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王朝的覆灭,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对明朝灭亡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陕西北部连年大早,饥民遍野 B.明末爆发了农民起义
C.满清乘机占领北京,明朝灭亡 D.明朝政权的腐败
2、如图所示历史人物在位期间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②鼓励臣下直言,虚心纳谏
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④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词风清新婉约;著名女性词人;生活在两宋之交;代表作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A.李清照 B.辛弃疾 C.柳永 D.苏轼
4、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是对中国古代部分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描述,其中符合明清时期的是
A. 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
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5、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繁荣昌盛成为过去;陇右诸州、剑南西川等地不断受到少数民族袭扰,大一统局面荡然无存。这说明了安史之乱( )
A.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B.直接造成唐朝灭亡
C.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D.促使少数民族崛起
6、《梦溪笔谈》中记载“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下列对此技术解读正确的是( )
A.这项技术是雕版印刷术
B.这项技术发明于唐朝
C.这项技术由毕昇发明
D.这项技术由蔡伦发明
7、“岷江导江书禹,江流蹴山山为动、鸣呼守信豪杰,千年遗人犹语,”诗句赞誉的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8、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文学形象出自( )
A.《西游记》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9、明朝中期组织抗倭斗争的著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文天祥 C.岳飞 D.林则徐
10、如图印章是我国古代某朝代中央政府对某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见证。这个边疆地区是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内蒙古
11、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2016年12月20日在东京奥查德剧场成功举行首演。为契合鉴真大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鉴真东渡》有意引入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部分旋律,并在舞台布景中展示瘦西湖、大明寺等扬州著名景点。歌剧中鉴真随身行囊中不可能有( )
A.《论语》
B.《史记》
C.佛学经典
D.《西游记》
12、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清朝中期以后,京剧成为主要剧种,流传四方的主要原因有
①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②得到皇室的扶持
③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 ④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葡萄牙是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之一。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哪一地区的居住权(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海南
14、秦朝设丞相,唐朝增加宰相人数,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这些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皇帝权力的削弱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丞相制度的改革 D.地方权力的增大
15、“戚维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这一评价的史实依据是( )
A.率领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B.抗击倭寇,维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C.收回葡萄牙在澳门的全面管理权
D.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军机处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废除宰相制度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17、据史书记载,唐都西市被誉为“金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外国商铺鳞次栉比,外国商人络绎不绝。这表明当时
A.社会风气开放
B.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C.民族交往密切
D.黄金成为主要货币
18、以下政权中不属于五代十国时期的是
A.后唐 B.南唐 C.后晋 D.西晋
19、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宋金达成的内容是
①金对南宋称臣
②宋割让部分土地给金
③宋向金交纳岁币
④南宋向金称臣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0、气势磅礴的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明长城东起鸭绿江
A.西到临洮 B.西到陇西 C.西到嘉峪关 D.西到山海关
21、中国发明的________和________传入欧洲,对于欧洲的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22、和: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_____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23、观察下图《清朝经济》示意图,将下列地点填入图中。
A、清朝时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城镇
B、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口岸
24、党项族:原属________族的一支。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仿效________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
25、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关的事件
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②唐朝时接受日本僧人邀请到日本传播佛教和中国文化
③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④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辽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
⑤推翻了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
26、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____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____后期,棉纺织业兴起,____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____、河南____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____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3)造船业:广州、____、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____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_____。
27、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______________抗倭。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
28、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南至_______,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五大水系。
29、今天的新疆、_______、云南、东北广大地区,_______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30、_______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31、连线题
32、请列举出唐朝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
33、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该诗描绘了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状况?他的统治前期被誉为什么?当时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2)你认为诗人诗中描绘的情况真实吗?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期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