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硝酸钠
D.硝酸铵
2、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
B.实验室电解水制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氧气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都会发光、放热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进行验满
3、安全重于泰山,遭遇火灾时,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4、下列图示与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元素含量图
B.物质分类图
C.物质组成及构成图
D.原子结构模型
5、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相符的是
A.2H2-2个氢原子
B.Mg2+-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C.2Cu-2个铜元素
D.-钠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
6、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的体积变小
B.走进公园,花香扑鼻——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氢气和液氢都能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B.洗洁精和汽油清除油污的原理相同
C.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D.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8、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借助数字传感器测得U形管a、b中氨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X对应的U形管为a
B.实验证明了微粒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C.0~1min,氨气浓度为零是因为微粒静止不动
D.湿棉花的作用是吸收,减少
对空气的污染
9、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10、图中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 取等质量的金属X、Y、Z分别与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则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为:Z>Y>X
D. 分别向等质量金属Mg和A1中加入足量等浓度稀硫酸H2SO4溶液
11、荧光灯内的白色粉末涂层是一种叫钨酸钙(CaWO4)的化合物。下图为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钨酸钙中含有两种非金属元素
B.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g
C.在化学反应中钨原子易得电子
D.钨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CO2
B.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振荡试管
1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必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
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以代替饮用水长期饮用
C.铁、锌、铅都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结构,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14、下列实验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中出现水雾
1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生成物为混合物
B.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6:1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
16、下列图中所示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B.探究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C.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7、三个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探究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塞上橡胶塞,振荡后塑料瓶变瘪,说明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C.丙实验结束时应先撤去A处酒精灯,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
D.若丙的A处黑色粉末变红色、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CuO发生了反应
18、银器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失去光泽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
是
A.
B.
C.
D.
19、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易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20、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水中溶解性:
B.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
C.生物体中元素的含量:
D.溶液的pH:炉具清洁剂>酸雨>正常雨水
21、CH4与C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CO和H2),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还同时存在积碳反应和消碳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消碳反应的产物“”是CO
B.积碳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为减少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可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二氧化碳
D.图2中温度高于600℃,催化剂表面积碳量减少的原因是生成的碳多于消耗的碳
22、下列关于物质性质不同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C.氮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生铁与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23、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1︰3
24、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是因为
A.它是气体
B.它在高温低压下能变成干冰
C.它溶于水
D.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25、化学实验中的任意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异常。下列对实验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测量结果偏大——红磷过量
B.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红——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D.将铝片放入稀盐酸中,刚开始无明显现象——铝片没有打磨
26、生产航天服的原料之一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Cl5H10N2O2),关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氧化物
B.含有1个氮分子和1个氧分子
C.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27、(4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字母编号):
A.食盐
B.明矾
C.生石灰
D.葡萄糖
E.活性炭
(1) 可用作冰箱的除味剂;
(2) 可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
(3)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4)通常可作干燥剂的物质是 。
28、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2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究的海水稻开始大力推广种植。海水稻适合在盐分高,pH大于9的土壤中种植,pH大于9的土壤呈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稻壳可用于制纳米SiO2,SiO2属于______(填字母)。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2)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应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9、要学好化学,记住物质的颜色、状态及化学符号非常重要,请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1)氢元素_____
(2)水______
(3)氧气______
(4)铁元素______
30、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
(1)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型杀菌剂,常用于自来水厂消毒,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若水有异味,可加入____________来除去,用肥皂清洗衣物时,若水中只产生少许泡沫并出现浮渣,则可判断所用的水是___________;生活中常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不应该提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31、医院里用碘酒作消毒剂,它是用碘和酒精配制而成的,其中碘是_____(填“溶质”或“溶剂”);把10克酒精和5克水混在一起其中溶质是_____;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溶剂指的是_____。
32、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为六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1)上图中六种元素之间的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
(2)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它与氯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这种化合物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粒子符号)。
(3)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图中哪两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它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__周期。
33、(1)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________,中子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________。
(2)已知碘元素符号为Ⅰ,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原子的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电子(填“得”或“失”);这种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4、玄武岩是地球陆壳和月球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其颜色根据地域和成分差异有所不同。玄武岩中含有多种物质,主要物质为二氧化硅;还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铝、氧化亚铁、氧化钙、氧化镁等。据此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具有某些相似性,例如:能与烧碱溶液反应,请写出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请写出玄武岩中,所给成分中的红棕色固体用于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玄武岩中哪种物质可用作食品干燥剂_______(写名称)。
3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占78%的是________,占21%的是________.
36、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为防止彩色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_____;
(2)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充入的气体是_____;
(3)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实验室中常用水配制溶液,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填写)。
3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已知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V1mL,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为V2mL。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2)若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积为V3mL,计算实际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
(3)实际实验时测得氧气的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写一条)
38、小永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1)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处最先碳化(填“a”或“b”或“c”)。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填“外焰”或“内焰”或“焰心”)处温度最高。
(2)再将一只冷且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
3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0、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 。
(2)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