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特定的催化剂,光照(hv)条件下可用CO2和H2合成C4H10,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①和②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CO2、H2转化为C4H10过程,伴随着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C.过程③中,理论上参加反应的C4H10和O2分子个数比为2:13
D.理论上,每176gCO2完全转化成C4H10,需消耗52gH2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
A.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瓶内压强的变化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
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3、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将气体点燃
B.鉴别和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燥的冷烧杯
C.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和稀硫酸
4、文具美工刀是生活中常用物品之一,在使用后为防止其生锈,应做到
A.刷上油漆
B.隔绝氧气
C.保持干燥
D.密封保存
5、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材料之一,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是非金属元素
B.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
6、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与家居: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对人体都有害
B.化学与出行:为减少公交压力,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
C.化学与环境:为防止工厂废气污染空气,可将工厂烟囱加高
D.化学与社会发展:新材料的使用为我国空间站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7、节水护水,人人有责。下列标识表示节水标识的是
A.
B.
C.
D.
8、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概念 | X | 氧化物 | 碱性溶液 | 饱和溶液 | 化合反应 |
Y | 化合物 | 碱溶液 | 不饱和溶液 | 氧化反应 |
A.A
B.B
C.C
D.D
9、下列做法不符合“健康,安全、绿色、舒适”生活理念的是
A.煤气泄漏,开窗通风
B.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C.光盘行动,杜绝浪费
D.焚烧秸秆,增肥环保
10、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图示关系(a、b为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A | 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 溶解性 | 氧化性 |
B | 单质 | 化合物 | 金刚石 | 二氧化硫 |
C | 化合反应 | 分解反应 | 蜡烛燃烧 | 电解水 |
D | 纯净物 | 混合物 | 液氮 | 波尔多液 |
A.A
B.B
C.C
D.D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红热,放出大量的热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药品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并收集气体
D.熄灭酒精灯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固体逐渐溶解;吸收热量
B.硫酸铁溶液和硝酸钡溶液反应: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打开浓硫酸瓶塞: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14、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还原性
B.熔点高
C.难溶于水
D.常温下呈固态
15、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了铟、铱、铈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铟属于金属元素
B.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
C.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2
D.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来水净水流程:吸附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杀菌消毒、蒸馏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原子的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D.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因此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7、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氧气——纯净物
B.高锰酸钾、二氧化碳——化合物
C.氦气、氢气——稀有气体
D.二氧化硫、氯酸钾——氧化物
18、经下列操作测定粗盐纯度,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19、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2H ②Fe2+ ③P2O5 ④2CO ⑤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④
B.表示化合价的是②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
D.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
20、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水
B.肥皂水遇到软水起浮渣
C.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D.水的天然循环是化学变化
2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电解等
2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化钠
B.干冰
C.海水
D.高锰酸钾
23、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活塞向左移动,推测液体和固体可能是
A.稀盐酸和石灰石
B.稀硫酸和锌
C.水和氢氧化钠
D.水和硝酸铵
24、2006年闻名全国的“瘦肉精事件”警示我们,食品安全最关键的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已知“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9Cl3N2O.下列关于“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7个原子
B.“瘦肉精”分子由5种元素组成
C.“瘦肉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瘦肉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3.5g
2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区分氮气和氢气 |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放到二者玻璃管口处,观察现象 |
B | 区分二氧化锰和活性炭 | 观察颜色 |
C |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 高温充分煅烧 |
D |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CuCl2 | 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 |
A.A
B.B
C.C
D.D
26、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27、燃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化学反应。如图是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本实验运用了对比的实验方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对比,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
(3)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热水的作用分别是加热白磷红磷和______。
28、下图是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中将相关的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_________;
(3)“见微知著”,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氟原子 .
②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
③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 .
④碳酸根离子 .
⑤3个氨分子 .
⑥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为+7价 .
30、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活、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水的组成
有关水的组成和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1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2)水的性质
① 少量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
A.牛奶 B.花生油 C.面粉 D.蔗糖
② 实验室中用5g氯化钠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则需加入蒸馏水______mL。量取水时,若仰视,则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③ X、Y、Z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B.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C.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D.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是Y>X>Z
(3)水的用途
①实验A中水作________________(填“溶剂”或“溶质”)。
②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C中的水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灭火时将水喷成细雾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选填编号)。
A.降低着火点
B.增大与可燃物接触面积
C.与空气中气体反应生成CO2
D.隔离氧气
31、最近我校同学们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以下两种情况竟然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甲瓶中原来装满了水,因未及时收集导致只排了一半的水就收不到气体了,正立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复燃了;乙瓶中只装了一半的水,排完后正立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也复燃了。
(1)若不考虑其他操作因素对氧气纯度造成的影响,你认为以上甲、乙两瓶中氧气体积分数较高的是______瓶。因此,你认为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的做法是否严谨?______(填“是”或“否”)
(2)请你计算出乙瓶中最终所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多少?(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来加以计算,要有简要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32、掌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关键,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氢离子______。
(2)两个氯原子______。
(3)三个氧分子______。
(4)氧化钙中钙元素化合价是+2价______。
33、请运用“守恒”的思想回答下列问题。
(1)将24.5g氯酸钾跟6g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0.9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若某物质受热分解只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由________元素组成;
(3)古代“银针验霉”的原理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推出X的化学式为Ag2S。
34、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填字母)。
A 金属硬币 B 铝制导线 C 铜制火锅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插入一块足量的Zn片,其中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a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Ag+、Fe2+、Zn2+,Zn片表面析出金属单质有Ag、Fe
B 图标上b~c段质量减少的原因是Zn与Fe(NO3)2溶液反应
C b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2+,溶液颜色为浅绿色
D c点和d点对应溶液均为无色
E c点和d点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种类不同,Zn片表面析出金属单质种类相同
(4)在已经平衡的托盘天平两端各放着装有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将一定质量的锌放入左盘烧杯中,往右盘烧杯中投入与锌等质量的铜铝合金,充分反应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则铜铝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为_____。
35、核糖(C5H10O5)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机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核糖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3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关系如题20图1,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______。
(2)如题20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从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得______个电子。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相同。
③氧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不同。
37、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
(2)欲使用氯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 ____(填字母),对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3)也可以选用 ____(填字母)装置来收集氧气,此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38、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写出实验室由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某同学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如果要选择F装置收集,则应该从_____端通入,如何验满?_____。B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要形成液封,目的是_____,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B中反应太快,不利于气体收集,他可选择下列措施中的_____(填序号)解决该问题。
A.将长颈漏斗换成注射器
B.向装置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C.将锥形瓶换成试管加带孔的塑料片
(4)如G图所示,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着蜡烛的烧杯中,现象为_____,可体现二氧化碳的性质为:_____、_____。
39、在下列物质中:①冰;②氯化钾;③河水;④二氧化硫;⑤液氧;⑥稀盐酸;⑦水银;⑧海水;⑨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固体;⑩硫磺(填序号)。
不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____;
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40、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