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古诗跟作者一致的是( )
A.《玄都观桃花》 元稹
B.《雪梅》 韩愈
C.《棋》 王安石
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尽管……可是…… 不是……就是……
(1)( )我去找小刚,( )小刚来找我。
(2)( )天天的成绩优秀,( )天天的体质较差。
(3)( )这个任务很艰巨,( )我班能完成这个任务。
(4)妈妈( )关心我的学习,( )关心我的身体。
(5)( )骆驼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人们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堙于东海(山土)
B.诸儿竞走取之(跑过去)
C.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D.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4、“本学期我们学了《精卫填海》。虽然它是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但是‘精卫填海’的精神仍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下面( )故事和它表现的是同一种精神。
A.囊萤夜读
B.纪昌学射
C.愚公移山
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水 习俗 填补 鹅卵石 B. 沸腾 横贯 稻穗 摇摇欲坠
C. 滚动 静寂 入眠 剪秋萝 D. 恢复 斜阳 逐渐 半明半味
6、爬的过程:选择。
爬山虎爬墙的正确动作是( )
A.触、拉、贴、变、抓
B.触、变、巴、拉、贴
C.巴、拉、贴、伸、抓
7、下面哪个词语或成语填入括号中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
他缺乏诚意,没有耐心的一面终于( )出来了。
A.流露
B.显露
C.暴露
D.泄露
8、我把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好朋友。
(2)山谷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呀?
(5)请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秋晚的江上》,回答问题。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本首诗共有______小节。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倦——__________ 瞬——___________
【3】第一小节中的“驮着”一词能不能改成“带着”?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
【5】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暴雨筛(节选)
毕淑敏
①我35岁的时候,考上了一所夜大。每天下班后,要穿越五条街道去读书。一天傍晚,台风突然来了,暴雨像牛仔的皮带一样宽,翻卷着抽打天地。老师还会不会上课呢?我拿不准。那时,电话还不普及,打探不到消息。考虑了片刻,我穿上雨衣,又撑开一把伞,冲出屋门。风雨中,伞立刻被劈开,成了几块碎布。我只有扔了雨衣,连滚带爬。渺无人迹的城市中,我惊惶地想到,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傻?也许今天根本就不上课。
②我迟疑了片刻,咬紧牙,继续向前。好不容易到了学校,贴身的衣服已像海带一般冷硬,牙齿像上了发条似的打战。没想到看门的老人说,从老师到学生,除了你,没有一个人来!
③那一瞬,我非常绝望。
④老人看我失魂落魄的样子,让我进他的小屋歇口气。喝着他沏的热茶,我心灰意冷。伴着窗外瀑布般的水龙,老人缓缓地说,你以后会有大出息。我说,我是一个大傻瓜啊!
⑤他说,所有学生里,只有你一个人来上学了。看,暴雨是一个筛子。胆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量和最不怕吃苦的人。
⑥那一瞬,好似空中打了一个闪电,我的心被照得雪亮。也许我不是三千学生当中最聪明的,但我是三千学生中最有胆量和毅力的人。从那以后,我就多了自信,一步步地有了今天的成功。
【1】用“﹏﹏﹏”画出第①段中表现风雨很大的句子,其中作者用到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试着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写一写。
时间 | 一天傍晚 | 地点 | 一所夜大 | 人物 | “我”、老人 |
起因 | ________ | ||||
经过 | 在风雨中,“我”连滚带爬,好不容易到了学校。 | ||||
结果 | ______ |
【3】“我”心理的变化是:惊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信。
【4】“我”冒着暴雨去上夜校,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傻瓜。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认真阅读短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水下飞机
飞机是天上飞的,为什么要让它到水下去呢?
这是因为普通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遇到狂风暴雨就要赶快避开或降落,遇到大雪封路就要及时关闭机场。( )把水下飞机做交通工具,( )方便,( )安全,这一点是一般的飞机做不到的。
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71%。如果当普通飞机正在海洋上空飞行时遇到了危险情况,它将无法紧急降落,一场机毁人亡的悲剧就不可避免了。而水下飞机却可以化险为夷。当大海上风起云涌,波浪滔天时,它也无所畏惧,因为它能迅速钻入水下继续前进。
在军事上,水下飞机的用途就更广了。它进攻的本领强,退却的后路多。它既可以腾空与敌机搏斗,又可以悄悄地潜到敌舰附近。发射鱼雷,突袭敌人。它还能潜伏在敌人的航线上,阻击敌人的运输舰队,切断敌人的后勤供应线。而敌人的潜艇和飞机却很难跟踪并攻击它。
这种特异飞机,人们从1918年就开始研制了,至今已达到多机型、多功能的高水平啦!
