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下,A、B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液体,C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D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2倍。回答下列问题:
(1)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A、B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B、C的简单离子中,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3)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下列叙述能说明E的非金属性强于D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D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E的
b.D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弱于E的
c.D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E的单质常温下为气体
d.E的单质通入D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中,有D单质生成
3、现有以下物质:a.NaCl晶体b.液态SO3c.液态的醋酸d.汞e.BaSO4固体f.蔗糖g.酒精h.熔化的KNO3。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写相应的字母):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①KCl___;②CH4___;③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___。
5、(1)K2Cr2O7 + 14HCl= 2KCl + 2CrCl3 + 3Cl2↑+ 7H2O (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2)______mol H2O中共含有9.03×1022个原子,其质量为_______。
(3)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___KMnO4+___H2S+__H2SO4(稀) —__MnSO4+__S↓+__K2SO4+__H2O
(4)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气)+8NH3(气)=6NH4Cl(固)+N2(气),若反应中消耗Cl2 1.5 mol, 则被氧化的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 L。
6、X、Y、Z是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XY2、Z2Y、XY3、Z2Y2、Z2X等化合物。已知Y的离子和Z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离子比Y离子多1个电子层。
(1)X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Z2Y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LiOH的_____(填“强”或“弱”),Z2Y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Z2X属于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Z2X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
(4)Z2Y2含有_____键和______键,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Z2Y2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A、F为石墨电极,B、E为铁片电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K2,合并K1。A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最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打开K1,合并K2。F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检验F极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若往U形管中滴加酚酞,进行(1)(2)操作时,A、B、E、F电极周围能变红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8、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研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甲中K断开时,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K闭合时,Cu棒上的现象为________,外电路电流的方向由_______(填“Cu到Zn”或“Zn到Cu”)。
(2)乙图为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其中通入氧气的电极为电池的____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
9、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由a、c、d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该物质属于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2)a与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所含电子数为10的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所含电子数为18的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
(3)a,c,d,f四种元素所形成的两种盐溶液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用了大量的“84”来消毒杀菌, 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时产生了一种有毒气体,写出两者混合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5)写出d与e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0、下列物质:①Ar ②Na2O2 ③CCl4 ④HClO ⑤N2 ⑥MgF2 ⑦NH4Cl
(1)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离子化合物有___________
(2)N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Na2O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
11、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表示含有6个质子、8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该同位素原子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用途,该用途是_____________
(2)原子序数为113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3)在、
、
、
、
、
中有_______种核素
(4)在自然界中许多元素有多种核素,如氧元素存在、
、
三种核素,氢元素有
、
、
三种核素。
①、
、
、
四种核数最多可以组成______种水分子
②请画出微粒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有11g由和
组成的水分子,其中含中子数为_____mol,电子数为______个。
12、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
(1)实验一:探究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及方案: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反应生成碘,反应原理是2IO3-+5SO32-+2H+===I2+5SO42-+H2O,生成的碘可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
实验序号 | 0.01 mol·L-1 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 0.01 mol·L-1 Na2SO3溶液的体积/mL | 水的体积/mL | 实验温度/℃ | 出现蓝色的时间/s |
① | 5 | 5 | V1 | 0 |
|
② | 5 | 5 | 40 | 25 |
|
③ | 5 | V2 | 35 | 25 |
|
则V1=________ mL,V2=________ mL。
(2)实验二:探究KI和FeCl3混合时生成KCl、I2和FeCl2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实验步骤:
ⅰ.向5 mL 0.1 mol·L-1 KI溶液中滴加5~6滴0.1 mol·L-1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丙三等份;
ⅱ.向甲中滴加CCl4,充分振荡;
ⅲ.向乙中滴加试剂X。
①将KI和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I-+____Fe3+ ____I2+____Fe2+。
②步骤ⅲ中,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ⅱ和ⅲ中的实验现象说明KI和FeCl3混合时生成KCl、I2和FeCl2的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该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0 mL浓H2SO4溶液(足量)中加入3.2 g Cu,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
(1)将题干中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500 mL,取出50 mL,并向取出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沉淀19.81 g,则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2)若题干中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投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n(H2SO4)___0.025a mol(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3)反应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生成SO2的体积为(标准状况下)_____mL。
14、丁烷、丁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工业有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下列反应:
①C4H10(g)=C4H8(g)+H2(g) △H1=+123 kJ•mol-1
②H2(g)+O2(g)=H2O(g) △H2=-242kJ•mol-1
则丁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丁烯和水(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丁烷,发生反应:C4H10(g)=C4H8(g)+H2(g)。图为丁烷和丁烯在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与T、P的关系(图中的压强分别为104Pa和105Pa)。
①105Pa时,图1中表示丁烯的曲线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若在105Pa、500 ℃条件下,该反应经过10 min达到平衡状态,则0~10 min内氢气的生成速率v(H2)=_______mol•L-1•min-1。此时,丁烷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③在104Pa、500 ℃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
④在一定条件下实际测得丁烯产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温度高于590 ℃时,随着温度升高,丁烯产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5、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镁,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海水Mg(OH)2
MgCl2
MgCl2·6H2O
MgCl2
Mg。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主要是指________,写出在海水中加入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试剂①可选用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经操作③最终可得金属镁,当得到48g金属镁时,得到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