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一部作品不在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之列?( )
A.《贝多芬传》
B.《米开朗琪罗传》
C.《托尔斯泰传》
D.《梵高传》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不屈不挠、 、奋勇抗争所换来的社会新秩序,决不允许被少数的几个贪腐分子破坏。
②为了在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各班的同学们提前一个月准备,在节目筛选、排演方面可谓 。
③你若真正懂得珍惜时间,那么就请明确目标,为之 ,不懈奋斗吧。
A. 呕心沥血 煞费苦心 肝脑涂地 B. 肝脑涂地 呕心沥血 煞费苦心
C. 呕心沥血 肝脑涂地 煞费苦心 D. 肝脑涂地 煞费苦心 呕心沥血
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张衡字子平,南阳西鄂人也。
C.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忧伤以终老 何以解忧
B.同心而离居 因人之力而敝之
C.但为君故 卿但暂还家
D.枉用相存 嬉戏莫相忘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滴滴打车有内置聊天功能,乘客可以直接和驾驶员进行联系,从而更方便地帮助驾驶员确定乘客当前位置以及其他内容的 。
(2)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下探测器即将用于我国海底矿物资源的 。
(3)现代化的中国需要融入更多现代艺术元素,现代艺术元素更需要扎根于现代化的中国,这已是无可 的事实。
A.沟通 考查 质疑
B.沟通 考察 置疑
C.勾通 考察 质疑
D.勾通 考查 置疑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人的书法情结
孟云飞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中国书法史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绵延不绝,博大精深。从殷商开始,书法历经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流、隋唐的昌盛、宋元的神意、明清的繁荣,直至今天仍百花齐放,盛传不衰。书法在中国的流行是如此的广泛,它对知识阶层精神生活的影响是如此的深远。它在世界艺苑独树一帜,其魅力世所公认,其影响波及日本、韩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甚至让远隔重洋、完全生长在另一种文化环境、对书法艺术知之甚少的西方历史学家也不得不发出“神奇而不可思议的东方艺术”的赞叹。据说,毕加索在观赏了中国的书法之后,惊叹其为“艺术中的艺术”。
中国书法在民族艺术家庭中独受亲宠。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世界的认同中,还是在国人的民族情结里,它一直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最能代表中国的艺术。在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中,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哲学思辨、美学思想乃至人文情怀,都在书法中获得了尽情的抒发和深刻的体现。甚至可以说,在中国众多的艺术门类之中,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比书法能够更直接、更深刻地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质和精髓。
书法这门艺术自古以来就深植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中国最有群众基础的艺术,而它的境界又远远超逸于人们寻常的生活之外:它美化人们的生活,使生活艺术化;它又把艺术融入生活,使艺术生活化。书法之所以千年不衰,是因为它表现的是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书法是中国人的独特创造,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对应人类心灵的一种表述方式,也只有中国人才以如此美丽的方块字来表述人文和传承文化。
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大都有书法情结,对书写骨子里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表达感情、传递思想的工具,而中国的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文字与书法具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所以说,中国书法既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既是实用的又是艺术的。自古以来,人们除了用毛笔书写交流信息之外,还通过练习书法来修身养性,表达情感意绪,使之具有了艺术传播的功能。所以,书法既是专业化的又是日常化的,并在两者的交融中折射出人们的审美观和世界观。
时至今日,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用毛笔书写来传播信息的功能基本被淘汰,人们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已经改变,书法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字书写的实用功能愈来愈弱化,使书法失去了与生活相融相生的土壤,但只要汉字还在被书写使用,书法艺术绝不会在中国消亡。今天,人们对汉字书写的艺术追求更加强烈。因为书法这门艺术是中国人襟怀、品格、学养和才情的总和。书为心画、字如其人这种比喻,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感觉到。书法情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心理,依然是中国人一个挥之不去的文化雅好、精神家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毕加索在观赏了中国的书法之后,惊叹其为“神奇而不可思议的东方艺术”。
B.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流行广泛,影响深远,在民族艺术家庭中独受亲宠,在世界艺苑也独树一帜。
C. 书法是世界上一种最独特的对应人类心灵的表述方式,只有中国人才能以如此美丽的方块字来表述人文和传承文化。
D. 书法既是专业化的又是日常化的,书法的特征折射出人们的审美观和世界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阐释这一艺术瑰宝,作者从多角度阐述了书法在各个领域与中国人的内在关联。
B. 中国书法在世界艺苑中独树一帜,文章第一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阐述了中国书法的魅力举世公认。
C. 文章第二段论证了在中国众多的艺术品类中,书法这门艺术是唯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质和精髓的这一分论点。
D. 最后一段,作者指出虽然随着电脑的普及,书法的书写的实用功能愈发弱化,但只要汉字还在被书写,书法就不会消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法艺术的魅力世所公认,甚至被完全生长在另一种文化环境、对书法艺术一无所知的西方史学家赞叹不已。
B. 书法之所以千年不衰,主要是因为它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美化人们的生活,又把艺术融入生活。
C. 随着电脑的普及,汉字书写的实用功能愈发弱化,使书法失去了与生活相融相生的土壤,但只要汉字还在被书写使用,书法艺术就不会在中国消失。
