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西林壁》中,作者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 )
A.所站的远近。
B.所站的位置。
C.所站的高低。
D.树木太茂盛。
2、下列书写准确无误的一组是( )
A.霎时 抱负 辫子 精疲力竭
B.僵硬 求挠 奥秘 无可捺何
C.鼓舞 拨打 发颤 重整棋鼓
D.违抗 搏斗 严历 流连忘反
3、下面加点字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题西林壁(题写)
B.昂首东望(首领)
C.不教胡马度阴山(传授)
4、铁栏杆会生( )的本质原因是金属铁和空气中的( )气发生了反应。
A.锈、氧
B.绣、痒
C.绣、氧
D.锈、痒
5、下面三个人可以分别用哪个词语形容?( )
①爷爷话不多,一个人包揽了家里所有的活儿。
②妹妹做事不知道自己拿主意,别人说什么她都说好。
③表哥十分小气,让他多花一毛钱都难受。
A.小蜜蜂 哈巴狗 变色龙 B.老黄牛 应声虫 铁公鸡
C.老黄牛 应声虫 小蜜蜂 D.老黄牛 哈巴狗 铁公鸡
6、选择句子的含义。
【1】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 )
A. 作者明白了金奎叔是大人,所以觉得鹅把他看得很大,金奎叔才会不怕鹅。
B. 有不同的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金奎叔的话,让我对鹅改变了态度和做法。对鹅,我从此也不再怕它。
【2】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是我们平白地欺负它干吗?( )
A. 牛看得我们比它大,只要牛不惹我,我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欺负它了!
B. 通过对鹅的态度转变,也懂得了以后对牛的态度,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
7、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描写的是哪处风景名胜?( )
A.苏州沧浪亭
B.济南大明湖
C.青城山真武殿
D.颐和园月波楼
8、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做题。
______隐______现 人______人______
____________鼎沸 齐______并______
____________荡荡 风号____________
漫______卷______ ____________浪静
____________相接 山______地______
1.仿照加横线的词,写ABAC式的词语:
________
2.仿照加波浪线的词,写AABB式的词语:
________
3.仿照加点的词,写含有反义词的词语:
________
9、快乐阅读。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送别诗,描写了________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________深情地踏着节拍唱着歌赶来送行。
【2】解释下列词语。
欲:________ 不及:________
【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一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诗人用“潭水深千尺”写出汪伦与他的友情特别深。
10、课外阅读。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开始萌发。春季,是竹子生长的(初期 旺期 中期)。可这时,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 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从下面选出合适的题目填入文前的横线上。
竹 竹笋 竹林 竹器
【2】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并打“√”。
【3】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 )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4】把文中描写竹子长得快的语句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写在横线上。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爱迪生孵蛋
有一天,爱迪生像是发现了什么稀奇的事,一边喊,一边跑到妈妈面前,喘着气问:“妈妈,妈妈,那只鸡……把那么多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干吗呀?”妈妈笑眯眯地说:“鸡妈妈正孵小鸡呢!”
“什么叫孵小鸡?”
“孵小鸡就是让鸡娃娃从蛋壳里钻出来。那些像毛绒球似的鸡娃娃,全是它们的妈妈孵出来的。”
爱迪生歪着头,想了想,又问:“是不是把鸡蛋放在屁股底下,小鸡就跑出来啦?”
“是这样的,孩子。”
这天下午,爱迪生突然不见了。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四处寻找也不见他的影子。爸爸找到邻居的仓库,往里一瞧,嗬!小家伙在人家的仓库里做了个窝,窝里放了好几个鹅蛋,他一本正经地蹲在上面孵小鹅呢!
由于爱迪生从小就注意各种事情,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要想办法弄懂,加上长大后的刻苦钻研,顽强奋斗,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2分)
孵小鸡(fū fú) 钻研(zuān zuàn)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稀奇——( ) 钻研——( ) 顽强——( )
(3)照样子,写词语。(2分)
笑眯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用“____”画出爱迪生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的原因。(3分)
12、课内阅读。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 ),大气也不敢出, 西门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 ),跪下来( ),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的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它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2】西门豹说叫官绅去请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官绅们表现怎样?在文中用“ ”画出来。为什么他们会吓成那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想一想,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在哪里?( )
A.安排周密
B.乔装打扮
C.假戏真做
D.讲究策略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 休息)时,他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盼望 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裁 载 栽)了好些花籽,不久,就回国去了。
后来,鲜花盛开了。高尔基看着(zháo zhuó zhe)窗前怒(lù nù)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 什么时候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 好的思想啦 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 那么 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 须)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是啊,“给”永远比“拿”愉快!
【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
【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_______。
【3】在第3节的空处里加上标点符号。
【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的意思是_________ ; “拿”的意思是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1】看拼音写词语。
lǒnɡ zhào hénɡ ɡuàn jiānɡ miàn
(_________) (___________)
bó wù rén shēnɡ dǐnɡ fèi
(_______) (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写音节。
①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_____)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_____)浪吼。
②看看堤(_____)下,江水已经涨(_____)了两丈来高了。
【3】按要求写句子。
①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形容聚集的人极多。(________)
②形容隐隐约约。(________)
③没有风浪,比喻平静。(________)
④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__________)
⑤山岳倒塌、地面开裂,形容声响巨大或变化剧烈。(__________)
【5】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_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___)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___)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___)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___)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需要用努力和汗水来培育学习的果实。(改成自问自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
(2)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例子,用连贯动作来描写表现人物某个时刻的心理活动。
写 害怕 :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写______:_____________
(4)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事物:雨 雪 麻雀 陀螺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语段。
广西桂林是旅游城市世界著名的,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文明。桂林的山和其他地方不同,不是绵延起伏连续不断的,而是突兀的孤立在那里,像一棵棵拔地而起的竹笋。漓江的水清得像一块玻璃,可以看得见水里的水草和游来游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
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
18、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
19、小小练笔场。
学了本文,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