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如冯虚御风
C.倚歌而和之
D.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②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于2月19日晚正式揭晓,又一个春天,又一次感动,这些普通人的大爱精神不绝如缕,是时代的精神丰碑,是民族的灵魂。
③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许多展馆设计得鞭辟入里,细致入微,既能体现万物间的依存本能,又能凸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A. ①②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③④⑥
3、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
A.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一般不能用重复的字。
B. 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
C. 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D. 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一般上联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文体。要求做到真实、新颖、快速、短小精悍。结构一般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个部分。
B. 通讯是新闻的一种,篇幅一般较长,可以应用多种手法去报道人和事,可以有一定的虚构。
C. 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每首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严格的规定。
D. 散文的“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满街开起电灯的夜晚,我在货车的轮声里追着回去的队伍,但没有赶上。
B. 走到屋外,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打个冷战,我的头脑也清醒了很多。
C.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但是她不断地感到痛苦。
D. 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中国文学的历史来看,中国的文学也有审美追求,但不管是理论家还是中国文学的作者,从来不曾认为文学是为审美、为文学的,而是更多地将文学当作了一种生存的方式和手段,绝大多数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中国文学也因此形成了生活化的本质特征。这主要表现于下列几方面。
一、以文求官。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以文求官的传统。战国策士游说君主,阐述政治、外交主张,以谋取职位。这游说之辞整理成文,便是《战国策》中的文章。当时也有不少策士并没有向君主面陈己见,而是通过书信对君主进行游说。汉代自司马相如因《子虚赋》而见知于汉武帝,作赋以求仕进便屡见不鲜。六朝受士族情趣的影响,历代帝王都喜爱文学,故献诗以求住进亦不在少数。自隋朝开始,科举制度通过诗文选拔官员,由此产生了士人以诗文备考的行为。如白居易《策林序》说自己为应举,曾和元镇等在华阳观“闭门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唐代之后,这种备考行为更为普遍。
二、以作诗文为官员职守。中国古代,士大失首先是以官员的身份活跃在社会之中,故向帝王陈言献策,以文学来歌功颂德,进行讽刺和教化,也是他们职责所在。中国古代的文体中,官员写作行政公文类文章是必不可少的,诸如奏、议、章、书、表,等等。《尚书》中的那些典、漠、诰、训、誓、命的写作,都出于史官之手。春秋时的百国《春秋及《左传》《国语》的写作也都是史官的职责。
三、以诗文交际。礼有“无辞不相接”和“礼尚往来”的规定,故诗在西周就开始用于人际交往。汉以来,诗文广泛用于人们的人际交往,这类诗词,不外乎对特定对象表示赞美、劝勉、怀念、祝贺、哀悼、要求、邀请,或诉说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说明某一问题。如宇文少府赠李白以桃竹书筒,李白作《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简》答谢。《全唐诗》收录将近五万首诗,而这类诗歌大概有三万首之多。
四、以诗文娱情遗兴。以诗文娱情遣兴在先秦早已有之。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诸赋,都是娱楚襄王之作。汉代的诸多赋作,也具有娱乐的性质。此后的唐、宋、元、明、清各代,文人集会、宴会、结社等,都免不了以诗文相娱,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宴饮、奉和酬唱之作。中国古代不仅产生了大量的娱乐诗文,而且产生了一些旨在娱乐的诗歌形式,如唱和诗、赋得诗、联句诗等。
五、小说、戏剧作为一种生存、生活方式。宋元时伐的话本、戏曲作者多为民间艺人。而民间艺人创作、演出小说、戏剧,更多是为了生存。明代盛行宫廷庆赏剧,或为祝寿、或为节庆而创作和演出。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或为求任,或是所任官职的职责所在,或为交际以扩大生存空间,或为娱乐性情,或为生存方式,这些作品原本都是生活的一个部分,体现出生活化的特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作品多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性,其审美功能逐渐弱化以致消失。
B. 司马相如《子虚赋》被汉武帝赏识后,作赋求仕屡见不鲜,也致使六朝士人献诗求仕。
C. 礼规定人们交往中要有文章,要注意礼尚往来,诗歌在西周就已开始用于人际交往。
D. 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除为了求仕外,其他目的的文学作品本质上是生活的一个部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提出总论点,中间是五个分论点,最后总结论点。
B. 文章列举白居易叙述自己和元稹等人精心备考之事,论述士人以诗文备考的行为。
C. 文章以《尚书》《左传》出自史官为论据,论证古代官员以作诗文为职守的观点。
D. 文章主体,按时间顺序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五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有详有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策》中的文章是战国策士游说君主以谋取职位的文辞,这表明,中国以文求官的传统源远流长。
B. 《全唐诗》收录的诗歌中六成左右是交际性质的诗歌,这说明我国古代,人们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诗歌。
C. 历代产生了大量娱情诗文,如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这表明,诗文可以作为消遣之用
D. 宋元民间艺人创作、演出小说、戏剧主要是为了生存,这表明,艺人这个职业很早就在中国社会产生了。
7、名篇名句默写。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2)徐志摩深爱康桥,《再别康桥》中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生动地表达了自己愿意化为康桥的一部分的强烈愿望。