【1】作者开头向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用“—”在文中画出来。读文后你能解答了吗?用一句话来回答。
【2】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水下飞机和普通飞机相比,它有哪些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短文,提出你的问题并解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丑菊
这是件有趣的事。我去年种了株丑菊,天天盼着它快开花,因为我倒要看看享有如此恶名的花儿究竟怎样。可是,事与愿违(wéi),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懒洋洋地睡大觉,连花的影子都没有,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但没舍得。
今年“五一”,沉睡了一年的花儿忽然打了苞,我高兴极了,真庆幸没把它扔掉。起初,底狭头宽的绿叶芯(xīn)中夹了一个绿色小球,非常小,只有小绿豆那么大。长了几天,花苞就透出了一点黄色,这时,已有黄豆大小。再耐心等些天,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 )只有铜钱大小,( )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极了。
我最欣赏的是,到了夜晚,几层花瓣儿便收伞似的自动收拢;白天,花瓣儿又像撑伞似地张开,而且花面一直迎着太阳,跟着太阳转,显得非常恭敬。难怪它还有个名叫“状元伞”、“假葵花”呢!
是谁给它起名叫“丑菊”的呢?这我不知道,但我觉得那人太不公平了。丑菊( )不丑,( )非常美丽、可爱。由此我想,人间事物中,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不但要知其名,更要究其实。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虽……但…… 非但……而且……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聚拢(_______) 尊敬(______)
【3】丑菊又名_______、_______,它的特点晚上是_______,白天是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三月桃花水(节选)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它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1.这两段话与课文第 1自然段的一个问句相对应,将这个问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选文中第一段话与第二段话是 关系。
3.第二段话中“……垂柳披上了长发”运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披上了长发”指垂柳 。
4. “它看见……它看见……它看见……它看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你能仿写一句话吗?试一试。
14、阅读
风的故事
①冬天的风呼呼噜噜地喘着粗气,一路上将妨碍他的东西摔摔打打,弄得处处乒乓作响。人们都不理睬这个吹胡子瞪眼的怪老头。风的心里很凄凉,也很愤怒,他气呼呼地追赶着那些来不及躲进家里的人,狠狠地扬起灰尘,迷住他们的眼睛……
②那时的风是多么年轻啊,远远地听见人们的呼唤,便忙不迭地从东方奔来了。春风得意极了,不辞劳苦,他将大地吹得焕然一新,四处都传递着春天的信息,用自己温暖厚实的手把人们从寒冷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了生机的人们虔诚地感激他。
③夏季来临,烈日炎炎。风推来了云,云里吸了水,沉得要命。风顾不得劳累,仗着自己有的是力气,他把云攥在手里,使足了劲拧啊拧啊。雨哗哗地落下来,干巴巴的土地得到了湿润,汗流浃背的人一身清爽。他们欣喜若狂地拥出房门,争先恐后地邀风儿到家作客。
④秋天,风到了中年,他既不是柔情万千的春风,也不是热情洋溢的夏风。秋天的风沉静和煦,他缓缓地在阳光和蓝天下悠然漫步,受到大家的爱戴,人们啧啧赞美秋天是金风送爽,他走进了自己生命最光辉的顶点!
⑤冬天渐渐到来,风一天一天老了,他抵御不住严寒,在冰冷的空气中瑟瑟颤抖,气喘吁吁。衰老的风四处流浪,他不时气恼地推搡着屋门,摇晃着窗棂。人们装聋作哑,置之不理。风在房檐下呜咽,终于有一天,他拥来了雪,雪静悄悄地落着,不动声色地掩盖大地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1】按课文内容填表。
季节 | 风的特点 | 人们的态度 |
春天 | 柔情万千 | 感激 |
夏天 | 热情洋溢 | _____ |
秋天 | _____ | 爱戴,赞美 |
冬天 | 衰老、暴躁 | _____ |
【2】“每当风伤心悲泣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往事。”这一句是文中的一段话,联系课文内容,应放在( )后面。
A.第①自然段 B.第②自然段 C.第③自然段 D.第④自然段
【3】“冬天的风呼呼噜噜地喘着粗气,一路上将妨碍他的东西摔摔打打,弄得处处乒乓作响”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_____的性情。
仿照这样的写法,在下面横线上写一句话。
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设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被”字句: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扩句,至少扩两处:这是飞机在夜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
(1)过了几天,砖缝中竟然出乎意料地冒出了一截小瓜苗。
(2)浓郁的花香吸引。
(3)现在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乡音和那亲切的笑脸。
17、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1)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严格尊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摆满了柜台上各式各样的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兴高采烈地观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同学们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妙笔生花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细致的观察。一只小小的蚂蚁,一棵奇特的小树…… 总之,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能吸引我们的眼球。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出自己的观察过程,尤其要注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要求: 1.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2.字迹工整,卷面整洁;3.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