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的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素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老师教书育人,也算是劳苦功高,用传统的方式略表感谢之意也并无不妥。
B.在本次研讨会上,张老师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这一举动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真正意图是提醒大家上一年的教学计划存在漏洞。
C.在四年多的服刑生活里,他不再是说一不二的企业一把手,而是个谨小慎微的老头儿,对监狱规章秋毫无犯,与各色人等友好相处。
D.如果传统金融行业现在还不积极行动,不进行改革,赶上时代的发展潮流,那么几年之后必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府大兴土木,修造园林。贾蔷要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贾琏有犹豫之意,贾蓉示意凤姐为之说好话,贾琏方允。
B.贾芸从贾琏处打听得凤姐把和尚的事给了贾芹,便向母舅卜世仁要冰片麝香,准备向凤姐行贿,但卜世仁拒绝了。最后,颇有义侠之气的醉金刚倪二不要文约不要利钱借十五两三钱多银子给贾芸。贾芸才购得冰片麝香。
C.李嬷嬷骂袭人“哄宝玉”“装狐媚”“配小子”,袭人气哭。宝玉守袭人,劝袭人,给袭人喂药。待袭人睡后,宝玉给晴雯篦头,麝月讽刺,宝玉说她“磨牙”。
D.马道婆暗里施法,宝玉、凤姐一齐发疯,糊涂发烧。贾赦为宝、凤寻僧觅道,贾政劝说:“儿女之数,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强者。他二人之病出于不意,百般医治不效,想天意该如此,也只好由他们去罢。”
3、下列句子中“也”字的用法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⑤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⑦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⑧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A.①∕②⑤⑥∕③④⑧∕⑦
B.①⑦∕②⑤⑧∕③⑥∕④
C.①⑦∕②⑤∕③⑥⑧∕④
D.①⑥⑦∕②⑧∕③∕④⑤
4、下列古诗文默写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B.千里澄江似炼,翠峰如簇。归帆去悼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C.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D.曰:“莫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
5、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的一种大锅,
C.理学,又称“道学”,是唐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D.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②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③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④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⑤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⑥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⑦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选自《拿来主义》)
【1】文中为什么要举尼采的例子?
【2】第三段划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3】第六段、第七段使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写出下列喻体的本体。
(1)大宅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孱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鱼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鸦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七段中对待包括外国文化在内的古代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是“占有,挑选”。“挑选”在文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其皆出于此乎?
(4)__________________,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
宋·刘过
弹铗西来路①。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雁信落、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悲歌击楫②,酒酣箕踞。腰下光茫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更忍对灯花弹泪?谁更识、此时情绪。唤起杜陵③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羁旅。
(注)①弹铗: 铗,剑。《战国策》记载,冯谖怀才不遇,牢骚满腹,靠在柱子上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孟尝君得知,吩咐总管给鱼吃。②悲歌击楫:《晋书·祖逖传》载,逖统兵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③杜陵:指杜甫,他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弹铗西来路”,下笔开门见山,直接借冯谖弹铗的故事,表露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境,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B. “梦里寻秋”的“秋”有隐喻国势衰弱之意,“寻秋”两句暗示词人对国事的关怀以及面对沦落的北地江山却无门报国的痛心。
C. “想雁信家山何处?”词人希望鸿雁作使传递书信,却不知家在何处。国事既不堪问,家乡又音信杳然,更令人生出万千感慨。
D. “万里西风吹客鬓”三句写的是词人韶华已逝而功业未建的感慨,其中“把菱花(镜)”“自笑”表现了词人孤独中不乏豪迈的气概。
【2】请联系全词内容,从形象刻画的角度简要赏析下片画线的语句。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②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梃:木棒。②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和各国承认为诸侯国,称三家为“三晋”,所以魏国自称晋国。③耨:锄草。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寡人”是秦始皇之前君主的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被封为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B. “俑”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孔子赞成用俑殉葬,“始作俑者”后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C. “孝悌”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D.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是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B.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C.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D.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惠王再三战败,一心一意只想雪耻复仇,“愿比死者壹洒之”体现了其爱民之心。
B. 在文中,孟子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减轻刑罚,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C. 孟子提出的“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体现了其“仁政”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教民”。
D. 孟子通过对“彼夺其民时”一针见血的分析,得出只有“仁者”才会无敌于天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2)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近日,在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谈到大学生创业话题时表示:“有人讲比尔•盖茨大学没读完,还有杨致远,全世界也就一个比尔·盖茨和杨致远,我认为这种概率不能去学,大学不读出来创业,总有一天是要后悔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就大学求学与创业,我们能从马云的创业忠告中读到什么?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