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不能达到相应研究目的的是
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时,用3H标记氨基酸
B.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时,用14C标记CO2
C.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时,分别用35S和32P标记蛋白质和DNA
D.研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时,用3H标记胸腺嘧啶
2、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侵染水稻叶片,经组培、筛选最终获得了一株水稻突变体。利用不同的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总DNA、电泳;并与野生型的处理结果对比,得到图所示放射性检测结果。(注:T-DNA上没有所用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检测结果时使用了放射性标记的T-DNA片段做探针
B.该突变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T-DNA插入到水稻核DNA中
C.不同酶切显示的杂交带位置不同,说明T-DNA有不同的插入位置
D.若野生型也出现杂交带,则实验样本可能被污染,检测结果不准确
3、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生成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点时该植物器官的无氧呼吸最弱,P点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B.该植物器官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O、Q、R、P四点围成的面积
C.若AB=BR,则A浓度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D.储藏该植物器官,应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O~A范围
4、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在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哪种成分,可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A.RNA
B.蛋白质
C.DNA
D.多糖
5、人群中A遗传病和B遗传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已知A、B遗传病致病基因均不在Y染色体上)。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只患A遗传病的女儿和一个只患B遗传病的儿子,已知此家庭中丈夫体内不含B遗传病致病基因。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A遗传病和B遗传病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A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和女性患病的概率基本相等
C.该对夫妇再生育一个儿子既患A遗传病又患B遗传病的概率为1/16
D.患B遗传病儿子的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母或外祖父
6、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等顺行性信号分子以及突触后神经元释放的逆行性信号分子是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主要依赖物质。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逆行性信号分子,能够调节突触强度。在海马神经元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Ca2+内流,在钙调蛋白的作用下。一氧化氨合酶(NOS)被激活,生成的NO扩散至突触前末梢,调节突触强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只能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
B.若在海马神经元培养液中加入NOS的抑制剂,突触后膜无法产生动作电位
C.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导致NO扩散并调节突触强度的过程属于反馈调节
D.谷氨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并进入细胞,使钙离子内流引发动作电位
7、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脂肪鉴定中可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B.利用“加法原理”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C.配制5%~20%的盐水,煮沸冷却后制作泡菜
D.通过发酵获得的单细胞蛋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显紫色
8、植物在白天“醒来”晚上“入睡”的现象与叶绿体活动有关,而叶绿体活动受TRXL2酶和2CP酶的共同影响。若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则植物无法在晚上“入睡 ”,此时叶绿体会进行低效率的光合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醒来”时,叶肉细胞能合成ATP的细胞器有两种
B.测量植物细胞呼吸速率需要在植物正常“入睡”时进行
C.植物可通过控制TRXL2酶和2CP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D.抑制TRXL2酶和2CP酶活性后,CO2的固定过程停止
9、幽门螺杆菌(Hp)通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分泌的尿素酶在胃内水解尿素产生氨,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导致胃炎等疾病的发生。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Hp的遗传物质RNA中有控制尿素酶合成的基因
B.Hp在宿主核糖体合成尿素酶的过程中产生水
C.Hp分泌的尿素酶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
D.Hp通过水解尿素产生氨以适应胃部的环境
10、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
B.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均有鳃裂,这一事实提供了进化的胚胎学证据
C.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的差异,可用于分析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和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这可以作为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的证据
11、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调节过程①和②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均需要通过大脑皮层
B.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比过程⑤迅速
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
12、人体在饥饿和进食等不同状态下会发生不同的生理反应,进食可刺激小肠的 K 细胞分泌 一种多肽(GIP),GIP 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引起血糖浓度降低,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①-④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通过口服胰岛素可以治疗因结构②受损导致的糖尿病
B.与注射相比,口服葡萄糖会使体内胰岛素水平较低
C.GIP 与①结合可能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转化为脂肪
D.图中①②③④均为细胞膜上的受体,①与④的结构相同
13、火鸡为ZW型性别决定,WW胚胎不能存活,火鸡卵有时能孤雌生殖,有三种可能的机制:①卵的形成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仍为二倍体;②卵和极体受精;③卵核染色体加倍。预期三种假设所产生的子代雌、雄比例分别为
A.全为雌、4:1、全为雄
B.全为雄、4:1、全为雌
C.全为雌、1:2、全为雌
D.全为雄、1:2、全为雄
1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的进化只能靠运用证据和逻辑来推测
B.生物表型上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C.共同由来学说有比较解剖学、胚胎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有力证据
D.进化中物种有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物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15、螺旋藻属于蓝藻门,关于螺旋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没有众多的细胞器
B.螺旋藻与水绵均为光能自养型生物
