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关于物质①K2O;②CO2;③NH4Cl;④H2O2;⑤Na2O2;⑥NaOH。
请回答下列问题:仅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___;仅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___;仅含离子键的化合物___;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___;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___(填数字符号)。
3、“丁烯(C4H8)裂解法”是一种重要的丙烯(C3H6)生产法,但生产过程中会有生成乙烯(C2H4)的副反应发生,反应如下:主反应:;副反应:
。以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剂,测得上述两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趋势分别如图1、2所示:
(1)平衡体系中的丙烯和乙烯的质量比是工业生产丙烯时选择反应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产物的纯度考虑,该数值越高越好,300℃、0.5MPa是生产丙烯最适宜的条件。有研究者结合图1数据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450℃的反应温度比300℃或700℃更合适,从反应原理角度分析其理由可能是______。
A 450℃比300℃的反应速率快 B 450℃比700℃的副反应程度小
C 该温度是催化剂的活性温度 D 该温度下催化剂的选择性最高
(2)图2中,随压强增大平衡体系中丙烯的百分含量呈上升趋势,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
(3)在恒温恒容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丁烯,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在恒压条件下以氮气作为反应体系的稀释剂,请在图3中画出恒压条件丁烯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曲线_______。
4、工业上电解制碱的技术是用离子交换膜法,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下图为离子交换膜法电解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溶质是________,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电解槽中部的阳离子交换膜把电解槽隔成了阴极室和阳极室,它只允许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通过,而不允许________和气体通过.
(3)电解法制碱的主要原料饱和食盐水是由粗盐制得,其中含有泥沙及Ca2+、Mg2+、Fe3+、SO等杂质,因此必须精制.精制时所用试剂为①NaOH ②Na2CO3③BaCl2④盐酸,这四种试剂的添加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
(4)若将标准状况下6.72L阳极气体通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电子转移数是0.5×6.02×1023 , 产物中得到了两种含氯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卤族元素包括___________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有____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__________个电子,因此均体现出较强的氧化性;但从F到I,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__,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__________,所以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_,单质的氧化性逐渐__________。
6、在如图所示的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X和2mol Y,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Y状态未知):2X(?)+Y(?) a Z(g)。起始时容器的体积为V L,达到平衡时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且容器的体积仍然为V L。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 _________________;
(2)平衡时Y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
(3)X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Y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填“气态”或“非气态”)
(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
a.气体密度不变 b.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 X,同时生成amol Z
c.Y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d.Z的浓度不再变化
e.气体的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7、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固体试剂A,再在试管中用滴管滴入5mL液体试剂B.可见到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下列问题:
试推测试剂A和B各是什么?(不一定填满,最少2组)
| 固体试剂A | 液体试剂B |
① | _________ | ________ |
② | ________ | ________ |
③ | ________ | _________ |
④ | ________ | ________ |
8、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______)
A.正确 B.错误
9、原子序数11~17的元素,自钠到氯,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_____增加到______,随着核电荷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依次_______,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_______,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因此,金属性逐渐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_。
10、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11、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
| ||
A |
| C |
|
| B |
|
|
回答下列问题:
(1)A、B、C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单质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A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________酸性或碱性)。
12、甲同学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1)甲同学测得产生H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该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5 L·mol-1 ,溶液体积为40 mL,在20 s内用Zn2+浓度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Zn2+)=_____________mol·(L·s)-1。
(2)实际测定中发现在t1到t2时段,H2的体积变化如图3所示,试分析变化的原因: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图1装置中硫酸溶液的体积对H2的体积测定存在一定的影响 ,将实验装置进行如图2所示改进,结果发现产生氢气的速率发生明显变化,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
13、有硫酸与硝酸的混合液,取出其中10mL,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质量为4.66g。另取这种溶液10mL与2mol·L-1的NaOH溶液25mL恰好中和。则:
(1)混合液中c(H2SO4)=__mol·L-1,c(HNO3)=__mol·L-1
(2)另取10mL的混合液(混合液中的硝酸视为稀硝酸)与0.96g铜粉共热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L(标准状况)。
14、2017年1月4日,谷歌公司宣布:以60胜0负1平的战绩横扫众多围棋高手的神秘棋手“Master”乃是其人工智能产品AlpbaGo的升级版,人工智能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其中,高纯度硅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以下是工业上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各元素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填反应代号)。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B.金刚砂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
C.普通玻璃是由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
D.能做光导纤维的原因是因为自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E.建筑用的水泥和实验室使用的陶瓷坩埚都属于硅酸盐材料
(4)已知硅的最简单氢化物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态水,已知室温条件下,1g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为44.6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在人体器官受到损伤时,需要使用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来植入体内,这种材料是_______(填字母)。
A.高温结构陶瓷B.生物陶瓷C.导电陶瓷。
15、(1)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清洁电池它分碱性(用KOH做电解质)和酸性(用硫酸做电解质)燃料电池。如果是酸性燃料电池,则正极反应方程式是___。
(2)科研人员设想用如图原电池装置生产硫酸,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3)二氯化二硫(S2Cl2)是一种琥珀色液体,是合成硫化染料的重要原料。
a.S2Cl2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写出它的电子式__;
b.指出它分子内的键型__。
(4)分子式为C5H12O的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有__种,其中能够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的有___种。
(5)乙烷中混有丙烯杂质,写出除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