D. 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明白“书为心画”“字如其人”的真谛,人们今天对汉字书写的艺术追求更为强烈,在中国人的内心依然有一种书法情结。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手法,营造了一个宏观的意象,呈现出洞庭湖境界广阔、气魄宏大的特点。
(2)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______”和“_______”两句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和普通的市井生活,打破了纯自然的景物描写,使画面顿时生动丰富了起来。
(3)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阐明实施礼仪教化的具体措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下列语句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 桑之末落,其叶沃若。于嗟鸩兮!无食桑葚。
B. 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
C. 能谤击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
D.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这种心情。
(2)《浪淘沙·北戴河》中,诗人引用典故,写魏武帝曹操东征时经过碣石山写下诗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一幕中,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中都有对英雄人物的精彩描绘: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5)《声声慢》从动作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主人公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悲凉心态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勃《滕王阁序》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7)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11、默写
(1)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_______________。”
(2)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_______________,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_______________,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3)子曰:“贤哉,回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子曰:“_______________,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5)樊迟问知。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知矣。”
(6)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其兄之子妻之。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①
李 纲②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燕民,周雅③何曾专荚。
【注】①晋师胜淝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②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③周雅:《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写景,描写长江白浪涛涛,奔腾千里,是阻隔南北的天然界线。
B.“破强敌”三句写谢安指挥若定,从容不迫,对部下颐指气使,十分严厉。
C.“结阵当蛇豕”中的“蛇豕”意思是毒蛇和野猪,此处比喻凶残的敌人。
D.“延晋祚,庇燕民”写东晋在淝水取得胜利,使国运延续,人民得到庇护。
【2】前人评这首词“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写“淝水之战”有何用意。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处耘,潞州上党人。父肇,仕后唐,从讨王都定州,契丹来援,唐师不利,肇力战死之。晋末,处耘尚幼,随兄处畴至京师,遇张彦泽斩关而入,纵士卒剽略。处耘年犹未冠,独当里门,射杀十数人,众无敢当者。会暮夜遂退迨晓复斗又杀数人斗未解有所亲握兵闻难来赴遂得释里中赖之。
汉初,折从阮帅府州,召置门下,委以军务。从阮后历邓、滑、陕、邠四节度,处耘皆从之。在新平日,折氏甥诣阙诬告处耘之罪,周祖信之,黜为宜禄镇将。从阮表雪其冤,诏复隶麾下。显德中,从阮遗表称处耘可用,会李继勋镇河阳,诏署以右职。继勋初不为礼,会将吏宴射,处耘连四发中的,继勋大奇之,令升堂拜母,稍委郡务,俾掌河津。处耘白继勋曰:“此津往来者惧有奸焉,不可不察也。”居数月,果得契丹谍者,索之,有与西川、江南蜡书,即遣处耘部送阙下。
太祖时领殿前亲军,继勋罢镇,世宗以处耘隶太祖帐下。会太祖出征,驻军陈桥,处耘见军中谋欲推戴。因与王彦升谋,召马仁瑀、李汉超等定议,始入白太祖,太祖拒之。俄而诸军大噪,入驿门,太祖不能却。处耘临机决事,谋无不中,太祖嘉之。讨李重进,为行营兵马都监。贼平,以处耘知扬州。大兵之后,境内凋弊,处耘勤于绥抚,奏减城中居民屋税,民皆悦服。建隆三年,诏归京师,老幼遮道涕泣,累日不得去。乾德四年卒,年四十七。废朝,赠宣德军节度、检校太傅。
处耘有度量,善谈当世之务,居常以功名为己任。自以受太祖之遇,思有以报,故临事专制,遂至于贬。后太祖颇追念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十六》,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会暮夜遂/退迨晓/复斗/又杀数人/斗未解/有所亲握兵/闻难来/赴遂得/释里中赖之
B. 会暮夜遂/退迨晓/复斗/又杀数人/斗未/解有所亲/握兵闻难来/赴遂得/释里中赖之
C. 会暮夜/遂退迨晓/复斗又杀数人/斗未/解有所亲/握兵闻难/来赴/遂得释/里中赖之
D. 会暮夜/遂退/迨晓复斗/又杀数人/斗未解/有所亲握兵/闻难来赴/遂得释/里中赖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冠,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人。
B. 里,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一里;一里所含居民家数,历代有变化。
C. 右职,表示次要的、低级的职位;古人以左为尊,因此有“虚左以待”的说法。
D. 废朝,停止朝会,古代皇室的重要成员或名臣猛将死后,朝廷会废朝三日,表示哀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
A. 李处耘年少勇敢,不畏强敌。他年幼跟随其兄李处畴到京城,见张彦泽的士卒到处剽劫抢掠,他独当一面,射杀十几人。
B. 李处耘才能出众,备受重视。折从阮上表为他雪冤,遗表推荐他可用;李继勋让他掌管黄河渡口,都是对他的认可和重视。
C. 李处耘临机决事,谋划周密。陈桥兵变过程中李处耘精心谋划,当机立断,率军直入驿门,帮助太祖登上皇位。
D. 李处耘安抚百姓,理政有方。他掌管扬州时,扬州民生凋敝,他上奏减免城中居民房屋税,百姓都感激而服从政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继勋初不为礼,会将吏宴射,处耘连四发中的,继勋大奇之。
(2)以受太祖之遇,思有以报,故临事专制,遂至于贬。
14、春节是华人世界不可回避的传统。如果有需要,你会怎样简要地介绍春节?对于记忆中的春节,你会有些什么样值得回忆的生活场景?或者,对于即将到来的春节,你又有一些什么样的期待?请根据提示,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