C.核质之间通过核孔进行信息交流
D.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6、虽然生存是繁殖的前提,但不能繁殖的生存对进化来说是无意义的,因而繁殖(基因延续)是更本质的。现代综合论在修正达尔文学说和重新解释自然选择原理时,以“繁殖”代替“生存”,用来衡量适应,“最适者生存”变为“最适者繁殖”,并且用适应度(Fitness)这个新概念来定量地表示适应的程度。适应度(相对适应度)常记作W,是指某个群体内某种基因型机体存活并将其基因传递至下一代的相对能力(与其它基因型比较),是衡量个体存活和生殖机会的尺度。规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的基因型机体的相对适应度W=m0l0/ m0l0=1(表示该基因型个体生育力,
表示该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对)适应度越大,基因型机体存活和生殖机会越高,计算公式为W=ml/ m0l0(
表示基因型个体生育力,
表示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选择系数是指某一基因型在选择作用下降低的相对适应度,它反映了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相对程度,常记作S,计算公式为S=1-W。若一个群体由AA、Aa、aa三种基因型(每种基因型个体的生育力相同,W=l/l0)的个体组成,AA、Aa、aa的比例为3:1:1,他们的后代数分别为1030、1260、140,则AA的选择系数S是( )
A.0.30
B.0.70
C.0.48
D.0.52
17、2023年1月8日起,国家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从“甲类传染病”到降为“乙类”,我们不再实施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时会被溶菌酶处理,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新冠康复者检查会出现核酸检测阴性,抗体检测阳性的情况
C.安徽智飞重组亚蛋白疫苗制作的关键是将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D.新冠病毒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都是RNA
18、溶酶体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异常的溶酶体pH变化与癌症、炎症等疾病密切相关。准确测定细胞内溶酶体含量的动态变化具有医学价值。BODIPY荧光染料对pH不敏感,具有良好的光学和化学稳定性。以BODIPY为母体结构,以哌嗪环为溶酶体定位基团,可以设计成溶酶体荧光探针。该探针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荧光较弱,与H+结合后,荧光强度急剧升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不会分解自身膜上的蛋白质与其膜蛋白的特殊结构有关
B.溶酶体荧光探针对pH不敏感,可以与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结合使荧光强度升高
C.癌细胞内溶酶体含量与正常细胞不同,可用溶酶体荧光探针定位癌细胞位置
D.直接参与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9、肿瘤细胞表面抗原不能诱导强的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DCs)与肿瘤细胞的融合细胞保持了DCs 和肿瘤细胞的特性,能高效地将肿瘤抗原呈递给免疫系统,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同时还可以维持较长时期的抗肿瘤免疫。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非常诱人的前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B.融合细胞主要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C.树突状细胞可在体内起呈递肿瘤抗原的作用
D.体外培养动物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适量抗生素
2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C.低等植物水绵细胞内无叶绿体,但可进行光合作用
D.所有生物在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都需要依靠核糖体
21、在编号为①-④的四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培养液和不同添加剂,进行人体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采用显微镜观察和化学方法分析,发现各培养皿均有细胞发生变化:①中部分细胞为圆饼状,无核;②中部分细胞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③中部分细胞裂解,溢出大量细菌;④中部分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并出现甲胎蛋白。这些变化分别属于( )
A.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
B.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坏死、细胞癌变
C.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D.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癌变
22、研究发现,癌细胞能够分泌F蛋白,F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L蛋白结合后,抑制T细胞活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体内L蛋白基因表达量能预防肿瘤发生
B.阻断F蛋白与L蛋白结合可恢复T细胞的活性
C.T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效应T细胞可裂解癌细胞
D.L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能作为肿瘤治疗的药物
2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如图的视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存在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
B.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C.酵母菌存活时或裂解死亡后释放到细胞外的酿酶都具有催化功能
D.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108个·mL-1
24、拟南芥种子中含有的隐花色素(CRY1)是一种能够感受光的受体,研究发现,CRY1能作用于脱落酸(ABA)而影响种子的萌发,为了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种子和CRY1突变体(无法合成CRY1)的种子,分别放在含0mol/L,0.5mol/L.0.8mol/L. ABA的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野生型相比,CRY1突变体种子的萌发受ABA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B.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ABA浓度越大,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强
C.置于适宜光照条件的原因是CRY1是感光受体,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光照
D.CRY1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提高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25、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分析回答: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
(2)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 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容易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高/偏低/不变)。
(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污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选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 ,理由是 。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 。
(5)科研小组又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 粪便中的能量 |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51.6 | 27.0 | 1.5 | 23.1 |
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 。