(3)___________________,同向春风各自愁。
(4)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8、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一句采用了比的手法,写出了宋武帝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与“古之圣人”相比,现在的一般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
9、补出下面的空缺处。
(1)在杜甫的《春望》中,能表现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岁寒,“_______ ”。
10、用经典诗文名句完成填空。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刘寄奴的驰骋战场,所向披靡。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了当一种幽怨和深深思念的感情达到沸点时,没有任何语言可以描述出来,只有留下一段空白让人细细品味的感觉。
(3)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也用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4)苏轼的作品中多有跟曹操的战船有关的句子,《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曹军战船首尾相接、顺江而下的壮阔气势,《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形象描画出曹军败于赤壁的战争画面。
(5)《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为明月,表达了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音乐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形容秦王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落日”来表情达意,如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项 羽
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来分别形容项羽和乌骓马的特点,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
B. 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 第三句写出了范增已经没有能力再为项羽出谋划策,最终导致项羽乌江自刎。
D. 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把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情感。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貂勃常恶田单曰:“安平君,小人也。”安平君闻之,故为酒而召貂勃曰:“单何以得罪于先生,故常见誉于朝?”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且今使公孙子贤而徐子不肖,然而使公孙子与徐子斗,徐子之狗犹时攫公孙子腓而噬之也。若为贤者狗,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安平君曰:“敬闻命。”明日,任之于王。
王有所幸臣九人之属,欲伤安平君,相与语于王曰:“燕之伐齐之时,楚王使将军佐齐,今何不使使者谢于楚王?”王曰:“左右敦可?”九人之属曰:“貂勃可。”故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觞之,数日不反。九人之属相与语于王曰:“夫一人之身而牵留万乘者,岂不以据势也哉?且安平君之与王也,君无臣礼而上下无别,且其志欲为不善,愿王之察之!”异日,王曰:“召相单来。”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貂勃从楚来,王赐诸前,酒酣,王曰:“召相田单而来。”貂勃避席稽首曰:“王恶得此亡国之言乎!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王得安平君而独曰‘单’。为人臣之功者,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燕人兴师而袭齐墟,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安平君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安平君之功也。当是时也,阖城阳而王,天下莫之能止。然而计之于道,归之于义,以为不可,故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王乃得反。今国已定,王乃曰‘单’,且婴儿之计不为此。王不亟杀此九子者以谢安平君,不然,国危矣!”王乃杀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B.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C.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D.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五日/而王曰/子无罪于寡人/子为子之臣/礼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是本来的意思,与《庄子·庖丁解牛》中“因其固然”的“固”含义不同。
B.“万乘”为兵车万辆,“乘”与《论语侍坐章》“千乘之国”的“乘”含义相同。
C.“道”是道义的意思,与《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道”含义不同。
D.“谢”为道歉的意思,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单常遭貂勃的诋毁,却并未直接反击,反而宴请貂勃,在得知貂勃有想投靠他的愿望后,田单第二天就让貂勃在朝廷任职。
B.齐王九个宠臣为陷害田单,让貂勃出使楚国,后挑拨田单与齐王的关系,诬陷其将谋反,貂勃揭穿他们阴谋,让其受到惩罚。
C.貂勃从楚国返回后,齐王赏赐他饮酒,但未请田单参与,酒酣之时,竟直呼田单之名,这可推断出齐王已听信谗言,冷落了田单。
D.貂勃指出齐王对田单的不尊重有让国家陷入危险的可能,并陈述了多条理由,最终改变了齐王的态度,这也显示了貂勃对田单的忠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貂勃使楚,楚王受而觞之,数日不反。
(2)王乃杀九子而逐其家,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2020年10月27日,六旬老伯心脏骤停倒地。危机时刻,上海格致中学高一男生盛晓涵挺身而出,通过五分钟的心肺复苏将老伯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救人之后的盛晓涵说的几句话,戳中了很多人。他说:“如果看见有人倒在路边,如果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担心被讹,这个社会就输了。如果走过去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去帮他,不管最后有没有起到效果,那么这个社会都赢了。”
材料二:2020年2月中旬,正值“战役”最关键的时期,记者卧底在一个微信“野味群”,群里讨论新冠病毒的传染源,大家认为应杜绝猎食野生动物,但是有一位成员竟然说:“我该吃吃该喝喝,病毒没那么容易传染到我身上,这些事与我无关。”
学校将要举行一次以“青春风采”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