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材料所指的“民贼”是
A.黎元洪 B.张作霖 C.袁世凯 D.冯国璋
2、“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他出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是一个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他是( )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
B.
C.
D.
4、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明显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
A.海洛因 B.鸦片 C.布匹 D.茶叶
5、在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因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
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6、习近平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讲话中指出,纪念五四运动对于发扬五四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五四精神指的是( )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爱国、平等、民主、科学
D.爱国、进步、自由、平等
7、某校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进行了以“重走革命路线,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设计了“嘉兴—古田—吴起镇—井冈山”的路线,并撰写研学报告。其中报告分论点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瑞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B.吴起镇——攻坚克难、善于创新
C.古田——生死攸关、走向成熟
D.井冈山——融合国情、理论创新
8、某历史研究性小组搜集了社会热议词汇“一带一路”“自贸区”“亚投行”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中国国企改革发展历程
C.改革开放
D.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 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0、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七七事变
11、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一位机械师想来中国谋职,你可以把他引荐给( )
A.洪秀全
B.李鸿章
C.谭嗣同
D.孙中山
12、下表是我国1953-1957年工业生产统计数据,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年份 | 1953 | 1954 | 1955 | 1956 | 1957 |
增长率(%) | 30.2 | 16.2 | 5.6 | 28.2 | 11.4 |
A.工业增长率持续下降
B.工业取得巨大成就
C.已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基础比较雄厚
13、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开始觉悟,以实际行动反抗礼教,争取婚姻自由。……一些大学也逐渐开放女禁,招收女学生。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
A.提高了国民素质
B.实现了男女平等
C.推动观念的革新
D.粉碎了封建礼教
1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A.三大改造存的问题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
C.三年经济严重困难
D.“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
15、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古田会议
D.八七会议
16、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活动中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开办学堂
C.创办民用工业
D.筹建海军
17、小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
A. 北伐战争
B. 十年内战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18、它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发展。它是1897年创办于上海的
A.中华书局
B.商务印书馆
C.生活书店
D.新华书店
19、一双耐克鞋在中国制造,美国需支付加工费10美元,除去成本,中方只有2美元毛利,但耐克鞋市场售价却高达上百、数百美元不等。它可以说明全球化时代
A. 发展中国家并未收益 B. 应改善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
C. 制造业已经不再重要 D. 应大力消除国家间的关税壁垒
20、民国建立之初,名士王湘绮撰对联一副:“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联首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自己的看法“不是东西”。该对联讽刺的是( )
A.清朝宜统皇帝被迫退位
B.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C.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D.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妥协
21、___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2、1951年,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957年,______(地名)长江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23、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火烧________三天三夜。
24、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1)1997年中共十五大_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012年中共十八大把_________________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5、兴中会:________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__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________”。
26、_________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湖北__________首先发动,并取得胜利。
27、______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______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8、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历史背景:______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9、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和民主自由原则。
30、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_______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图二是______ 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______和______的侵占。
(3)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导下,这两个地区分别于________ 年和 ______年回归祖国。
31、历史课后,李好同学大有收获,高兴地说:“我知道五四青年节和党的生日的来临了,我也即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大家庭,我太高兴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中心先后位于哪两座城市?(必须按照先后顺序作答)
(3)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准备?(写两个最主要的)
(4)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分水岭,在它前后的革命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32、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百日维新”失败后保留下来的教育成果是什么?
(2)科举制产生于我国的哪一朝代?何时被废除?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33、对于近代中国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
请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初,我党在农业上执行的政策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中期,我党在农业上又有着怎样的举措?解决了什么实质问题?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我党在农业政策上忽视客观经济规律错误发动了什么运动?有何消极的影响?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出台,是源于什么地方的做法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