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节俭(jiǎn)眼睑(liǎn)誊写(yù)嫉妒(jí)
B.嗜好(sì)圆锥(zhuī)烦琐(shuǒ)磁石(cí)
C.便宜(pián)着力(zhuó)龟裂(jūn)任丘(rén)
2、下面硬笔书法作品中行款布局不规范的一项是( )
①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诗 | ②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诗 | ③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 ④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微风轻抚过河面,水波在晃眼的阳光下不停晃荡,如钻石般熠熠生辉。
B.傍晚时分,湖泊旁停泊着满载而归的渔船。
C.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坏人最终还是被法警监押进监狱等待审判。
D.薄荷的叶子又薄又绿,闻上去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从容( )( ) 情( )自( ) ( )( )见血
神( )妙( ) 一声( )( ) 若有( )( )
5、 成语大观园。
(1)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撞击仍( ),即使打碎了,碎片仍然( )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2) 灰尘颗粒都非常小,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 )。
(3) 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 )的自然景观。
6、(题文)根据情境,用所给的汉字组词填空。(最好使用在课文中积累的词语哟)
在一个月光[皎]( )的夜晚,爸爸[蔼]( )地对儿子说:“孩子,在人生[旅]( )中,你要[严]( )要求自己,不要光与别人[争]( )对与错,要勇于去[践]( )。面对困难,要想办法[巧]( )地[摆]( )它,那样成功才会属于你!”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戒奢以俭。
(2)_______________,由奢入俭难
(3)_______________,克俭于家。
(4)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恒念物力维艰。
8、按要求完成练习。
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填在括号里
瞧,运动员以经准备好了。他们战在起跑线上,上身前倾,眼睛紧盯着前方,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杀场的短跑键将。( )( )( )( )
9、课外阅读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打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和——______ 朦胧——______
仿佛——______ 坚实——______
【2】“我”在梦幻里看到了哪些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错误的打“×”
(1)文中的“出神”,表示“看呆了”的意思。(_____)
(2)“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名意不变。(_____)
(3)神奇就是“神秘“的意思。(____)
10、阅读理解。
材料一:
我国城乡儿童阅读情况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我国有2.5亿儿童,其中1亿在农村。《2022年乡村小学阅读状况调查报告》通过26万份调研样本呈现了他们的阅读现状:乡村小学生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3.27本,这数字甚至不到全国同年龄段群体的平均水平(10.32本)的一半。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乡村小学生之所以看书更少,并非是因为缺乏阅读兴趣,上述报告数据显示86.7%的人都表示喜欢阅读课外书。其中有近半数(46.7%)表示喜欢阅读,“但不经常看”。喜欢但不经常看,这看似平淡的表述背后可能是无数“求而不得”的故事。图书资源短缺成为乡村儿童阅读受限的首要原因。调查显示,74.58%的乡村儿童在“阅读受限”的原因中选择了“图书设施不足、资源有限”。接近一半以上的乡村儿童,居住地3公里内没有任何图书设施(如,书店、公共图书馆、移动书屋等)。仅有的书店多以教辅类书籍为主,同时,受家庭经济状况和认知所限,很多父母给孩子买的书也多是习题集、作文书。
【1】根据两则材料,你同意以下说法吗?同意打“√”,不同意打“×”。
(1)乡村小学生看书更少,是因为他们缺乏阅读兴趣。( )
(2)74.58%的乡村儿童认为他们“阅读受限”的原因是“图书设施不足、资源有限”。( )
(3)接近一半以上的乡村儿童,居住地3公里内没有或只有1家图书设施。( )
(4)很多乡村儿童的父母大多会从孩子的阅读兴趣出发,购买习题集、作文书。( )
【2】小明同学在阅读完两则材料后进行了梳理,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乡村小学生阅读情况分析 (1)阅读现状:______ (2)主要原因:______ |
【3】我校组织学生和乡村小学开展“手拉手”爱心阅读帮扶活动,面向全校同学募捐图书。如果是你,你愿意捐出哪本书?请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阅读收获等角度出发,写下你的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做题。
风趣的陈毅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陈毅任上海市长。有一次,他给工商界人士演讲,讲桌上摆放着名贵的鲜花和精美的茶具。陈毅一上台就说:“我这个人讲话容易激动,激动起来容易手舞足蹈,讲桌上的这些东西,要是被我碰坏,我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会议主持人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会场上的人们立刻发出了轻松的笑声。
