的非金属性强于P的是______
填序号
。
a.熔点:白磷
b.稳定性:
c.酸性:
12、“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可与硫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原理为NaClO+NaCl+H2SO4Na2SO4+Cl2↑+H2O,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利用此原理制氯气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上述制备氯气的反应中,每生成1molCl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2)依据上述反应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制氯气装置(A处)________(填序号)。
(3)装置B、C中依次盛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其目的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
(4)E中NaOH溶液吸收氯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D中氯气可将氧化,若通过实验验证该反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操作、试剂和现象)。
13、含0.6 mol NH的(NH4)2CO3固体中,CO
的质量是多少g?
14、I.利用化学反应将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科学家设计出了原电池,从而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1)甲同学认为,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你是否同意?____ (填“是”或“否”)。
(2)乙同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Cu=Cu2++2Ag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①负极材料是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材料,测得某一电极增重了5.4 g,则该原电池反应共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
II.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 kJ的热量。
①若2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则放出的热量________ (填“>”“<”或“=”)572 kJ。
②每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2)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为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将其设计成燃料电池,构造如图所示,a、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块组成。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a极转移0.3mol电子时,b极消耗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mL。b极附近pH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原电池实验。
请回答:
(1)该原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
(2)正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池工作时电子将从________流向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