26、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 病毒是一种球形的 RNA 病毒。HIV 最初侵入人体时,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接着少数 HIV 在体内潜伏下来,经过 2~10 年的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下图甲简单表示 HIV 的化学组成,图乙表示 HIV 感染人体后,体液中 HIV 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 细胞的浓度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小分子 b 是指_____, ②过程所需的酶主要是_____。
(2)图乙中表示 HIV 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在曲线Ⅱ中 ED 段呈上升状态的原因是_________,曲线Ⅰ中的 BC 段中,效应 T 细胞作用于_____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该细胞裂解死亡。
(3)如果 HIV 中决定某一性状的一段 RNA 中含碱基 U=21%,C=24%,G=30%,则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的双链 DNA 含碱基 A 的比例为_____。
(4)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与 HIV 相同,但其所寄生的细胞与 HIV 不同(主要是下图丙中的 c 细胞),其寄生和破坏的细胞是神经元,患者 c 细胞受破坏后,相关下肢会无反应,原因是_____。
27、下图是某种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
(1)如果C为睾丸,则A器官是________;该激素通过①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而又必须与______结合后才能进入细胞核,说明核膜相较细胞膜在功能上具有更严格的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激素在分泌量上的调节机制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从图中信息可知该激素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8、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单链RNA病毒,自2019年被发现以来,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大规模疫情,至今仍在蔓延,疫苗被视为能够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如图是目前世界上开发新冠疫苗的几种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获得大量病毒的过程要先培养动物细胞,而不是直接用基础培养基培养病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培养动物细胞的培养基除了必需的各种有机和无机营养外,还需添加一些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培养时必须提供一定量的CO2气体,作用是____________。
(2)途径与途径Ⅱ生产的疫苗安全性更高的是途径____________。在途径Ⅲ中,为了使质粒能够与目的基
因相连接,过程①与过程②所用的酶____________。
(3)途径Ⅳ生产的DNA疫苗直接注入人体,其在人体细胞中可以表达出能够激活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从恢复期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相应抗体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其临床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但是血清抗体具有____________缺点,因此治疗用途受到限制。为此,请提出一个可以解决此问题的方案____________。
29、【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长期饮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牛奶同时也是多种疾病的传播载体。以下是牛奶消毒及消毒后的细菌检测。
(1)图中步骤①称为__________消毒法,步骤②是__________。
(2)检测过程进行步骤③搡作时,应选用下图中的哪种工具_______________。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此处应在__________附近进行。
(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作为对照的______________同时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6小时。取出后统计各平板的菌落数,结果如表所示。
牛奶稀释倍数 | 10-2 | 10-3 | 10-4 |
平板1菌落数 | 87 | 10 | 1 |
平板2菌落数 | 83 | 12 | 1 |
平板3菌落数 | 85 | 10 | 0 |
应该选择其中稀释倍数为__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经过消毒后的牛奶中,细菌数大约是__________个/mL。不同种微生物的菌落在_________等方面表现出的特点,可作为分类依据(写出2种。)
30、植物的有氧呼吸除主呼吸链外,还存在其他分支途径,如交替氧化酶(AOX)参与的交替呼吸途径,部分机理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生物膜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主呼吸链中,膜蛋白I、III、IV的功能除了作为电子(e-)传递外,还都作为___________;参与电子传递的膜蛋白还有___________等。
(2)电子的最终受体是___________合成ATP的能量直接来源于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交替呼吸途径不发生在H+跨膜运输(“泵”出质子)过程,故不能形成驱动ATP合成的膜质子(H+)势差。据此推测,交替氧化酶(AOX)可使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以___________形式散失。在寒冷早春,某些植物的花细胞中AOX基因的表达能力___________利于提高花序温度,使花粉散发芳香祺伟,吸引昆虫传粉。
(4)一般情况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但光照强度过高时,光合作用减弱。进一步研究表明,AOX途径可能与此有关。科研人员通过如下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将正常光照下发育的叶片分为4组,用AOX途径抑制剂处理A组和C组叶片的左侧,然后将4组叶片的左侧置于正常光照下,右侧置于正常光照或高光下(如图2),40分钟后测量叶片左侧光合色素的光能捕获效率(如图3)根据_________组的实验数据比较,可以推测,植物叶片的部分区域被高光照射,可能会使邻近组织的光合作用减弱。实验结果说明,AOX途径可以提高___________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在___________的叶片组织中作用更明显。
31、苹果除可直接食用外,还可将其制成饮品,如苹果汁、苹果酒、苹果酯等。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作苹果汁时,为了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常添加果胶酶,这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果胶酯酶等。
(2)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分析,苹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苹果汁发酵产生苹果酒的过程不需要严格的消毒处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醋酸菌常用于苹果醋的制作,在分离优质醋酸菌时,若想对醋酸菌进行计数,则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平板划线法一般不用于活菌计数的原因是_________。计数时,通常以菌落数在30~300的稀释度来计算细菌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2、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我国65岁以上老人此病的发病率为1.7%,大部分是散发型,有家族病史的不到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该病的发病率,调查时需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小组为了研究早发现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对某患者的家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若该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则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不考虑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原因有:
①该家系中有女患者,却无男患者,可排除_________________的可能。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排除显性基因遗传的可能。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排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可能。
(3)从发病率低且多为散发型,患者多为老年人分析,该病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