②在一次会议上,陈毅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而大声疾呼:“不能在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之后,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顶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说到这里,陈毅拿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子代表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他真挚的感情和恰到好处的幽默,使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③陈毅讲话大都不用稿子。但是,他出口成章,侃侃而谈,常常以机智而风趣的言辞使听者折服。在一次会议上,有人看见他拿着一份稿纸,还不时地低下头看看,后来竟发现那是一张白纸。“您为什么要用空白的稿纸啊?”会后有人问他。他回答说:“不用稿子,人家会说我不严肃,信口开河。”(有删减)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出口成章:_____________ 侃侃而谈: 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写恰当的修饰语。
( )的茶具 ( )的幽默 ( )的笑声 ( )的言辞
【3】读句子,理解人物风趣的语言。
(1)“要是被我碰坏,我实在赔偿不起,所以我请求会议主持人先把这些东西‘精兵简政’撤下去吧。”
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用稿子,人家会说我不严肃,信口开河。”
陈毅讲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 _________
【4】文中的陈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A.机智勇敢
B.幽默风趣
C.宽容大度
D.热爱祖国
【5】想一想下列人物会说怎样的反语,以体现幽默风趣。
笑笑今天上学迟到了足足二十分钟,王老师幽默地说: 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香椿的味道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
③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春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肫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
⑦母亲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炸香椿、______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第①自然段的“繁衍”的意思是( )
A.逐渐增多
B.破败凋零
C.由强而弱
D.由弱而强
【3】第②自然段的画线句子的表达方法及其作用是( )
A.运用夸张,写出了香椿的热情完美
B.运用拟人,生动地写出了香椿芽的生长情况
C.运用比喻,写出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D.运用拟人、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4】第④自然段对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 )
A.不喜欢炸“香椿鱼儿”
B.喜欢炸“香椿鱼儿”
C.炸“香椿鱼儿”的技艺娴熟
D.怕我饿着
【5】关于第⑦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下列表述不符合的一项是( )
A.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照应课题
D.总结全文
【6】对文中“香椿的味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爱的温暖
B.春天的味道
C.夏天的味道
D.童年的快乐
【7】下列与文中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
A.短文运用生动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我对香椿味道的怀念
B.短文以“香椿”为线索,描写了香椿一年四季的生长情况
C.看似平凡的炸香椿,因母亲的手巧而充满深情
D.母亲的慈怀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味道
【8】第④自然段用一系列动作描写把妈妈炸“香椿鱼儿”的制作过程写细致具体。请在以下情景中选择一个,仿写一段话。要求不少于50字,至少有3个动作描写。
校园小农田劳作 家务劳动 核酸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现代文阅读
《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 润泽)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 迷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 驱动)它们,毁灭它们!
这是我的誓言!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补充资料)《别了,我爱的中国》为郑振铎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写于1927年,当时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郑振铎作为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为避开国民党政府的压迫,毅然出国,在他离开祖国之际,写了一组感人的文章—《离别》,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2】结合文章和补充资料填空。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是郑振铎在离开祖国时所写的一组文章《_____》中的一篇。他离开祖国,为的是_______。
【3】选文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将________比喻为__________。美丽的景色与前文中对帝国主义军舰的描写形成了强烈对比,表达了“我”对祖国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4】“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分别说一说每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兔子的导师
兔子坐在山洞的洞口打字,跑来一只狐狸。
狐狸跳到他的面前:“我要吃了你!”兔子说:“别忙,等我把学士论文打完!”
狐狸很奇怪:“什么学士论文?”兔子一本正经地说:“我的论文题目是《兔子为什么比狐狸更强大》。”
狐狸大笑起来:“这太可笑了,你怎么会比我强大?”
兔子仍然一本正经地说:“不信你跟我来,我证明给你看。”他把狐狸领进山洞,狐狸再也没有出来。
兔子继续在洞口打字。一只狼跳到他的面前:“我要吃了你!”兔子说:“别忙,让我把学士论文打完!题目是《兔子为什么比狼更强大》。”
狼大笑起来:“你怎么敢说比我强大?”
