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芽能够发育成含有叶、茎和芽的枝条,主要原因是( )
A.芽中有幼叶、茎等器官
B.芽中细胞的体积变大
C.芽原基可发育成茎
D.芽中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分化
2、番茄不仅含有多种维生素,而且有抗癌作用,口感也较好,那么人们所食用的番茄果肉属于(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输导组织
D.分生组织
3、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生活污水排入河流
B.开发兴建城市
C.保护森林
D.开垦荒地
4、小孙的尿常规检验单部分结果如表所示。他最可能是( )
红细胞 | 蛋白质 | 水 | 尿素 | 无机盐 |
有 | 有 | 96 | 1.8 | 1.1 |
单位:g/ml
A.尿道有炎症
B.患有糖尿病
C.肾小管重吸收作用异常
D.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异常
5、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B.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C.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均分后复制
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数目不发生变化
6、下列有关人体组织及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心脏中的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B.唾液腺中的上皮组织能分泌消化液
C.肱骨中的机械组织具有支持功能
D.大脑中的神经组织可以传导神经冲动
7、如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添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A.
B.
C.
D.
8、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为了解某区中小学生的近视情况,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文献法
9、为探究光对玉米发芽的影响,肖聪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玉米,并对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
花盆 | 阳光 | 温度 | 水 |
甲 | 向阳处 | 20℃ | 充足 |
乙 | 暗室 | ① | ② |
A.20℃、不充足
B.20℃、充足
C.30℃、不充足
D.30℃、充足
10、下列生产生活中的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移栽树木时,需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B.白天向蔬菜大棚中喷施适量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C.晚上搬走卧室内的花草——避免室内因植物呼吸作用而缺氧
D.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11、当皮肤被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伤口处还会流血,由此可推断出人皮肤中包含的组织有( )
①保护组织 ②结缔组织 ③肌肉组织 ④神经组织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2、所谓“三北”指的是我国的( )
A.东北南部、华北西部、西北
B.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
C.东北东部、华北西部、西北
D.东北西部、华北南部、西北
13、保护生物圈,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C.指一切能够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的总称
D.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14、下列组织中,哪个组织具有支持、连接、营养等功能(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15、下列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的相关措施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B.合理施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
C.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D.育苗时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湿度
16、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其身体颜色是( )
A.白色
B.黑色
C.灰色
D.黑白相间
17、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以下四种镜头组合中看到细胞数量最少的是( )
A.③⑥
B.②⑥
C.①④
D.①②
18、食物通过合理保存能延长食用时间,下列食品保存方式,不恰当的是( )
A.高温消毒牛奶
B.开封的牛奶敞开放置
C.肉类食品可以腌制
D.把水果放进冰箱低温保存
19、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碘液、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清水
C.生理盐水、碘液
D.清水、生理盐水
20、下列关于植物食部(即可食用部分)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洋葱炒肉丝——叶
B.炖藕——茎
C.油炸花生米——种子
D.马铃薯炖排骨——根
2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生物之间最为普遍的_____关系.
22、三大营养物质在小肠中最终被分解为:
唾液淀粉酶多种酶(肠液、胰液中)
淀粉→_______
胃蛋白酶多种酶(胃液、肠液、胰液中)
蛋白质→_______
胆汁(乳化作用)多种酶(肠液、胰液中)
脂肪→______
23、达尔文提出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
24、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是_____、阳光、_____和水,还有适宜的_____ 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5、细胞______导致细胞数目增多,细胞______导致细胞体积增大,再经过一系列变化,生物体由______长______.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表面积增长慢,体积增长快,当从细胞膜进入的物质无法供给内部足够营养时,细胞将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生长.
26、李明同学从山坡上采到一株草本植物,经观察发现其叶片下表面有许多褐色的隆起,并有许多褐色小颗粒从中散落出来,请
(1)该植物属于______植物。具有专门的______组织来运输物质。
(2)散落出来的褐色小颗粒是______。这是一种______细胞。
27、下图为某些微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 ]__________,它是由 组成的。
(2)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C酵母菌,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和它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
(3)A与C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的细胞内没有 。
(4)以上生物,可以营腐生生活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8、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温度以外,还有土壤的潮湿程度等.请你利用以下甲、乙、丙三种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如果你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选择以上哪一个实验装置?_____。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若将10只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重复进行5组实验,都经过10分钟后,及时统计记录鼠妇数量.如果在明亮处鼠妇数量分别是1只、2只、0只、1只、0只,那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如果你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能否利用乙实验装置做对照实验?_____。为什么?_____。
29、心脏结构图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30、_________是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31、连线题。
①动物的取食 A、应激性
②向日葵朝向太阳 B、生长
③人体的排汗 C、营养
④蘑菇由小长大 D、繁殖
⑤鸟类产卵 E、排泄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32、正常人能够看清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是因为角膜的曲度可以调节(______)
33、归纳比较是学习生物学的好方法。下面是李晓同学列表归纳的三种血细胞特点,但不完整,请帮助李晓填写完整。
序号 | 血细胞种类 | 数量 | 大小 | 形态 | 有无细胞核 | 功能 |
(1) | 红细胞(富含______ | 最多 |
| ______ | 成熟后______细胞核 | ______ |
(2) | 白细胞 | 最______ | 体积最大 | 通常圆球形 | ______细胞核 | ______ |
(3) | ______ |
| 最小 | 不规则 | 无细胞核 | ______ |
34、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人体细胞中的有机物来源于食物,食物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_
(2)食物中含有能量的物质,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被消化,请参照图1中消化道各部位食物消化程度的示意曲线,推测出淀粉的消化曲线是图1中的_________
(3)淀粉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在小肠处经过吸收进人血液,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图1中_____段表示小肠段的消化吸收。
(4)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如图2所示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此时,肺内气压。________(大于/小于)外界气压.
(5)氧气在肺泡处进入血液,与____结合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脑细胞.
(6)最终,在脑细胞的________中.南萄糖在氧气的作用下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