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喀什地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688年英国爆发政变,赶走了国王,迎接其女儿、女婿来执政。我们称这次革命

    A. 苏格兰人民起义

    B. 热月政变

    C. “光荣革命”

    D. 雾月政变

  • 2、19世纪最后30年,石油产量从80万吨增长到2000万吨。判断与这一增长联系最直接、关系最密切的发明是

    A.蒸汽机

    B.内燃机

    C.无烟炸药

    D.赛璐珞

  • 3、巴黎解放后,美英军队大举东进,粉碎了德军的抵抗,接近德国边境;与此同时,苏联红军发动强大攻势,沉重打击了敌人,开始突入德国边境。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重大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 4、“非洲年”是指(     

    A.1959年

    B.1961年

    C.1960年

    D.1962年

  • 5、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1919年,他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当时的新思潮是指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马克思主义

     

  • 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 辛亥革命   B. 俄国二月革命

    C. 俄国十月革命   D. 法国巴黎公社

  • 7、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

    A. 莱特兄弟 B. 卡尔·本茨

    C. 瓦特 D. 史蒂芬孙

  • 8、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B.中国参加亚非国际会议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9、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 传播了人文主义

    B. 发现了美洲大陆

    C. 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 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 10、下列是有关二战结束后“两极”对峙的形势,正确的是 ( )

    A. 东欧——西欧   B. 轴心国——同盟国   C. 同盟国——协约国   D. 北约——华约

     

  • 11、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一统天下的局面,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其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   )

    ①摧毁了沙皇俄国专制政府

    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

    ③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2、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殖民者渴望与中国进行“往来”,所以在明朝中期以后,我国外交 出现新形势,即进行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下列史实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 1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始客车试运营。火车在其发明了近200年之际终于开到了“世界屋脊”之上。最早的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瓦特

    B.福特

    C.史蒂芬孙

    D.卡尔·本茨

  • 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主导下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这个和约的受益国有德国英国法国中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5、“改革把斯大林的‘神像’扳倒了,但在苏联体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可言。”下列改革中符合上述评价的是

    A.戈尔巴乔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1861年农奴制改革

  • 16、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取得了众多建设成就,以下内容与之不符的是

    A. 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   B. 笫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1982年宪法颁布   D. 承办APEC会议(上海)

  • 17、据记载,公元630-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这说明(  )

    A.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B.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

    C.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楚文化

    D.日本根据中国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

  • 18、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 农业集体化政策

  • 19、下列科学家中是英国人的是

    A. 牛顿

    B. 法拉第

    C. 达尔文

    D. 海厄特

  • 20、二战结束后,1970 年,德国总统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碑前下跪,为纳粹时代的德国人认罪;2015 年5 月9 日,普京在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 周年;2015 年,国务院发出通知,2015 年9 月3 日放假一天,方便全国人民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纪念活动。这些向全世界人民传递的共同信息是(   )

    A. 日本军国主义必败   B.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C. 法西斯极度残酷   D. 战争与国家自身的发展无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德国的分裂:

    (1)分裂:

    ①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_______”或“西德”。

    ②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_______”或“东德”。

    (2)影响:欧洲_______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 22、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北伐的对象是( ),孙传芳和(   )。

     

  • 23、冷战结束后: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现状是“________”;世界格局朝着________方向(趋势)发展。

  • 24、人口过快增长是人类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约_______亿。1987年___________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_____亿。

  • 25、清朝雍正时期_____________的设立标志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 26、随着受________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_______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女性________率持续增长,以往男性独占的领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

  • 27、德国天才的作曲家——_______,《_______》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 1804 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______________的成熟。《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贝多芬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渴望。

  • 28、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表现:全球气候_______、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_______破坏、淡水资源短缺、____越来越严重、生态平衡破坏。这些____不仅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_______和社会问题。

  • 29、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幕府的黑暗统治: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下________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________政策,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民族危机——西方国家的入侵:1853年和1854年,________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同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不久,西方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 30、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把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称为“________”;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举出阿拉伯帝国疆界的东西南北四至。

     

  • 32、谈谈对日本企业中员工终身雇佣制的看法。

     

  • 33、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交通建设的两项成就。

    (3)简要说明三大改造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在关联。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1846年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经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摘编自《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杭州

    无锡

    其他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13

    12

    380

    资本额(千元)

    120288

    23879

    17240

    4219

    5791

    1552

    1422

    66185

     

    ——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l)根据材料一,指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95年至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