“真的,我可以证明!”兔子领着狼走进山洞,狼再也没有出来。
兔子继续在洞口把他的论文打完,然后拿着论文走进山洞,交给一头打着饱嗝的狮子。
论文的标题是什么并不重要,论文的内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兔子的导师是谁。
(1)描写兔子说话时神态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山( )_______( )_______ 文( )_______( )_______
仑( )_______( )_______ 巴( )_______( )_______
(3)兔子写论文时,曾经有两个题目,这两个题目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兔子把狐狸和狼先后领进了山洞,为什么他们都没有出来?从文中哪句话中可以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一画描写狐狸和狼神态、语言的句子,说一说他们为什么有那样可悲的下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兔子的导师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谁的眼睛最好
①说到眼睛的犀利,人们总想到雄鹰;谈及目光的短浅,也总忘不了老鼠。其实,这只是人类的片面看法。如果真的能够让动物们对“谁的眼睛最好”发表意见的话,我们就会听到一个异口同声的回答:“自己的眼睛最好!”
②鹰眼视野宽阔,视力敏锐,翱翔于两三千米的高空也能发现地面上的小动物。人要是处于那样的高度,能看到的范围就要窄得多,但人生活在陆地上,并不需要老鹰那样的眼睛。
③虎、豹等食肉动物的眼睛长在头部前侧,两眼的视野部分重叠,具有较好的立体视觉,不仅能看清楚物体,还能很好地分辨周围物体的前后位置和距离,这样的眼晴利于追捕猎物。牛、羊、兔等食草动物的眼睛长在头部两侧,两眼的视野互不搭边,总的视野比较宽阔,加之对动的东西特别敏感,这样的眼睛利于及时发现前来偷袭的天敌。但由于两眼之间距离较远,所以需要通过不断转头来看清楚周围的物体。
④水生动物的眼睛只适于在水里看东西;生活在空中和陆地上的动物,眼睛在水中是不好用的;青蛙、海龟、海豹等水陆两栖的动物,眼睛则能水陆两用。
⑤白天活动的昼行动物的眼睛,适于白天看东西;值夜班的猫头鹰却有一双极好的夜视眼;像猫那样昼夜都活跃的动物,瞳孔的大小能调节自如,眼睛昼夜都好用。
⑥长颈鹿的眼睛适于从高处看东西。老鼠的眼睛适于在黑暗中贴近地面看东西。变色龙的两只眼睛可以相互独立地向任意方向转动,这是适应一只眼睛盯着前方的猎物,另一只眼睛防备“黄雀在后”的需要。空中善飞的小昆虫的视野需要特别宽阔,它们的眼睛是半球形的复眼。复眼中成千上万只“小眼”的视野镶嵌排列,就构成了宽阔的总视野,前后、左右、上下都能看得见。
⑦小动物的眼睛的尺寸相对于身体来说特别大,大动物的眼睛相对就很小。海豚、蝙蝠蒙上眼睛依靠听觉也能“看”得见周围的一切,蚯蚓没有眼睛只靠感光细胞照样生生不息。
⑧每种动物的眼睛对于它本身都是最好的,都能很好地适应生存,这难道不是自然界生命现象的奥妙之处吗!
【1】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你用这种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
【2】“守株待兔”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但兔子撞树的故事是否真实可信呢?请你根据第3段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每种动物的眼睛对于它本身都是最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读书之美
鸟儿在天空飞翔,那是它们轻盈的身体在舞动。打开书,那是我们的思想在飞翔。书本教会我们各种美丽的飞翔姿势,带着我们飞翔到所有有文字的地方。
文字的神秘,在于它背后所蕴藏的广阔天地。思想在句子中穿行,如一只狩猎的野兽潜行在草丛里,如果离开文字,我的思想将无处藏身。赤裸而荒芜的原野是可怕的。文字在纸页上生存,就像一群羊关在圈里,打开栅栏把它们放养在我的视野里,这是我作为一个牧民的职责。
有的书很厚但内容却很薄
有的书很薄
但内容却很厚
读书的美丽,不在于我们读了多少页,而在于我们从中汲取了多少营养。有的书读后,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如断了线的风筝;有的书读后,如一顿丰盛的宴席,滋养我们的思想。一杯水倒了,我们无法收回;一本书掉到地上,我们可以随手拾起而不会遗失一个文字。那杯中的水,是我们一去不复返的生命;那手中的书,是我们人类思想生生不息的家园。
【1】文中画“__”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野兽”指_____________,“草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画“﹏”句子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并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有的书读后,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如断了线的风筝;有的书读后,如一顿丰盛的宴席,滋养我们的思想。”这句话中前一种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后一种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如果让你告诉大家“读书之美”美在何处,你准备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野菊花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这就是野菊花!
⑥野菊花自有野菊花不惑无悔的性格和气质。
⑦她不禁锢自己。有花就尽情地开,有香就尽情地放。这一朵迟迟不肯谢去,那一朵挣出半个脸来就开了,从茎顶,从胁下,一下子冒出那么多花骨朵,仿佛一夜之间被风雨唤醒,就一齐把眼睁开,睁得又圆又亮,再也不想闭去。白天盯住太阳,夜晚盯住星星月亮。那份野性,连日月星辰也只能轮番伺候;她把她金子般的本色毫不掩饰地宣泄成河成瀑,又把琥珀色的药香毫无保留地聚散如云如雾。这时,假若你静下心来,你会从袅袅升腾忽聚忽散的浓香里谛听到广东音乐《金蛇狂舞》的活跃,琵琶古曲《十面埋伏》的壮烈......
⑧她不固守现状。匍匐的枝条看似软弱,却从不攀缘依附。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冀翮(翅膀),拥护着黄花,风来想凌空而去,云过含不尽想往,活脱是一幅潘天寿饱含金石意味的《鹰瞵图》,从大别山巅垂挂到淮河水沿。当霜雪卷藏这轴宏篇巨构,她的宿根却在这片沉重而冷静的土地下酝酿谋划,将屈原"上下求索"的浩歌冻结在心,待时以蹿发。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数丛,明年一定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集;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野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着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
⑨哦,野菊花,这野性的精灵!这野性的勇敢和进取!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想在哪儿开就在哪儿开。你根本辖制不住她,她也从不约束自己。西风里,严霜下,万花纷谢的境遇中,孤军奋战,单一面嫩金、黄金、赤金锻造的大纛(古代军队的大旗),鲜明如火,嘹亮如歌,浓烈如酒,狂放如战胜者的开怀肆笑。
⑩这是一种怎样野性的美啊!而这野性美又以其烛照天地的光芒,投射在她开放的态势和拓展的行动之中,于生命的运行里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叫人体味出一种人生境界,才有久久的震颤回荡在心……
【1】①②③段是从哪些角度描绘野菊花的?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野菊花的野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
【3】④⑤两段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请具体分析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⑦⑧⑨集中描写了野菊花的性格和气质,从中找出-个你最喜爱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结合你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谈谈你从野菊花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两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2】园子里的花、鸟、_____、______和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自由的。
【3】文中画线句子都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
【4】片段中,“愿意”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你从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
19、快乐阅读。
解放目己的空间
教育家陶行知多次告诫青少年:不要把自己关在笼子里,要学会“解放自己的空间”,努力到自然,到社会中去扩大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自己的空间”,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多读一些课外书,会使课内的知识学得更好,更活。鲁迅曾经多次号召广大青年:可以多看看本分以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可以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可以看看科学方面的书。他还认为:“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多读书储存下丰富的知识,则可终身受益。
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课外积极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不断培养自己的特长爱好,以后可以把自己的爱好,特长发展成自己的职业和事业。科学家达尔文从小有收集标本的爱好,这一爱好后来发展为专长,使他成了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
走出校门,开阔视野,开辟学习的新天地。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读社会这本无字巨著。参观工厂、农村,观看画展、科技展览,可以获取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调查访问,接触和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游览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解放自己的空间”,可以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有实力。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开阔(______) 开辟(______) 陶冶(______)
博览(______) 增长(______) 提高(______)
【2】理解加点的字,并用所给词语造句。
告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世闻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还认为:‘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句话中,“他”是指________,“叮在一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2、3、4自然段中,第一句话与后面的内容是________关系,这几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
20、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校园里,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广场汇集了队伍。(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分别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杰悄悄地告诉小力说:“这件事情是我和小民一起做的。”(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会句子大合并。(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你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
你可以知道胡萝卜先生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不是怕廉颇。
蔺相如是为了赵国着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救了小白蛇。
他得到了老龙王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天要是下雨。
学校运动会就推迟举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从前没干过这一行。
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表达。
生活就像万花筒,总有你意想不到的精彩,总有你不能割舍的最爱,你爱的可以是人,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事,是活动,是兴趣,如汉字、老爸、演讲、跳舞、钓鱼、打球、历史、自然、德保、清晨……请以“我爱 ”为题,先补充题目,再写出你的所爱,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抓住“爱”字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